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小队精锐自青州府乘船南下前往扬州。
另一边的成都,已经步入正轨。
大明宝钞畅通无阻,往来行商虽有担心,但在离去时,确定能将赚来的宝钞全部换成货物,也就安心了。
在此期间,手头宽裕的士兵们大肆消费,也是将当地的经济推上一个小高潮。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原本已经歇业、逃亡的各种楼子,又开了起来,茶楼、酒楼、还有有颜色的楼。
士兵们有钱换新衣、穿新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促成这一切的两位国姓爷,自然而然的就收获了人心。
在兵卒们的眼中,其实没有太多的大是大非,谁给他们钱,他们就为谁卖命。
茶楼听曲的朱成功俯瞰着这座逐渐复苏的城市。
看着穿行在街道上的兵卒,不由的就想到了唐朝。
大唐本不该那么快就灭亡的。
始作俑者就是出了个蠢皇帝。
那位皇帝让各地将领在当地征收银钱,发军饷。
然后就养出了一堆尾大不掉的反王。
“陛下圣明啊。”
这一起手,就将张献忠征税发军饷的权力给剥夺了。
至此军心向明不向西,大西王已然名存实亡。
“陛下自然是圣明的。”啃了一嘴油的狗蛋在咽下去一口肉后不忘跟着夸赞。
朱成功收回目光,看着面前这个毫无形象,抓了满手油,又吃了满脸油污的家伙,顿觉头疼。
“姑娘,帮打盆水来。”
在旁侍奉的琵琶女一呆,如果换一桌客人她可能要坚持一下——自己只卖艺不卖力,但她忍住了。
面前的这位并未点她,是楼主几乎跪着乞求,才让这二人允许她来侍奉,以表孝敬。
放下琵琶,行了个万福。
门开了又关,琵琶女化身劳役,去打水去了。
“你能不能吃有吃相?”
“吃相?啃猪蹄不用手?难道用筷子夹啊?”
“那你不能不吃猪蹄?”
“猪蹄这么好吃,为何不吃?”
这道理是讲不通了,朱成功选择闭嘴。
很快,水打来了。
琵琶曲继续。
待酒足饭饱,朱成功在桌子上留下银钱,起身离去。
“军爷,这钱不能收……”
“不收这家店就关门吧。”
琵琶女面色一白,就要吓哭。
朱成功继续道:“这话你转告给掌柜,掌柜就不会为难你了。”
琵琶女这下缓了心神。
狗蛋忍不住埋怨:“你说话能不能别大喘气,看把仙女姐姐都吓到了。”
琵琶女娇羞。
朱成功无语。
离了茶楼,走在大街上。
假期得闲的士兵们一一上前行礼,或是站岗在一边,保持行礼,直至两人消失在视野中。
开始的时候,朱成功还会劝阻下,不必这样,假期好好玩儿就行,但士兵们就是想敬礼,就是想表达自己的敬意,就和某只犟种的狗一般,难以教化,朱成功就闭嘴了。
尽快叫了辆马车,如此才没引发更大的议论声。
至于两人的专属马车,那也是不能坐的,因为效果和两人走在大街上一样。
马车上。
“陛下来信,问你学习的怎么样了,过几日可能要将你派到西安去,执行同样的命令。”
朱成功看着四仰八叉倒在马车角落里的某只涨肚狗,眼中充满了不信任,还有担忧。
“学啥?”
好家伙,一句话险些让朱成功直接掏枪。
四目相对下,迟缓的某人“哦!”了一声,无所谓的道:“哎呀,不就是训练军队,让军队心向陛下而不是……西安的是谁?”
“吴三桂。”
“对,吴三桂。”狗蛋接着说道:“再就是让大明宝钞重新流通,数人头,收田,放田,都明白着呢,错不了。”
真明白吗?
这只狗这么吊儿郎当的样子……国姓爷很担心。
“你确定?”
“确定!多大点事啊。”
“那如果出了岔子呢?”
“那……我就直接把吴三桂崩了,一了百了。”
好家伙,这还真是干脆直接啊。
朱成功略思索,点了点头:“也好,反正陛下没说不能杀。”
原本朱成功还打算实在不行就留狗看家,他去西安,有狗蛋这句话,想来事情就是再糟糕,只要吴三桂一死,吴三桂的势力也就解体了,因此,也不是太糟糕。
“那我就给陛下回信了,说你可以胜任。”
“回吧回吧。”
信鸽自成都飞回青州府。
朱律健看过国姓爷的信,脸上挂上满意的笑容。
信上写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仿照成都。
方案二:方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