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官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此,朱允熞一行人自然是从善如流。
    只是也让朱允熞心中升起了一抹疑虑,路引制度的消失,自然是为了更加便利大明的发展。
    毕竟要是在大明,连出个村子都困难。
    这经济也就别想着发展了,一辈子耕耕地就挺好的。
    可随着路引制度的消失,随之而来的则是治安上的问题,大明的确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队了,但或许……维持治安的捕快和守城的士卒却需要更多了。
    这就是眼下大明处于的困境,一个问题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很快又会冒出来。
    只因为,朱允熞所有的新政都没有触及到大明的根本!
    仍然是治标不治本的阶段,所以自然而然会出现诸多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近现代化,往往是极为困难的过程,必须要付出血与火的代价,而朱允熞想要和平过渡,这其中的难度,自然是不言而喻。
    更何况,大明近现代化的路天然就面临着诸多壁垒。
    不过现在却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朱允熞一行人放下兵器之后,走进了城内。
    澄城县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似乎沿着眼前这一条路就能看到城墙的另一头,但实际走起来,却还是需要一点时间。
    “咚!咚!咚!”
    鼓声响起。
    朱允熞循声看去,那似乎是县衙所处的方向。
    显然,这是有人报案,此处的县令正在升堂。
    朱允熞立刻来了兴趣。
    “走,去看看。”
    越过一群正在看热闹的百姓,朱允熞依靠着自己体型小的优势,成功往里挤了进去。
    大堂内,当地的县令正高高在上的端坐着。
    两侧衙役神情严肃。
    下方,一个有些朴实的百姓正跪在地上,看这个样子,似乎脚都有些发软,但还是坚持着,一只手死命的攥紧。
    “堂下何人?”
    “前来报官,所为何事啊!”
    一道懒洋洋的声线响起,似乎坐在正前方的县令还没有睡醒,甚至还伸了一个懒腰。
    打不起精神来。
    “禀……禀大人!”
    “草民张黎生,要状告张家村族老,克扣在下赎买田地的粮食!”
    “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缺斤少两,还往粮食里掺沙子!”
    “原本许诺的粮食,到我手中,竟然不足七成!”
    张黎生悲愤的说着。
    但在人群之中的朱允熞却有些弄不动了,赎买田地的粮食?这又是从何说起?
    而且此事为何同宗族有关?
    朱允熞大为不解,只好向周围人问询了一遭,这才将事情的原委弄了个清楚明白,原来在这陕西布政使司的地界,朝廷下令将田地收为国有,要给百姓补偿,本来用的是银子,可偏偏陕西布政使司很多地方不同。
    用的却是粮食!
    但若是用粮食也就算了,只要是足额的粮食,倒也不算是亏待了百姓。
    可这些家伙,却串联了当地的宗族势力。
    对百姓们许诺的粮食的确是发了,一点不少的发了下去,但却是发到了宗族手中,而经过了宗族之手的粮食,一下子就少了三成。
    用新粮换沉粮,再往里面掺沙子,甚至缺斤少两,这都是再常见不过的操作。
    而这三成粮食,自然不可能全是宗族吃下去了。
    其中必然有一部分又回流到了地方官员的手中,只不过经过了这一层,地方官员就完全可以把责任推脱到宗族身上。
    他们的确是全额把粮食发下去了。
    只是宗族自己克扣而已,哪怕真的去查,这些宗族势力也定然会咬死不说。
    然后推出个把人来顶锅。
    至于真正粮食的下落自然是无从查起了。
    所以说,此刻张黎生状告的看似是宗族族老,实际上,状告的却是堂上的地方官员啊!
    果不其然。
    方才还没有多少兴致的澄城县县令,一下子正坐了起来。
    仰着头,俯瞰着张黎生。
    脸色逐渐变得阴晴不定,这一幕,让朱允熞回想起了一句再经典不过的话——堂下何人,竟敢状告本官!
    当真是可笑,却又可悲!
    “这么说,你确定是你所在张家村的族老克扣了粮食?”
    “可有证据?”
    “本官可提醒你,莫要在这里空口白牙的污蔑了好人!本官可是听说,张家村的族老向来待人和善,乐助好施!”
    “又怎么会做这等龌龊之事?”
    澄城县县令到底偏向何方,自然已经是一目了然。
    若是聪明一些,不那么固执的人,听到这番话就知道不管怎样,绝对是告不赢了。
    张家村的族老和这个县令明显就是一伙的!
    串联沟通,沆瀣一气!
    县衙门口,诸多百姓也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