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添乱了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珍重的。”
    随着这句话落下,第一缕晨光刺破乌云。
    黑衣女子缓缓化作点点萤火,其余怨魂也相继消散,有的含笑而去,有的跪地叩首,有的轻轻抚摸念安的脸颊,留下一句“谢谢你记得我”。
    当最后一道魂影融入朝阳,大地恢复平静。
    老槐树的花尽数凋零,随风飘散如雪。井水恢复清澈,映出蓝天白云。
    村民们赶来相拥而泣。
    许多妇人跪在地上,痛哭失声,仿佛替百年前的姐妹们补上了迟到的葬礼。
    七日后,柳如意在谷中最高处立起一座碑林。
    每一块石碑上,刻着一个名字,一段生平,一句遗言。碑前常年燃着莲灯,四季不断。
    她还在碑侧建了一座小庙,不供神佛,只设一面铜镜。凡女子前来,可照见内心最深的伤痛,也能听见祖先之魂低语:“你不必忍耐,你有权愤怒,你值得幸福。”
    此事传开,四方女子跋涉而来,只为看一眼那面镜子,读一遍自己的名字是否也在碑上。
    有人说,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女性冤魂纪念碑”。
    史官不敢明载,只能私录于野史笔记之中。
    而柳如意依旧每日煎药、授课、教念安写字。
    只是夜里,她常伫立碑前,轻声念诵那些未曾说完的话。
    某夜,谢无尘走来,为她披上外袍。
    “你觉得……够了吗?”他问。
    她摇头:“还不够。一座碑救不了千千万万正在受苦的人。我们需要让更多人睁开眼睛。”
    于是,她决定出山。
    不是为了受封,不是为了名利,而是要将《幽诉录》送往各州府县,附信一封:
    >“凡览此册者,请问三事:
    >一、你可知身边是否有女子正默默承受不公?
    >二、你是否也曾因沉默而成了帮凶?
    >三、若换作是你女儿遭遇此难,你还能无动于衷吗?”
    她亲自带队,携百名学生踏上巡讲之路。
    每到一地,便设坛讲学,讲述那些被掩埋的悲剧,展示真实的证据,邀请幸存者现身说法。
    起初遭抵制,官府称其“妖言惑众”,士绅骂她“败坏纲常”。
    有人放火烧书,有人散布谣言说她是妖女转世,专门蛊惑妇女造反。
    但在一次次公开辩论中,她用事实击溃偏见。
    她拿出当年北境侯府虐待奴婢的账本,揭露贵族如何买卖女子身体;她请来被休弃的寡妇讲述寒冬冻死孩子的经历;她甚至当众拆穿某位德高望重的老夫子,其年轻时曾逼死侍女以保名声。
    舆论逐渐反转。
    越来越多的母亲带着女儿来听讲,越来越多的男人开始反思。
    一些地方官开始修订律例,禁止随意休妻、严惩溺婴、保障寡妇财产权。
    三年后,朝廷迫于民意压力,颁布《贞女保护令》,明文规定:
    >“女子守节自愿,不得强迫;婚嫁须双方允诺;家中女嗣亦可继承家产;凡诬陷、虐待、杀害女子者,按重罪论处。”
    诏书下达当日,柳如意正坐在河边教孩子们认字。
    念安捧着圣旨跑来,满脸通红:“娘!您做到了!天下女子都有了护身符!”
    她笑了笑,将手中粉笔轻轻放入溪流。
    水流带走了字迹,却带不走已经刻进历史的痕迹。
    多年后,念安也成为一名游方医者,带着母亲的铃铛与《幽诉录》副本行走江湖。
    她在西北边陲建立女子书院,在江南小镇开设妇幼诊所,甚至说服皇帝允许女子参加科考。
    人们称她为“小圣女”,但她总纠正:“我不是圣女,我只是个不愿再沉默的女儿。”
    柳如意晚年重回桃源谷,白发苍苍,步履蹒跚。
    谢无尘早已先她一步离世,临终前握着她的手说:“这一生,我没遗憾。因为你让我明白了,情火不仅能焚邪,更能暖人心。”
    她在他的墓前种下一株并蒂莲,每年花开并蒂,洁白如初。
    某个春日午后,她靠在廊下打盹,忽觉有人轻拍她的肩。
    睁眼,竟是年轻的自己,穿着当初为奴时的粗布衣裳,满脸风霜,眼神怯懦。
    “你怎么来了?”她轻声问。
    “我来看看你过得好不好。”少女哽咽,“那时候的我,从来不敢想有一天能挺直腰杆说话,能被人叫做‘娘’,能救这么多人……”
    “你值得这一切。”老年的柳如意握住她的手,“因为我们从未真正屈服。”
    阳光洒落,两人相视而笑,身影渐渐交融。
    从此以后,每逢清明,总有采药人声称在山谷深处见到一位白发女子,提灯缓行,身旁跟着一个穿旧衣的少女。她们不言语,只是静静走过碑林,拂去石上的落叶。
    若有人鼓起勇气询问:“您是柳神医吗?”
    她只微笑,递来一盏莲灯:“别怕,我陪你走一段。”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