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拦截!斩杀大明战神!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材十分魁梧,高大威猛,仪表堂堂,正好拦在大军前行的路上。
    “果然是人不可貌相,大明战神的皮囊倒是生得不错。”
    朱允熞心中暗道。
    但想想也是。
    大部分人天生就喜欢以貌取人,若李景隆没有这具好皮囊,可能也不会被历史上的建文帝重用。
    外貌不堪,又本事了得,能混出头的人,史书上往往都会详细记载着他的身材外貌,因为这些人是特例中的特例。
    “曹国公,为何拦我大军前行?”
    朱允熞沉声问道。
    李景隆一直骑在马上,看到他也不下马,装做不知道其身份,十分无礼。
    此际听到朱允熞发问,又深深看了一眼,这才翻身下马,单膝跪下见礼。
    “末将李景隆参见太孙殿下。”
    朱允熞板着脸,怒问道:“大军出行,无故阻拦,你可知是什么罪?”
    李景隆抬头望向他,目光凌厉,道:“末将非是无故阻拦,但太孙殿下所率新军,无盔甲,无刀斧,无弓箭,只背所谓的火器,威力犹未可知。”
    “末将以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末将身为大明的将军,陛下亲封的曹国公,当尽忠朝廷,尽忠陛下。”
    “若末将目睹新军怪状而视若无睹,倘太孙殿下因此而有不测,则末将之罪大矣。”
    朱允熞冷哼了一声,道:“你是信不过孤了?”
    “太孙殿下英明神武,天下皆知。末将不敢冒犯,只是新军装束如此怪异,又不敢不察。”
    他回头指了指身后,大声道:“末将特意带来了五百将卒,可与太孙殿下的新军进行一场演练。若太孙殿下的新军,能胜过末将带来的这五百人,末将再向太孙殿下负荆请罪。”
    此言一出,围观的百姓们,顿时纷纷叫好。
    “军阵对练,这个主意不错,也好让大伙儿都见识一下新军的厉害。”
    “不知道新军到底行不行啊,还是先演练一下吧?”
    “去前线和倭寇作战,可不是闹着玩的,新军着实让人不放心。”
    “还是先演练一下吧……”
    议论声四起。
    朱允熞却是不为所动。
    真要与李景隆的五百人对阵演练,那恐怕就得耽误一日的时间。
    军情似火,他哪里耽误得起呢?
    再说。
    新军是完全按后世的军队训练,培养的。
    与这个时代的军队,完全不是一回事?
    战阵演练,怎么进行?
    若是不准开枪,双方排这个时代的军阵对冲,那也不用演练了,直接认输就行了。
    毕竟,新军从来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
    若是可以开枪……
    哪有为了演练,真去杀人的道理?
    “曹国公,孤率军出征,岂容你来胡乱置疑,妖言惑众,扰乱军心,真以为孤治不了你的罪吗?”
    “末将不敢。太孙殿下乃国之储君,自然可以责罚末将。但末将深受国恩,不能因为害怕受惩罚,便不拦阻太孙殿下。”
    “太孙殿下若不愿演练,可令新军即刻返回。末将愿率五百将卒,跟在太孙殿下身侧,鞍前马后,誓死为太孙殿下效劳。”
    “如若不然,末将虽万死亦难让路。”
    李景隆嗓门极大,说话的气场很强,好似自己真是毫无私心,也毫不惧死。
    朱允熞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李景隆这番作派,倒是与那些动不动就喜欢死谏的文官,十分相似。
    黄子澄与他的关系非同一般,历史上建文帝重用这位战神,正是黄子澄举荐。
    那李景隆今日前来拦他,多半也是黄子澄在背后指使了。
    他正思索间,便见到后方有几骑快马,一路风驰电掣而来。
    朱允熞回头一看,领头的人,是一名经常在老朱身旁侍候的老太监。
    “陛下有旨,加封太孙殿下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领兵出征,平定倭寇,凡一应军务,皆由太孙殿下处理,不必奏闻。授“便宜行事”之权,有不听军令者,许先斩后奏。”
    老太监将圣旨呈给朱允熞,与之一起送来的,还有一枚威武大将军的金印,以及一面王命旗牌。
    朱允熞这才想起,自己走得很急,貌似还真没有向老朱请封一个“军职”。
    虽说他是太孙殿下,又是监国,理论上有调兵遣将的权力。
    但除了皇帝亲征之外,即使储君领兵,按例也要加封军职,才能统帅千军万马。
    否则,前线将领便可用“军国大事,非是小可”为由,拒绝听令。
    就好比内阁可以用廷寄指挥军队,但内阁首辅真要去前线统军,也得先拜帅,加封“督师辅臣”之类的职务。
    不过,威武大将军?
    这不是正德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