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并在车辆四周加派了岗哨。
之后团长和几位参谋长快速地商讨了各营、各连、各班的扎营分布情况。最后命令,一营在东北方向驻扎,二营在西北方向驻扎,三营在西南方向驻扎。中间位置是团长和几位参谋长。命令下达后,各个营、各个连,及各个班迅速分散开,分配完指定位置后,所有人要以急行军的速度为自己挖地窝子,也就是自己睡觉的地方。这时所有人把身后背的一米长的小铁锹抡起来,一掀一掀的挖着,那新鲜黄土的味道迎面而来。在一营驻扎的地方,五星红旗已经高高挂在桅杆上,只见它在偌大的草原上迎风招展,此刻它不仅威武霸气,更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革命召唤。
所有士兵历时两个小时后,所有人都挖好了地窝子。奇兵也是如此,只见他脸上沾满了尘土,一身的军装都湿透了。他笑着看看自己的挖好的地窝子,心里满意极了。奇兵抬头环顾四周,见七班的人也都差不多挖好了,他紧走几步来到康泰近前,看看他的地窝子,便拍拍他的肩膀说:“四川小哥,挖的不错嘛。”
“班长,我挖的不咋样,比不了你的。”
“谁说的,我就觉得你挖的比我好。”奇兵说完便检查了班里其它几人的地窝子,总算都勉强合格。这时团长营长和参谋长他们的地窝子也挖好了。当然不是他们亲自动手,而是随身的警卫员。这些老兵都是革命斗争中立过功的,况且岁数都不小了,只能由警卫员帮他们挖地窝子。此时太阳已升上中天,草原上的景色一览无余,青青地草地,浅浅的水滩,各种鸟儿鸣叫着飞来飞去。在距营盘驻扎的两公里外,分布几处小的森林地带。至于那些放牧的和那些牛羊,张北县政府负责人早在几天前,把这方圆十公里内都肃清了。只为了这支部队在这无障碍的进行野外生存训练。这时司务连的士兵们,在营盘的西边百米外,已经架起了十几口七人锅,旁边也临时支起了切菜的台子。此时,踏踏踏的切菜切肉声逐渐热烈起来,因为有十几个在切肉菜。蓝天白云下,一股股烧材的浓烟向四外漂浮,紧接着就是油热之后,噼里啪啦的炒菜声,十几口大锅如响亮的歌喉此起彼伏的。随之而来的便是香气扑鼻的菜香味了。
部队驻扎的第二天傍晚,重型武器十五辆坦克由高连长亲自护送,并由十五名士兵将其开到张北草原与部队会合。
邢台野战部队在八月九号,正式驻扎在张北草原上。张北草原地势较高,平均海拔在一千四到一千八百米之间。地形主要由山地、丘陵构成。整体上地势起伏不大。同时张北草原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这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草原成为重要的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与此同时,张北草原又是典型的高寒地区,又因它是内蒙古南缘的坝上地区,所以到了八月份,气候就变得冷嗖嗖了。远望这片青青草原,一眼望不到尽头。这支部队犹如从天而降的天神,威风凛凛地伫立在那。那些手握钢枪的哨兵,个个身姿挺拔,目光坚定。放眼望去,五公里内迅速形成了华野部队的营盘,在营盘向南一公里处,赵营长正带领士兵用铁丝网临时围成一个训练场。训练场围好后,十几个单杠拔地而起。在铁丝网的最南边,竖起了几十个靶子,另外还有手榴弹投掷场地和散打场地等。仅仅一天的时间,草原上的临时军队训练场已然建成。
部队驻扎的第四天,奇兵和几个班长跟着韩连长步行去附近五公里内熟悉地形地貌,具体解一下哪些地方分布着山地和丘陵,探查一下哪些地方适合打伏击,哪些地方适合做根据地等等。他们几人徒步走在空旷无垠的草原上,脚下绿油油的青草连成一片,俨然一个绿草成茵的世外桃源。头顶上的蓝天白云,温暖和煦的阳光,真使人心旷神怡啊!只可惜,他们是军人,脑子无暇想这些。随即他们将适合打伏击的地方做了标记。韩连长并就此做了详细的讲说。之后他们几人又在附近探查一番,便在傍晚时分,返回军队驻扎地。
夜幕降临后,士兵们分批吃过晚饭。除站岗士兵外,其它人全都回到自己地窝子里。从邢台出发前,每个士兵都分发了一条进口毛毯,这种地毯铺到地上,一点尘土不沾,而且特别防潮和保暖,睡觉前将它铺到身体下边即可。另外在睡觉前,每个士兵都要求学习军事知识和阅读**语录等。并且每个士兵都分发了一盏煤油灯,以便战士在夜间学习。奇兵今晚要去物资车前站岗,所以他匆匆吃过晚饭,就赶紧穿上军大衣。腰里系上一条军腰带,把军帽戴好,右肩上背着一把步枪,三步两步出了地窝子,径直朝着物资车走去。因为车上的物资都是子弹枪支等,所以韩连长加派了岗哨,为了以防万一。此刻天上已升起繁星点点,营盘内临时搭建的几十个灯柱,上面挂着小灯泡,这些灯泡个个透着黄色的光芒。奇兵这时已经来到物资车前,将步枪背在肩上,双腿笔直。奇兵望着营盘外漆黑的夜晚。不知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