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廷尉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亮。
    榆次南谷。
    扶苏开始了三顾茅庐的最后一次。
    扶苏和蒙毅坐在马车里忍不住的打着哈欠。
    王离端着一碗红烧肉,三个大馒头坐在一旁,疑惑的看着两人。
    别说,小麦面粉蒸出来的大馒头真是香甜,再搭配上扶苏研制出来的红烧五花肉,这就是最简单的肉夹馍了。
    李左车院前。
    扶苏,平安,王离和盖聂四个人在风中凌乱。
    “人呢?”扶苏对盖聂问道。
    “啊?我不知道啊,昨天还在的啊。”盖聂也很无辜,他昨天教北关军剑法都累了一天,哪有功夫能一直盯着李左车啊。
    王离可能是吃饱了,智商在线,开口说道:“公子,可以查路引。”
    扶苏也是赞同的点头。
    “蒙毅,蒙毅!别睡了,下来。”王离随后大声呼唤在马车里打盹的蒙毅。
    “来了。”蒙毅回应了一声,赶忙下了马车。
    面带笑容,情绪稳定,三观正,五官端,这要是放在后世得多抢手啊。
    扶苏心里感叹了一句。
    “公子,我这就去查。”
    “嗯,辛苦。”
    “臣的本分。”
    其实扶苏也不想蒙毅去的,但是这几个人里也就他最靠谱了。
    蒙毅骑了一匹快马就向榆次官府跑去。
    “公子,要我说还是……”王离旧事重提,用手在自己的脖子上划了一下,狠狠的说道。
    扶苏默然,我堂堂一个大秦皇长子来三顾茅庐你李左车,你竟然还跑了,连面都不给见,这合适吗?
    不过扶苏还是记得自己的身份和人设的,微笑着摆手道:“不可鲁莽,李公子若是不愿我也不能强求,希望李公子离开的一路顺风吧。”
    “一路顺风?”平安总觉得从扶苏嘴里说出的这个词有点别的意思,但是又不明白。
    盖聂一听,既是感动也是松了一口气,感动是因为扶苏公子不愧是名誉天下的翩翩公子,不强人所难,温柔讲理,而松了一口气则是因为既然李左车不愿可以安然离开,等自己不愿再担任教习的时候应该也可以安然离开的。
    扶苏可不知道这几个人各自的想法,他现在心里想着的是,等找到李左车是怎么送他去见他祖父好呢?
    身在马车上休息的李左车打了一个喷嚏。
    小半个时辰后。
    蒙毅回来了。
    “公子,昨日批过的路引,李左车去邯郸郡了。”
    “嗯?”扶苏疑惑,顿感此事不简单。
    “那就出发吧,去邯郸郡,看看李公子安然否?”
    “是。”
    盖聂:“公子真是求贤若渴啊!”
    平安:“大兄人真好。”
    王离:“中午吃什么呢?”
    ……
    咸阳宫,麒麟殿。
    早朝。
    百官行礼,赵高道:“有事请奏!”
    声音落下,御史中丞田庄站了出来,“陛下,近半年来,全国各类案件上升两成,臣以为,应当加强治安管理,应用更严苛的律法。”
    “如此,廷尉一职臣以为当重新抉择人员,左相公务繁忙,恐无精力继续担任廷尉。”
    百官互相看来看去,唯有御史大夫冯劫抬着头看着嬴政。
    很明显,御史中丞所说的事他是默许的。
    李斯面色平淡的站了出来,开口道:“陛下,臣以为田中丞说的很对,臣受陛下天恩担任左丞相一职,还任廷尉,恐有心无力,还请陛下择一有贤才之人拟任我大秦廷尉。”
    身穿黑龙袍的嬴政微微颔首,说道:“准!”
    “左右丞相,御史大夫拟任人选,在朝堂论断后任命。”
    “是。”
    望夷宫。
    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三人坐在嬴政对面。
    四个人谁也没说话,场面一时冷了下来。
    这时候,就需要李斯出场了。
    “陛下,臣这有两个人选,还请陛下过目。”李斯取出一张纸,赵高接过,放在嬴政面前。
    嬴政看着上面的两个名字,廷尉正齐泰,巴郡郡守杨莫。
    “陛下,齐泰担任廷尉正一职已经六年,精通律法,执法严格,处理案件经验丰富。”
    “巴郡郡守杨莫所属郡地,治安最好,案件最少,百姓莫敢不遵从法律。”
    嬴政没有发表意见,看向冯去疾和冯劫父子,“两位觉得呢?”
    冯去疾先开口说道,“臣以为,廷尉一职掌管我大秦刑名之法,拥有最好刑权,并非仅以精通律法就可以担任,当慎重为好。”
    “至于人选,臣以为少府属官郑知合适,此人年纪二十有三,行事认真,作风正派,品德尤佳,以白衣至今,不敢逾矩,且担任过郡县刑狱主官,为廷尉最为合适。”
    他说完,冯劫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扶苏公子合适。”
    “???”
    嬴政,李斯,冯去疾三人齐齐的看向他。
    这是什么逆天发言?
    扶苏?
    三人的脑海里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画面,温润如玉,风度翩翩的扶苏公子拿着刑罚利器给人上刑……
    再说扶苏他一向反对这些重刑重罚,让他当廷尉,这合适吗?
    冯劫看着三人,当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陛下,扶苏公子前几日写过一篇文章,不知陛下可曾看过?”
    “未曾。”嬴政开口道。
    冯劫早有准备似的拿出一张纸,说道:“这是扶苏公子写给臣的关于针对太原郡,云中郡,雁门郡等地官吏执法的意见,上面写了很多关于以法治国的理念,臣以为很合适。”
    “我大秦现在以商君,韩非等为首法家之人的理念治国,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严苛的法律治理天下臣民,臣一直以为这是太过于严苛残酷的。”
    “扶苏公子在这张纸上所写,百姓与国家与帝王的关系,百姓如水,国家如池,帝王如舟,百姓会聚形成国家,百姓分散而国家灭亡,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宜深慎。”
    “以严苛残酷的法律治国,百姓犹如死水,死水之水,国家死水之池,帝王池上之舟,无一能幸免。”
    “而以良法有德与情,百姓犹如活水,活水之水,国家活水之池,帝王池上泛舟,生机盎然也。”
    “死水之水,蝇虫不止,活水之水,仙神在灵,可蕴养国运。”
    “在良法之行的法治下推进改革,发挥良法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就能够不断夯实大秦法治根基,增强大秦国家之力,天下旧六国孰能为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