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地糊弄家人说:“俺活了八十多岁啦,对打仗放炮也习惯啦,也能猜出还有没有炮弹再打来……不会再有炮弹打来啦!无论是孬队伍打好队伍,还是好队伍打孬队伍,或是孬队伍打孬队伍,绝不会是好队伍打好队伍,不管谁打谁,炮弹都是钱做的,队伍总不会有打不尽的炮弹,炮弹总有打完的时候儿……你们放心地躲去吧!万一再有炮弹打来,咱家后院不是有一口闲着的红薯窖吗,但只能躲下一人,俺会用绳子拴着红薯窖旁边的榆树墩慢慢溜下去的,红薯窖浅摔不着俺,俺就躲在红薯窖里比啥都安全,等仗打完了你们回来把我拽出来就行啦。”家人无奈就犹犹豫豫地相信了老人家的话。
八老爷虽然非常心疼地领教了炮弹对弯腰大槐树和蜂房的毁坏威力,但他认为害怕是没用的,能叫炮弹炸死别叫炮弹吓死,就是炸死也落个胆大鬼儿。
八老爷一脸伤痛不慌不忙地举着一把抹上蜂蜜的大扫把,在院子里来回摇晃着,他是在吸引招揽空中乱飞的蜜蜂。
“孩子们哇……别再乱飞啦,都快飞过来吧……”他皱着眉头仰望着满天乱飞的蜜蜂,颤抖着白花花的胡须哀伤地喃喃说道,“飞到哪里都一样……这个世界乱套了,到处是战争、到处是战火……除非飞到月亮上去……但月亮是没能耐飞上去的。”他老人家忧伤而气愤地长叹了一口老气,“……孩子们呐……你们这些无辜的小生灵呀……你们咋会知道,人类为了争夺权利地盘互相毁灭……你们没招谁惹谁,辛辛苦苦地劳作,不但酿蜜还为庄稼授粉……可这权力熏心的疯狂人类也要毁灭你们……人类在你们面前有罪哇!”他的身上头上脸上和垂胸的白胡子上爬了不少蜜蜂,奇怪的是蜜蜂不蜇他。不一会儿像成熟的黑桑葚模样的蜂王落在了扫把上,紧跟着“嗡嗡嗡”一大群蜜蜂飞了过来,没多大一会儿,扫把上就爬满了密密麻麻厚厚一层蜜蜂。蜜蜂抱成团儿“嘤嘤嘤”地哭泣着,一准是向它们的主人哀诉莫名其妙的灾难。
忽然有几只蜜蜂飞到老人家的耳朵上,大声地“嗡嗡嗡”拍打着翅膀迟迟不愿飞走。
“孩子们呐……俺知道你们对俺说啥……”八老爷脸上出现会意的微笑,“你们是催俺快点儿离开这里,到寨外躲避炮弹……可俺走了谁管你们哇?”他说着摇了摇头,“……俺不走……不能丢下你们走哇……”
八老爷吃力地举着爬满蜜蜂的扫把,他欣喜地看着成了蜜蜂坨子的扫把,他想再坚持一会儿,把天空零散乱飞的蜜蜂全部招引在扫把上,再把这些蜜蜂安置在那间没有倒塌的草屋里,无论如何得把这群蜜蜂保住。等队伍把仗打足打够平息下来,再为蜜蜂重新磊建蜂房。
他想炮弹总不会一直打吧……炮弹总有打完的时候吧……总有停下来的时候吧……他自言自语唠叨着:“……这些吃着中国老百姓粮食的队伍,只敢把炮弹向中国人头上撂……要是有种就去炮轰糟蹋中国的洋鬼子……中国人打中国人算啥英雄?!俺年轻时干过义和团,骑过烈马、挥过大刀,与侵略中国的洋鬼子对过仗,也领教过洋鬼子的洋枪洋炮,俺眉头都不皱一下……”他老人家说着摸了摸肩膀上的伤疤,“俺还记得与洋鬼子对仗时唱的战歌儿:一颗头颅一身胆,一把大刀亮闪闪。杀退鬼子保国土,当个热血好儿男。活着不当亡国奴,死了有脸见祖先……”他老人家唠叨到这儿,停了片刻疑疑惑惑地又开始唠叨,“西洋鬼子孬孙是孬孙,更孬孙的是大清的朝廷,一万多西洋兵几天工夫就把拥有几十万大军的大清朝廷打趴了……朝廷的大官儿逃的逃、跑的跑,后来听说朝廷又丧权又辱国又赔银子,大清的朝廷简直就是豆腐朝廷!到如今俺都在纳闷儿……中国人打中国人都凶得很,咋就一遇到外国兵都怂得像恶狗见了虎豹?老百姓勇敢朝廷怕死,就像猛虎脖子上长了个兔子脑袋……这是啥道理哇?”
八老爷唠叨到这儿叹了一口气儿,“如今老啦八十六啦,出门儿走路还得拄拐棍儿,跑到寨外躲炮弹俺跑不动了……让儿孙背着怕连累儿孙……蝗灾年没饿死俺,转过景儿了兴许要死在这炮火下……死就死吧!俺这么大岁数啦活着与死了都差不多,但绝不能被炮弹炸伤残……自己痛苦不说给子孙带来麻烦……要炸就一下把俺炸死……最好炸成烟灰儿,还省了一口棺材……”
八老爷正自言自语唠叨着,忽然头顶一声刺耳的尖叫,他下意识地刚抬头仰脸,迅即“轰隆”一声一片火光伴着浓烟冒起,八老爷与他的家园和他心爱的蜜蜂在大地的颤抖中同归于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