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大明少年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77章大明少年说!(第1/2页)
    “思想教育?”
    朱标不解的看向黄轩。
    最近几天朱标比较忙,就没有去后世找黄轩聊天。
    就连雄英要多节火车,还是老朱让黄轩买的。
    今日好不容易得闲,朱标才来后世,打算放松下心情。
    两人聊了好一会儿。
    主要是朱标在说大明现在的情况,黄轩在听。
    当朱标把现在百姓的日子,以及商人暴利的利润说了后,黄轩便开口让朱标注意什么“思想教育”。
    黄轩放下手中的可乐,点头道:“朱哥,大明现在物质发展很快,这很好。”
    “但你想过没有,当百姓吃饱穿暖后,他们接下来会想什么?”
    朱标微微皱眉:“大明现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就是想让百姓明事理、知礼仪,不做文盲,未来能靠知识过上好生活。”
    “不能只扫盲。”黄轩摇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就会开始思考更多东西——比如公平,比如权利,比如人生的意义。”
    黄轩打开平板电脑,调出一些历史资料:“你看看历史,很多王朝不是在贫穷时灭亡,而是在经济发展后因为思想混乱而出问题。”
    朱标侧头,瞟了一眼电脑屏幕,只见上面写着几行字:中国历史上,宋朝是唯一一个在经济发展达到高峰后因思想混乱导致灭亡的王朝。
    朱标细细想了想,好像前宋好像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灭亡的。
    宋朝经济繁荣,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航海业、海外贸易均领先世界,但军事上屡战屡败,最终被蒙元灭亡。其核心问题在于:
    重文轻武:统治者过度推崇文官体系,导致军队战斗力薄弱;
    财政依赖:过度依赖岁币求和,将财富用于军事赔款而非国防建设;
    思想混乱:上层沉迷享乐,忽视军事训练,形成“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
    朱标若有所思:“黄兄弟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黄轩解释道:“大明需要一套新的价值体系。不能只让百姓会读书识字,还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读书,为谁读书。”
    黄轩举例说明:“比如现在商人们赚了钱,如果只知道炫富享乐,或者囤积财富,对社会有什么好处?又比如将士们打了胜仗,如果只想着升官发财,而不是保家卫国,那大明的军队还有未来吗?又比如,百姓只顾着自家几口,自私自利,不明白好日子是谁带来的,当有一天外敌入侵,他们会众志成城,跟朝廷一心,把入侵者赶出大明的领土吗?”
    想起某个朝代,八国联军打到京城,百姓不仅不帮着朝廷抵挡入侵者,反而是站在一旁看热闹,甚至攻城时,百姓还帮着搬梯子,提供吃食。
    这就是典型的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百姓就是一面镜子。
    谁对百姓好,百姓就会永远拥护,谁平时把百姓当猪狗,等战事来的时候,百姓就会让谁知道,在百姓的心中,他就是个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7章大明少年说!(第2/2页)
    朱标恍然大悟:“我好像明白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仅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还要让百姓明白为什么能过上好日子。”
    “正是这个道理!”黄轩赞许的点了点头:“你要让百姓知道,现在的好日子得益于大明的强盛,得益于朝廷的改革。这样他们才会拥护大明,拥护改革。”
    “不仅如此”黄轩继续道:“还要建立新的荣誉体系。比如不仅以科举功名为荣,还要以工匠精神为荣,以诚信经商为荣,以保家卫国为荣。让每个行业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朱标越听越觉得有道理:“现在大明变化太快,很多人的思想还跟不上。确实需要引导。”
    黄轩笑道:“这就要靠思想教育了。可以通过学堂、报纸、戏剧等多种形式,传播新的价值观。比如表彰诚信经商的商人,奖励创新发明的工匠,歌颂保家卫国的将士……”
    朱标立即有了主意:“朝廷可以在各地设立‘英模榜‘,每月评选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给予表彰。还可以组织宣讲团,让他们巡回演讲。”
    “对”黄轩想到几年前,政府宣传的,提道:“可以弄个八耻八荣出来……”
    说着黄轩把八耻八荣的内容说了出来。
    朱标点头:“这个好,我一会儿写下来,让朝廷官员抄录,先让官员学习后,在推广到全民学习!”
    黄轩继续补充:“还要注意青少年的教育。可以编写新教材,把大明的发展历程、朝廷的改革思想都写进去。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大明正在发生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改革。”
    两人越聊越深入,从价值观培养谈到文化建设,从教育改革谈到舆论引导。
    最后朱标感慨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之前只顾着发展经济,却忽略了思想建设的重要性。”
    黄轩笑道:“这不怪你。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也反作用于物质。现在大明物质发展已经走上正轨,是时候加强思想建设了。”
    回到大明后,朱标立即找到老朱,然后把今日跟黄轩说的话,大致说了一遍。
    老朱听完后,觉得这思想教育还真得重视起来。
    第二日,老朱在朝会上就宣布朝廷自上而下要进行一场思想教育工作。
    不光是朝廷,对百姓也要同时进行思想教育。
    首先在《大明日报》开设“新风尚“专栏,每日报道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事迹。
    其次在各地设立“英模榜“,每月评选“诚信商人“、“创新工匠“、“优秀教师“等杰出人物给予表彰。
    最重要的是改革学堂教材,增加《大明新编》课程,讲述大明改革发展历程,培养学子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
    当然,要求官员学习的“八耻八荣”也都刊印了出来,然后分发给百官。
    这一次,方孝孺办事出奇的好,一篇《大明少年说》刊登在报纸最显眼的位置。
    “少年智则大明智,少年富则大明富,少年强则大明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