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9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也罢,其间煎熬困苦也不是一句两句我能说得完的。”
    “反正你后来确实大权在握,以皇太后之尊临朝称制,可你一生所经历的,却也是无人能够忍受的。”
    赵瑶君只看向神情不停变化的吕雉,说出了自己最后的话:“现在,有我在,我阿父在,你那个丈夫反正是不能成功了。”
    “不过,我欣赏你的才华,我给你一条无需经历百般折磨、屈辱、颠簸流离,只要你在咸阳宫勤奋学习,刻苦向上,日后发挥所长,就能立下大功绩,能让天下女子以你为榜样!另类达到你大贵之相的路,不知你敢不敢走?”
    赵瑶君直视吕雉:“当然,若你想回家,等待日后你父亲将你再次许配给他,那我也放你走。”
    【只是以后他一旦有反动之心,你必然一块遭殃。】
    吕雉呆坐在原地。
    她脑海之中,结合赵瑶君的话,想象着自己日后的生活,所有画面一闪而过。
    最后只留下了父亲和母亲的面孔。
    四公主殿下说的那些太遥远,她暂时接触不到,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父亲、母亲。
    人说父母爱子,往日吕雉不觉得此话有错。可吕雉如今细细想来,却感觉父亲是爱自己的面相,所以在妹妹和她之间,更喜爱她,在家中也更对她另眼相看。
    父亲执拗,常常盯着她的面相,赞叹她“大贵之相”,故而让她读书习字,多让先生教诲她。
    母亲懦弱,什么事都依照父亲的。
    等此次她入秦为质子,生死不知,父亲却如志向破裂一般,盯着她的脸,连道不可能。他目眦欲裂、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还在脑海之中。
    他根本顾不得担心她的安危,所惦念的全是她的面相不对,无法让吕家更上一层楼。
    母亲担忧伤心不能自已,却只敢抱着自己啼哭,连外出行礼都懦弱慌乱得无法替自己整理。纵然知道无用,可她直接不敢去找父亲想想办法。
    家中父亲、母亲都顾及不了,还是家中妹妹心如刀割,陪她整理了一些日常所穿的衣裳,一些干粮和一些首饰做盘缠。
    直到她离开,父亲都未曾踏出大门送她,只沉浸在她面相之中。
    母亲站在门口送了她一程,却只知道哭泣,也不曾想着为自己打点一二。
    毕竟送质子的秦人也说了,此去咸阳,不是要他们的命的,家人可以随性,甚至有丫鬟的都可以带着。她家算得上小富之家,可最后,竟然是她一个八岁的女童孤身上路!
    她一路上没太吃秦人、路途艰辛的苦,反倒因家人而心生寒意。
    吕雉不知未来如何,但她知道,如果回菏泽单县,她日后,也是被父亲决定所嫁之人,所走之路。
    那她不愿意!
    她现在已经下定决心!
    吕雉朝赵瑶君大拜:“若是公主殿下不嫌弃,雉愿意留在咸阳,侍奉公主殿下左右。”
    赵瑶君爽朗一笑:“那你日后就做我的伴读,随我先读书学习。”
    第112章
    吕雉出了风荷榭,萧何、韩信、张平等人抬头看了她一眼。
    她好似想明白了什么,又好似经历了什么重大变故,眼角尚有未干的泪痕,可眼中却是一片坚定,脚步也很平稳。
    吕雉没多说什么,淡淡朝几人打过招呼后,便随宫女去了赵瑶君给她安排的住所。
    接下来,赵瑶君叫人唤了萧何。
    她唇角含笑,神色越发精神起来。
    人才难得,这汉初三杰,大秦一个都不能少!
    不一会儿,萧何也从水榭长廊之外,越走越近。到了水榭中,他朝嬴政和赵瑶君拜了拜:“沛县萧何,见过大王,见过四公主殿下。”
    他人虽然稳重和煦,极为知道尽退。
    可萧何心中对有横扫天下之姿的秦王,以及传闻中秦国神使四公主,还是有些好奇。
    故而不着痕迹的看了眼秦王和赵瑶君。
    萧何心里不禁感叹,秦王仪表堂堂,不怒自威。这四公主并无平常小儿过于懵懂混沌之态,反而双目清明,灵慧非常。
    这天下最尊贵的父女,怎么看都怎么不同寻常。
    赵瑶君和嬴政也在打量萧何。
    嬴政轻轻颔首:“无需多礼,赐坐。”
    萧何从容落座。
    他已到及冠之年,容貌寻常普通,却生了一双格外沉静有神的眼睛。他整个人也格外稳重,看着不爱多言,却胸有城府。
    赵瑶君此次坐于一旁,嬴政素来喜爱务实稳重之人,也喜爱英气勃发的将才。他见萧何从容,心里不由多了分好感,便好奇问道:“不知萧君在沛县之地,常常做些何事?”
    萧何一一作答:“回王上,沛县之地僻壤穷困,远不如咸阳繁华。小民在沛县之中,并无甚有趣之事,小民日常便是躬耕读书,偶尔帮我县里的主吏掾做些事情。”
    嬴政有些惊喜。
    乡野之中,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农家子弟,往往一生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土里刨食。
    这萧何出身于普通黔首之家,却能躬耕读书,甚至还能帮县中的主吏掾做事,一听便极为不凡。
    赵瑶君也满意得很。
    嬴政十分欣赏萧何,让人奉上茶水、点心给他,和煦询问:“萧君心存大志,既能安心躬耕苦读,又能解民之忧,果真是乡野之中的大才!不知君可读过《秦律》?”
    “《秦律》臣大略读过。”
    萧何最早所读的书,便是各国的律书。秦国以《秦律》治国,他早已经把这本律书读得滚瓜烂熟,竹简上的字迹因为时常被他抚摸,早已有些模糊不清。
    他弄不到第二本《秦律》,但好在,他已经将内容记载脑中,分毫不差。
    嬴政便与萧何谈起律书。
    嬴政:“我大秦律的《金布律》中规定,官府运输物品,官员会以文书录下出账日子,接收物品之人,则也计入收物日子。官府要估计地域距离,若是路途遥远,所到物品约莫到第二年才能收到,则此物资计入第二年账册。”
    赵瑶君在一旁静听。
    嬴政:“如今我大秦国土增加南郡、邯郸、巨鹿,土地辽阔,且官员有些冗杂。官员之中尸位素餐,贪污朝廷之物的胆大包天者,渐渐也多了起来。”
    “若是某岁天大旱,蝗虫之灾横行,天下饥荒。假若寡人欲开仓济民,可寡人又担忧路上官员贪墨互瞒,弄虚作假,导致后续救灾不利。萧君可有法,令粮仓之粮顺利送到黔首手中?”
    之前听闻瑶君说,此人擅长统筹后方,长于把控大局,料理内务之事,他试试是否当真
    萧何也没想到,自己名为入秦做质子,实则是被秦王问政。
    虽不知秦王问他本没有发生的灾情如何赈灾有何意义,但世间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