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人商议许久,才算有了初步方案。
由影七率领药王谷暗卫,与莫先生一起,对老君观进行仔细勘察。
期间,萧何会与虎卫一起,率领城中兵卒,对京城加强防守,替影七等人遮掩。
同时,楚知熠需在明日开始的武林大会后续环节中,寻机透露“药王谷已在城北某处发现重大线索,证据确凿,不日将公之于众”的风声,以吸引玄面人及其党羽的注意力,迫使其调动力量,或露出破绽。
“此计虽险,却是目前唯一可行之路。”萧何总结道,眼中......
夜深,宁心庐的灯火依旧未熄。承安坐在廊下,手中那块旧玉片静静躺在掌心,仿佛还残留着方才那一声低语的余温。风过处,檐角铁马轻响,与记忆中的铃声竟有几分相似,却又截然不同??如今这声音不再令人战栗,反倒像是一种温柔的回响。
阿原悄然走近,手中捧着一碗热药。“您该歇了。”他低声说,“这一路奔波,又耗神于破铃之事,身子经不起这般熬。”
承安接过药碗,轻轻吹了口气,目光却仍落在玉片上。“你知道吗?刚才……我听见了母亲的声音。”
阿原一怔,随即神色微动:“是……真的?”
“不是幻觉。”承安摇头,语气笃定,“音心板只认血脉相连之人的心念。她临终前将最后一丝执念封于其内,只为等我有一天能真正听见她。”
阿原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所以,铃声断了,可牵挂却从未断。”
“正是。”承安饮尽药汁,将空碗递还,“人心最深处的东西,从来不会真正消失。它只是沉睡,等着被唤醒。”
话音刚落,院外忽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守心堂弟子匆匆奔来,脸色发白:“师父!林沉……林沉醒了之后一直安静,可方才突然跪在桃树下,口中喃喃自语,说什么‘她们还在井底’‘我听到了哭声’……我们劝不住他!”
承安眉头微蹙,立即起身:“带我去。”
三人快步穿过庭院,来到那株老桃树前。林沉果然跪伏在地,双手抠进泥土,指节泛白,双眼虽睁着,却毫无焦距,嘴唇不停开合,重复着几句破碎话语:
“对不起……我没拉住你……铃响了,你们都走了……回来……求你们回来……”
承安蹲下身,伸手覆上他的额头。触手冰凉,脉象浮而乱,魂魄似有离体之兆。
“他在接收残响。”承安沉声道,“铃术虽破,但那些被困在铃声里的亡魂并未完全解脱。他们的执念仍在寻找出口,而林沉,因曾被选为容器,成了他们唯一的通道。”
阿原急问:“那怎么办?若任由这些残念涌入,他会疯的!”
“不。”承安闭目凝神,“他不会疯。他会成为‘听者’??一个能听见死者低语的人。就像当年的我。”
众人皆惊。
承安却已取出随身携带的一枚银针,指尖运力,在自己左手腕轻轻一划,鲜血滴落,正好落在林沉眉心。
血珠渗入肌肤的瞬间,少年猛然一颤,瞳孔收缩,终于聚焦。
“师……师父?”他认出了承安,声音沙哑如砂纸摩擦。
“我在。”承安握住他的手,“你说的没错,她们还在井底。不只是梦游村的三十人,还有更多被遗忘的名字、未说完的话、来不及道别的亲人。他们都想回来,哪怕只是一瞬。”
林沉泪如泉涌:“我……我听见她们叫我弟弟……可我不是……我不是那个孩子……”
“你是。”承安坚定道,“你不是替代品,也不是傀儡。你是新的开始。从今往后,你可以替他们说话,替他们流泪,也可以替他们……活下去。”
林沉伏地痛哭,肩膀剧烈起伏。良久,他抬起头,眼中已有清明:“我想学医。像您一样,治好别人的梦。”
承安点头,扶他起身:“明日开始,我教你辨脉、识药、听心。”
那一夜,宁心庐多了一盏长明灯,专为安抚游魂而设。承安亲自在灯芯中加入安魂香,并以《听铃录》中的秘法刻下符文,令其光色转为淡青,如同春水初生。
七日后,京城再派使者前来。
这次不是飞鸽传书,而是八百里加急的黄绸诏令,由礼部尚书亲至山门宣读:太子将于三日后亲临宁心庐,迎请承安出山,重立心疗司,赐紫袍金印,许以“国医大宗师”之尊号,统辖天下医政,专治战后遗症与百姓心疾。
消息传开,整个山谷震动。
百姓纷纷赶来,携米粮布帛,跪于山门前恳求:“求先生留下!若您走了,我们靠谁解梦?靠谁止痛?”
孩童们自发在院中排成一行,齐声背诵承安教过的《药性赋》,稚嫩童音穿透晨雾,像是天地间最纯净的祈愿。
阿原站在门口,望着人群,心头沉重:“您看,他们都在求您别走。”
承安立于石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