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量。
    赵瑶君点头:“多谢张议郎关怀。”
    张良道:“听闻太后是在睡梦中去的,没有经历什么痛苦。人年岁大了,生了重病,也是格外煎熬磨人的。或许能梦中逝世,也好些。华阳太后温和慈善,积善积福,来世定然美满康健。”
    赵瑶君想到华阳太后病那那段时日,痛苦难熬的模样,又想到她睡梦中去的安然,心情竟开阔放松了许多。
    张良察言观色,见她神色有了些精神,立即道:“时候不早了,微臣还需早些上朝,就此告退。”
    赵瑶君心里微暖,她笑了笑:“多谢张议郎宽慰。”
    张良毫不停留的离开,天光大亮,她手中微弱的火苗彻底熄灭。
    身后的吕雉走了上来,将一件斗篷披在赵瑶君身上,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殿下,回去歇息会儿吧。你已经三日未眠了。回去吃点饭食,小睡片刻,等到午时送灵,我再叫你起来。”
    赵瑶君点头,并未再走。
    吕雉让人送来轿辇,她直接坐回殿中。
    为华阳太后送灵合葬之后,大秦又恢复了平静,好似雄狮开始小憩,不再猎杀。
    大秦收了魏国、楚国、燕国、齐国的赔偿,立即就着手将新建粮仓,修建水利,劝农耕桑。且各地官员都劝农不准打鸟雀,每家最少需要养一公一母两只鸭子,若是有能力,养得鸭子越多越好。
    这是此前赵瑶君写的治灾之策,经过嬴政、百官讨论,然后在合适的时间一一执行。
    黔首却摸不着头脑,但是府衙低价卖了鸭苗给他们,他们并没耗费太多。更何况此事乃是王令,他们也反抗不得,只能接受。
    张良的建议,灾年之前最好轻徭薄赋,藏粮于民,藏富于民。
    嬴政也一一采纳,秦国进入蛰伏平稳发展的阶段。
    有粮食、猪肉越养越好,鸭子下了蛋,吃不完就孵蛋,鸭子也越养越多。
    民间黔首的日子是一日好过一日。
    他们有时虽然秦法依旧严苛,但也并非全无道理,只要遵循律法,好好耕种,日子就能越过越好。
    民间各地,对秦王贤明,秦臣能干,神使聪慧神异的赞叹日日加深。
    又收了两季麦黍、大豆之后,秦国正式入冬。可令秦国黔首奇怪的是这一季的冬小麦播种日子,农官都不曾前来告知。
    若在前两年,早已经提前告知何时种植,并反复强调种的时候要做些什么了。
    今岁冬日越发的冷了,诡异的是到从下半年开始,天上就没有掉一滴雨水,日日都干燥得很。官府一年前就来了人,呼呼啦啦漫山遍野的看什么地形地势,张口闭口什么比地下水、溪水的,他们在乡中还打什么溪井、拗井、塘井。
    过了春忙,乡中之人就被叫去做这个水利小工程,这竟然不是徭役,而是给钱的!
    那让人做工的小官也严格遵守什么规矩,据说天气太热,但凡黔首干活多久,就必须得到树荫下歇息喝水,防止中暑。
    虽然今年天气是有些热,但这也是极好的差事了,乡中黔首个个都争先恐后,人人愿意去赚这个钱。
    这溪井、拗井、塘井长得还都不一样,分布的位置也不同。
    反正黔首搞不清楚哪里做什么,他们就只是听令从事,人家当官的叫他们在哪做工,他们就在哪里做工。
    许多黔首一块儿出动,修这些东西,也是修到快要收麦,他们才停手。
    如今粮食收回了家中,冬日慢慢来临,该种冬小麦了,却迟迟不见农官报时,三老、啬父催种。
    又过了几日,那乡里田间的三老、啬父,这才出现,召集大家到了寻常聚集的地方,他们神色凝重,语气也不大好。
    本来切切私语的黔首们不由自主的安静下来。
    啬父道:“诸位乡亲父老,今岁入冬不种冬小麦。”
    如今民间格外还吃麦食,一听不中冬小麦,立即有些着急:“长者,这粮食种得好好的,为什么就不种了呢?”
    粮食是大事,虽然如今自家也不缺粮食,但是谁家还能嫌粮食多不成?
    “是啊是啊,我家人外吃那麦粉做的馒头呢,多少都吃不够,怎么能说不种就不种呢?不知是何道理?”
    明明是迎着寒风,众人却急得有些热汗。
    啬父见状,忙道:“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咱们四公主殿下向大王提议的。你要问我为什么,我其实知道的不太清楚。”
    其实官吏之中,隐约知道是旱灾、还有后续的蝗灾原因。但不能引起民乱,他们也不敢贸然张口告知。
    好在王命一下,黔首必须按照王命执行,所以一切抗灾事宜推行得都很顺利。更何况,加上赵瑶君神使的名头,黔首们更是乖乖听话,让做什么都高高兴兴的去做。
    现在一听冬小麦不让种是四公主的主意,众人忽然安静下来。
    刚才急得冒汗的老者忽然笑了起来:“原来是公主殿下提议的,长者您早说嘛,要知道是公主殿下,我们便叫了。”
    四公主殿下不让做的事,一定有她的道理!
    她从没害过大家,从来只有帮助他们,为他们考虑的,不听殿下的话,才会吃亏呢!
    围在几圈的黔首们纷纷恍悟的点头,个个都没有半点不愿,立即说自己不种了。
    “殿下说这一季不种冬小麦,那我家就不种。反正殿下说的话,是最对的!”
    “是啊,是啊,我们应该听大王的话,听殿下的话,不种便不种罢。反正今年丰收,粮食多的嘞......”
    三老、啬父看着迅速变脸的黔首们,对视一眼,无奈的笑了笑。
    他们原以为自己还要劝上好久,没想到黔首一听是四公主殿下提议的,竟然立即就听话老实了。看来殿下在民间的声望,已经极重了。
    虽然不种地了,但是啬父还是将农官吩咐的要求高声说出:“殿下说,今年不种冬小麦,但是若是今岁有雪,我们便要储雪藏冰。”
    黔首们道:“储雪藏冰对啊,就该储雪藏冰!”
    “若是不下雪,待到刚刚开春,我们就要立即深翻土地,但凡发现土块之中有白色圆卵的东西,便要搜集在一块儿,集中焚烧,不得遗漏一点白色圆卵。”
    啬父道:“对了,农官大人也说了,家中鸭子还多养些。”
    现在就够多了,怎么还要多?
    见人群中有人撇嘴不服,啬父深深吸了一口气:“四公主殿下爱吃鸭子,爱到咱乡野之中体察民情。若是公主来了,想尝尝你家养的鸭子,还想带一点给大王、先生、好友尝尝呢?到时你家的鸭子难道够?”
    那人闻言立即喜笑颜开:“原来公主喜欢吃鸭子,那我可要多养几只。说不得我家孩儿吃了,便能沾染一点殿下的聪慧。”
    众人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