第284章 杀尽胡虏方罢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怕的是瞬间又有无数锋利铁片、铁钉飞出,“扑扑”扎在附近木屋和墙壁上。
    扎在木头上的铁钉片瞬间而没,扎在墙壁上的叮当直响。
    要扎在人身上,不死也能去了半条命!
    “五祖”叫眼前这一幕惊到,蔡德忠惊讶问道:“侯爷,此物是什么,为何威力如此惊人?”
    “这东西叫炸药包。”
    王五拍了拍一脸自得的胡老二肩膀,这是对这位在西山捡到的“老军工”最大的肯定。
    刚刚爆炸的就是炸药包。
    按王五设想用丝绸密裹,内置火药和铁钉片的爆炸物。
    不过里面的火药却是升级过的颗粒火药。
    颗粒火药威力比原先的火药厉害三倍有余,也是目前王五能够大规模生产制作的最佳火药。
    因为工艺简单,动员妇孺筛选便可制成。
    忠武镇配发的燧发枪就是使用的颗粒火药,射程比普通铳多了两百米,威力也大了两三倍。
    清军使用的弓弩、火铳射程均无法超越燧发枪。
    只要原材料、生产力能跟上,未来三个镇都将全面配装燧发枪,以实现对清军的彻底压制。
    “此物百步之内,中者必伤;十步之内,中者必死!”
    虽说炸药包是按侯爷图纸研制,但内中胡老二也改进不少,展示效果也是惊人,因此颇为骄傲。
    引信这一块就是胡老二改进的,原本火绳需要用火折子点燃,但现在只需用力拉拽一下,药包里面就会自燃。
    自燃原因是胡老二在药包底部装了火石。
    火石固定之后受外力猛拽之下就会发生剧烈碰撞,从而接触起火点燃火药。
    这个创新的小发明让王五十分惊讶,因为这种击发模式非常超前。
    若能将这种击发模式引入火炮,那将极大缩短火炮发射时间,再对炮弹改进的话,王五觉得他甚至不用等吴三桂死就能“窃取”反清的最大果实。
    奈何,工业底子等于零。
    需要时间建设,大冶矿那边更需重金投入。
    此外,在不断尝试下,胡老二发现炸药包捆得越紧,里面的炸药脾气就越大,然后爆炸威力就越大。
    最后,便形成了这种方方正正、压缩的不能再压缩的炸药包。
    总重量三斤半,如果想威力再大些还可以添加。
    王五觉得三斤半重量比较合适,太轻威力不够,太重携带和使用也不方便,将目光从炸塌的木屋移回后,面带微笑询问身边的大力士李式开:“李兄弟双臂力大,若于远处突然掷出此物,李兄弟以为能炸死多少敌人?”
    “几十个不在话下!如此威力,就算敌人身披铁甲也能炸死!”
    李式开也是开了眼界,没想到看着不起眼的小东西竟有如此威力。
    王五微微点头,又看向其他四人:“诸位都有一身好本事,也都愿随本侯北上灭虏,但战场上的敌人杀的再多,只要敌人后方稳固,便有源源不断的补充,因此正面战场固然重要,敌后战场同样重要”
    这是王五第一次提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观点。
    何为正面,何为敌后,无须解释,“五祖”听的明白。
    “因此本侯想请诸位专于敌后战场行动,试想若能携此炸药潜至敌人后方,专门刺杀鞑子官员和为鞑子卖命的汉奸,组织各地义士不断袭击清兵,久而久之,诸位以为敌人后方会出现什么情况?”
    说话间,王五目光在“五祖”脸上不断梭视。
    “那就没人再敢替鞑子卖命了,甚至鞑子自个也会因为害怕被炸死不敢抛头露面!”
    说这话的是年纪最小的方大洪。
    “不错!敌后战场的存在就是要让鞑子和汉奸们感到害怕!他们怕了就不敢出来,不敢出来,就到处都是咱们的人!”
    王五赞赏的看了眼方大洪,将自己心中想法正式告诉“五祖”,就是请他们分别潜入清军占领区,专门袭击清方人员。
    不限于官员。
    只要是给清廷卖命的都在刺杀行列!
    物资和资金、人员都由他这个平虏侯一力提供。
    “侯爷是希望我们做汉留的事?”
    年长的胡德帝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些年接触的“汉留”好汉们。
    “汉留”是由崇祯进士殷洪盛为保留汉民族一线生机创办的民间秘密反清组织,除协助地方守卫抵御清军外,还招募勇士袭击清军将领和官员。
    伪顺治二年殷洪盛阵亡殉国后,其子洪旭前往浙江投奔潞王,潞王降清后洪旭率余众转投国姓,此后一直在国姓麾下充任刺探情报和暗杀事宜。
    胡德帝他们早年都是郑军,因此知道一些汉留的事。
    “不错,本侯希望五位能以汉留好汉为榜样,以光复我汉家为志向,让北方的鞑子和汉奸人人自危!”
    王五说完,命人取来笔纸,挥毫写下十六个大字。
    众人上前观看,发现平虏侯写的是“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十六个大字。
    这十六字乃前世反清革命团体光复会的纲领,为北大第一任校长蔡元培所定。
    “昔年殷大人为存汉民族生机而创汉留,今日长江以南军民齐力伐清,正是光复汉家天下最好之机会,因而本侯便以光复二字寄予诸位!”
    说话间,王五将墨迹未干的十六字转赠“五祖”年纪最大的胡德帝,“本侯蓄志灭满十余年矣,然始终无法圆梦,今愿与五位齐心并肩,誓扫胡妖氛围,报我汉家自万历以来五十年国仇家恨!
    不求功名与利禄,不求富贵与荣华,只求钢刀握在手,杀尽满虏方罢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