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交易达成,大戏开锣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现在却设咨政处,那与当初的丞相又有何异呢?
    对于咨政处有多大的职权,他们还搞不清。
    只是想当然的认为,既然是帮陛下批阅奏章,代理朝政,必定是位高权重,如同丞相一般。
    “垂拱而治,挑能吏贤臣而重用,太孙殿下此举英明啊。”
    “不错,看来,以后的读书人,就有望入咨政处,代理朝政,真正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就是不知道,这次有哪几位大人,能进入咨政处呢?”
    “咨政大臣,这岂不是与辅政大臣,顾命大臣一般无二吗?”
    “那也不知道啊,只听说要设咨政处,并没有说会有咨政大臣。”
    “哈哈,既然咨政处都设了,自然就会有咨政大臣。”
    “我听说,大理寺卿黄大人,以及兵部左侍郎齐大人,这些时日,都在文华殿协助太孙殿下处理政务,太孙殿下对他们极为满意,应该都有望入咨政处。”
    “咨政处何等重要?太孙殿下虽然已监国理政,但进入咨政处的人选,肯定还是得陛下定夺。”
    “以陛下对太孙殿下的宠信,只要太孙殿下进言,陛下多半是会听的。”
    ……
    无数官员都在私下议论着,琢磨着有些哪些人可能进入咨政处,甚至想着怎么提前逢迎,巴结讨好。
    不过,也不乏的反对的声音。
    “国家大事,岂可假手于人?太孙殿下让这些人在文华殿批阅奏章,已是过分之极,如今还要设咨政处,荒谬,太过于荒谬了。”
    “我等受读书几十年,又受朝廷恩惠,不可负圣贤教诲,断要阻止此事发生。”
    “朝政之事,理应由天子乾纲独断,交予储君监国理政,尚有道理,可交给咨政处,万万不行。”
    “对啊,现在又并非新皇登基之时,无须设立顾命大臣,岂能将朝政委托他人?”
    反对的人群,主要是一些与黄子澄,齐泰等人素有嫌隙的官员,朝廷上的政治对手。
    他们认为自己又无望进入咨政处,掌控大权。
    当然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竞争对手入咨政处了。
    但他们的反对,很快就淹没在一大片的赞同中,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
    皇帝都同意了,一干在朝廷上举足轻重的大臣又都鼎力支持,他们反对又能有什么用呢?
    这一点,正是朱允熞想看到的。
    若是不给黄子澄,齐泰他们一点“甜头”,让他们看到自己代国理政的“希望”,那肯定是死谏,绝不能让朝政假手于人,绝不可设置咨政处的。
    声浪一起,再想推行,就非常困难。
    至少,也是无端给自己制造极大的障碍。
    如今,既然他们都同意了,事情就好办了。
    朱允熞将一应章程,都详详细细的写好。
    接下来,大戏即将开锣。
    那些现在幻想着自己在做咨政大臣,手握大权的人,若是看到他写的章程,恐怕要吐血三升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