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老朱:不愧是咱挑出来储君,咱眼光就是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过,咱老朱的文化,担任总编纂真的行吗?恐怕还是另请大儒为好吧?”
    朱允熞一听,便知道自己这个马屁,算是拍对了。
    老朱心中高兴着呢。
    只是要故意做出谦虚的样子。
    说不定当初对解缙的提议,不予理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好自己出面,所以干脆不理。
    至少也是原因之一。
    之前一直有传闻说,老朱拒绝之后,还问过要如何编篡,只是后来就没有下文了。
    “皇爷爷乃当今天子,功比三皇,德比尧舜。洪武大典,汇聚华夏千年文化之精髓,理该由皇爷爷任总编。”
    “而且,皇爷爷亲自担任总编,也可以体现天子对文化的重视,收买天下读书人之心。”
    “再者,什么内容适合编入进去,什么不适合,也需要皇爷爷把关。”
    朱元璋摸了摸胡须,显然已十分心动。
    其实朱允熞还猜错了一点。
    老朱当初拒绝解缙编书的提议,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解缙反对他看很多杂书。
    解缙认为皇帝应该多看儒家经典,不能沉溺于未经挑选的书籍。
    应该由大儒挑选书籍,供皇帝阅览。
    那些“有害”的书,不能给皇帝看。
    说白了,就是想限制老朱看书的自由。
    最好是由他们读书人,来圈定皇帝看什么书,不看什么书。
    提出编书,也是这个原因。
    不符合他们认可的,就不编进去,不让皇帝看到。
    老朱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上他的当呢?
    只不过,为了表示自己重视文化,口头上还是赞赏了一番。
    对于他的建议,却置之不理,完全不采纳。
    现在朱允熞提出让老朱自己把关,自己决定,他的兴趣可就大了。
    不用受那些儒生的限制,还可以博一个千秋美名。
    他心中这般想着,嘴上却又说道:“可咱已年老体衰,只恐精力不济啊。”
    “皇爷爷只管放心,孙儿早有了想法,可另选大儒把关,皇爷爷最后挑选其中一二,审核把关即可,不用费多少精力。”
    朱元璋轻轻点头,对他的说法,表示认可。
    大功告成。
    朱允熞喜出望外,便立即趁热打铁。
    “孙儿不才,或许勉强可以担任副编纂。”
    “再挑天下读书人,选鸿儒学子,编篡大典。”
    “两位哥哥也正好可以参与,一则皇家子弟都参与其中,以体现重视。”
    “二来孙儿以为,两位哥哥也正好借此修身养性,饱读诗书,对未来有无穷好处。”
    将这两个丢去编书,他们就不能阻碍自己办事,给自己添乱了。
    皓首穷经,关在阁楼中读一辈子的书,才是他们最好的去处。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读书,也是对他们的关爱啊!
    每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多好!
    而且,朱允炆,朱允熥隐隐都有走向“邪路”的趋势,让他们读书,从此“改邪归正”,对他们还不够好吗?
    这番安排,也足见他这个弟弟对两位哥哥的良苦用心。
    老朱绝不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他自己,既然老朱都当总编了,他身为储君,又是当世最有“才”的诗词大家,当一个副总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好!好主意!”
    果然,老朱听他一说,击掌赞叹。
    “熞儿你才高八斗,为天下公认,正好担任副总编,这番安排,当真最合适不过了。”
    “你对两位哥哥这番用心,这等情谊,他们一定会谨记在心的。”
    嗯,他们肯定会恨我的。
    不过,没关系。
    我不在乎。
    朱允熞在心中默默想着。
    “都是亲生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我岂有不为他们着想之理?”
    老朱看着他,目光十分满意,宠爱之意,已溢于言表,对朱允熞,也是越看越满意。
    不愧是咱挑出来的储君。
    咱的眼光,真是又准又高。
    “好,好,好!此事就这般定下来了,具体的编篡事宜,你只管放手去办。”
    “皇爷爷。”朱允熞见老朱正在兴头上,知道机会来了。
    “孙儿还想自己也写几本书。”
    这个时代出书可不是小事。
    自古有三不朽的说法。
    立德,立功,立言。
    实际上,立德依赖外界的评价,见仁见智。
    有人批评,就有人赞扬。
    特别是处于利益场中。
    只有死去的圣人,还会被认为有大德。
    活着的人,非常难。
    而且,封建礼教所认可的德,往往还十分“变态”。
    比如说,家里没米吃了,婆婆蛮横不讲理,生气的打媳妇一顿,责怪媳妇。
    然后,媳妇将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给婆婆吃。
    这就是“有德”了。
    吃人的德!
    立功则需要对天下对出大功,对读书人来说,非常困难。
    唯有立言,这是无数文人最为追求的事情。
    许多读书人都以“立言”为第一要务,以求不朽。
    朱允熞此前已写出惊世之诗词,但几首诗词,毕竟不如专门的经典著作。
    他若以七岁之龄,著书传世,必定会轰动朝野。
    老朱哈哈笑道:“你小小年纪,还想自己写书啊?”
    “皇爷爷,难道不可以吗?”朱允熞抬头,望着老朱,脆生生的问道。
    稚嫩的脸庞,目光中满是希翼之色。
    老朱认可他写书了,他就可以将后世的很多知识,都写出来。
    恐怕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吧。
    “可以,当然可以。”老朱高兴无比,走了过来,一把将他抱起。
    “咱老朱家的孙子,七岁能文,还能出书立传,这传扬出去,是多大的佳话啊!”
    “咱老朱家,乃天子之家,是天下间最有权势之家,也是最有才华之家,天下还有谁家能及?哈哈哈哈……”
    老朱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御书房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