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生烟斗咣咣砸在段之缙的桌子上,“为师跟你说的什么?小八股,小八股,按照朱子教训来,你读《孟子》的时候谁给你夸冯妇之勇了?”
段之缙“啊”了一声,怨不得之前先生说试帖诗要“有题无情”。
按照人最朴素的情感,冯妇自然值得颂扬,但朱熹是从理学的角度分析的这个事情,冯妇的行为在先贤们看来是“不知止”,笑他没有自制力,不能真正改掉原来的流氓习气。
秦先生见段之缙的神情便知这孩子知晓错在何处,但却不叫他改,想要羞一羞他,叫沈白?先作一首诗,也是以“冯妇攘臂下车”为题。
沈白?回忆一番朱子的解释,提笔写道:“《赋得冯妇攘臂下车得“理”字》”。
前两联写冯妇鲁莽冒进,下车搏虎不改旧日习气,中二联说制服猛虎自然有他的办法,不应该蛮力相搏,最后两联推崇礼乐教化,说“圣代敷文教,蛮风尽荆杞”的句子,颂本朝为礼乐之邦。
秦先生接过一看,先赞一句“善”,递给段之缙叫他自己比一比,然后问沈白?:“你以前该是学过很长时间的诗吧。”
屏风后传出答话声:“是,以前在外祖家,和堂兄弟姐妹一块上课的。”
秦先生和杨家人共事过一小段日子,也听说过他们家的名声,从来不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屁话,教出来的女儿知书达理,只可惜教导孩子是一码事,自己为官又是另一码事喽………………
不过给缙儿娶这样一个媳妇倒是甚好,自己不在还能教一教他作诗,因而便吩咐段之缙跟他媳妇学习,能写到沈白的水平便大差不差了,起码考试没有问题。
先生又领着他们练了一会儿写诗,就开始讲授时文,在段之缙写作的时候给沈白?和冯胜开小灶,讲一讲经史子集的内容,左右他们两个也不用考科举。
每天下课的时间都没什么定数,全看太阳什么时候落,日落就下课,秦先生看着段之缙一口气吐出来,笑道:“你先别觉得万事大吉了,写诗不仅要勤练习,还得和人交流探讨,中秋节那一日文人雅士会聚集在‘壶中日月园举办诗会,我叫人带着你去玩一玩。”
段之缙心里烦得很,他作诗做成这个样子怎么好去什么诗会?推脱了两句,秦先生却不是和他商量的,神情莫名地捏一捏他的肩膀,“去吧,那天端王来,好好表现,说不得你父亲的事情就能解决了。”
段之缙心脏突得一跳,拒绝的话便再也说不出来了。
一晃眼就到了中秋节,一大早厨房就送来了蟹黄汤包,蟹子活着的时候直接埋入冰里,快马加鞭地送到京城里供贵人享用,喝一口里边的汤,眉毛都要鲜掉了,但蟹子性寒,吃多了泻肚,段之缙吃了两个就住嘴,开始吃就着腌姜喝粥。
刚用完了饭,段之缙挂上沈白?为他准备的桂花香囊,拿上诗会的请帖乘马车去广和居酒楼的“山水一程阁”等候,先生说会有人来领他。
果然没等多长时间,包间的门就被轻轻敲动,外边一个温文尔雅的声音传进来:“是段之缙段兄弟在里边吗?”
王章连忙起身开门,段之缙和外边的人对视,相互行了一个礼,外边那男子笑道:“我姓邹,名“文‘,字‘含章‘,是秦先生托我来领你去中秋诗会。”
昨日先生已经跟他说好了这些事情,他不仅知道眼前之人字“含章”,还知道他现于端王府中担任笔帖式,因为写得一手好文章和一笔好字被欣赏,日后先主持《大典》的编纂,后做礼部尚书。
段之缙回道:“含章兄弟家中长辈尚未取字,您叫我名字即可。”
邹含章一笑:“我长你许多,叫你一声段弟如何?”
段之缙应下,两人一起入“壶中日月”园。
壶中日月园是已经致仕的帝师丁元敏的私人园林,端王内城有一个栖春园不够,还用府内幕僚的名义买了丁元敏的院子,专为游玩用,平日里还经常开诗会,招待一切有缘人,顺便捞一些不知名的贤才。
今日还是用那名幕僚的名义举办了诗会,他隔得远远地看,自然有人将读书人们做的诗词抄录送来。
此时段之缙已经和众读书人一块坐到了曲水流觞亭中,大家相互介绍完毕,已经兴致勃勃准备玩乐了。
这园林的主人焦常青站起来制定规则:“往年玩的都有诗无酒,到底没意思,今日我们玩有诗又有酒的,曲水流觞!我这小酒放在小船里,停在谁那里谁就作诗,做不出来就一饮而尽,如何?”
大家都应是,邹文点点手里的扇子:“那作诗的规则呢?我们是命题还是限韵?是联句还是接龙?”
焦常青和他相熟,故作刁难状,摇摇脑袋回道:“今年玩得难一些,分咏格如何?”
大家大笑称好,段之缙简直想缩在角落里。
还好好表现呢,没丢脸丢到端王那里就已经是万幸了。
分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