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老朱的怒火! 妙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哈哈哈,罢市的效果,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啊!”
    大理寺衙内,黄子澄心情十分不错。
    齐泰刚刚前来,带来了市面上的消息。
    眼下不止是金陵城,扬州,苏州等地的商人,也跃跃欲试,打算全体罢市,逼迫朝廷不再加征商税。
    “此子虽有诗才,但治国理政,岂是他这等小儿可以简单处置的?”
    齐泰笑道:“反是俗务最难料理,我看他还是好生写诗文,或可借此流传千古。”
    黄子澄亦是轻轻点头。
    对于朱允熞的诗才,他倒是没有任何异议。
    毕竟,一个七岁的孩童,能写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更别提还有“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样的绝句,更有“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惊世即兴之词。
    连方孝孺也只能拜服,他黄子澄当然不敢质疑。
    曹子建七步成诗,千秋传诵。
    朱允熞也是丝毫不差,落笔挥毫,即兴成诗,早已天下闻名。
    但诗名归诗名,治国归治国。
    黄子澄可不相信,七岁小娃,能管好政事。
    你看,这才上任,一个商户罢市,就让他下不了台。
    “陛下这次是失算了。若他不执掌应天府,我等还真没有什么好主意,但他来执掌应天府,我等就有的是办法。”
    黄子澄笑道:“他提议加征商税,那些勋贵都极为不满。”
    “此次罢市的事情能如此顺利,一呼百应,少不得那些勋贵的配合。”
    齐泰点了点头。
    商人只是在前面冲锋陷阵的“小兵”。
    没有勋贵给他们撑腰,再借那些商人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集体罢市。
    眼下大势已成,朱允熞骑虎难下。
    若是他此时下令不再加征商税,那便证明他之前的上书加征商税错了。
    那他便没有资格,立为储君,成为大明江山的继承者。
    反之,若他现在还不退步,金陵的商户不复市,苏州,扬州的商户再跟进罢市
    整个大明江南,都要乱成一祸粥了。
    他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我等可再添一把火,上书朝廷阵情。”
    齐泰点头道:“放心吧,此事已经在办。据通政司传来的消息,今日一日之内,已有二百七十一名官员上书。”
    黄子澄喜出望外,拍手道:“好!”
    话音刚落,外面有人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两位大人,不好了,金陵城的商户,复市了。”
    “什么?”
    齐泰和黄子澄皆是一惊。
    “怎么可能?”
    两人都难以置信。
    如此规模浩大的罢市,怎么可能突然之间,就不再罢了,复市了呢?
    “此事千真万确,外头确实复市了。”
    那人拿出一张摘抄告示的纸张。
    “应天府出告示了,还是锦衣卫的人来张贴的。”
    他将纸呈上。
    黄子澄一把将纸抢了过来,目光一扫,瞳孔顿时放大。
    他的手慢慢无力的软了下去,身躯瘫坐到椅子上,精神已是萎靡不振。
    齐泰见状,将纸拿了过来,迅速看了一眼,神色亦是为之一变。
    “高啊!他竟想出如此釜底抽薪之策,难怪那些商人会复市了。”
    “我们辛苦谋划一场,终究是一场空了。”
    ……
    皇宫,御书房。
    户部尚书赵勉,刑部尚书杨靖恭敬的站在下方。
    朱元璋坐在上首,脸色十分难看。
    桌案上,是堆积如山的奏章。
    “好啊,这些奸商,他们竟敢罢市?”
    老朱说话间,已是杀气腾腾。
    他从一介草民出身,凭一只碗,打下整座大明江山。
    什么风浪没见过?
    区区商人罢市,又算得了什么?
    真正让老朱气氛的,是他刚想让朱允熞办点事,积累一点功勋,好立他为太孙呢。
    没想到,刚让朱允熞执掌应天府,就闹出了集体罢市的大戏。
    如此一来,老朱的布置就全部被打乱了。
    老朱倒是相信,以朱允熞的本事,迟早能做出一番政绩。
    但储君的事,不能久拖。
    如果迟迟不定的话,就等于是逼着兄弟为了储君之位相互争夺,骨肉相残了。
    这才是最让老朱感到糟心的事。
    “陛下,如今之计,不如暂缓加征商税。”
    杨靖进言道:“朝廷还算有些积蓄,加征商税之事,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他以前是当过户部尚书的,现在虽然已转任刑部,也清楚户部这个家,很不好当。
    百姓之家,总是为了几两碎银发愁。
    实际上,朝廷又何尝不是如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