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得道多助,赵云之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自不言刘晔与赵云如何作想,在刘备这边,自从分兵南下之后,就一路直往浚道。
    可行至半路,刘备却对秦瑱道:
    “如今我军南下,孙策虽去,秦翊却有兵马。”
    “我军不过四千,秦翊见之,恐有出战之心,若是他分兵埋伏,可当如何是好?”
    他多年征战,经验自是丰富。
    虽知秦翊已成孤军,却不敢轻视,生怕敌军有伏。
    他们兵马不过四千,秦翊却有八九千人,是有可能会分兵出战的。
    因而行至此处,刘备思来想去,便觉不能松懈南下了。
    而秦瑱面对老刘的担忧,便即思考了一会儿,不由对刘备笑道:
    “若依明公此见,我军恐难至浚道矣!”
    “这世上多有千日做贼的,断无千日防贼的!”
    “吾观秦翊龟缩不出,可见其已失战心。”
    “不然孙策一去,他就该重取浚道!”
    “不过明公此言也不无道理,依在下之见,秦翊若有心阻拦我军,必会当道驻寨,可令探子先行南下,若未探知其人驻寨,我军便可直入浚道。”
    “若其果有营寨,则必有埋伏,我军便不可再去浚道,索性就地驻扎,待得子扬成事,再行进军。”
    刘备从此言,索性令士卒休整,又派探子南下探查。
    如此一日有余,探子回报,秦翊并未出城,浚道方向也无异常。
    刘备闻之,这才放下心来,一路南下。
    未至浚道城内,便先令人先行入城知会。
    这浚道城先经孙策猛攻,后孙策又撤出了兵马,已无驻军。
    听得刘备领军前来,县令那是欢天喜地,还不等刘备行至,就带着城内百姓出城迎接。
    这可让刘备享受了一次王师出军的待遇,不敢托大,又执县令之手,行入县府之内,下令张榜安民,严令麾下不得扰民。
    浚道城内百姓见刘备军将士并不劫掠,自是感动不已。
    毕竟无论是袁术还是孙策,麾下不论军纪如何,都常有欺民之举。
    军阀们来来往往,受苦的都是底层百姓。
    见得刘备军如此,百姓自是不想再让刘备走了,竟是自发的拿出家中仅剩的粮食来到城外犒军。
    又有乡里长者前来县府恳求,希望刘备长久驻军于此,保境安民。
    在那一声声恳求之中,刘备潸然泪下,难以回应。
    好不容易劝退了众人,还仍自抹泪对秦瑱道:
    “彼等皆是我汉家子民,不料竟是如此艰难,可见当今天下万民多难啊!”
    秦瑱跟着刘备一路走了这么基层,自也感慨民生之多艰:
    “正是兴亡百姓皆苦,自董卓以来,天下散乱数年之久,百姓苦不堪言。”
    “先贤有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如今此状,正是人心思定,袁术失其道而失民心。”
    “既如此,似历城、全椒等县必是皆望我军之助,无须再往,自可派人招降,即可获城!”
    “我军只管在此,待得合肥陷落,便须即刻治理,不可失了民心。”
    刘备听之,自知须得尽快恢复秩序,索性听从此议,又派人前去招降诸县。
    .......
    而同一时间,刘晔与赵云也来到了水寨之中。
    却说郑宝其人本是庐江豪强,因知天下大乱,便趁势而起,收纳百姓流民万余聚集于巢湖之内。
    此人虽是草寇,却有大志,时常有南下之意,又惧百姓不肯从之。
    因思刘晔一家乃高族名人,常有招纳之意。
    奈何刘晔历来不与之牵扯,深以为憾。
    此时忽闻刘晔前来,自是心中大喜,只以为刘晔来投,当即令人将其招入水寨,设宴款待。
    刘晔与赵云入得寨后,只见寨内兵马众多,二者虽惊,却也不露惧色。
    待得入得堂上,便见堂上坐着一人,方脸虬髯,容貌粗犷,正是郑宝本尊。
    不等刘晔发话,郑宝便即笑道:
    “久闻子扬之名,多次招揽不得来见,如今不招自来,所为何故?”
    刘晔见之,当下一笑道:
    “乃从使君之命,欲来招揽大帅共襄大业!”
    可郑宝一听,便是眉头一皱,冷笑道:
    “不知君所言之使君何人也?”
    他本以为刘晔是来投靠,没想到居然是来当说客。
    使君何人他自然知晓,无非便是刘备。
    但他若有投别人之意,岂会割据到现在?
    故而装作不知,想看看刘晔有何计较。
    而刘晔见之如此,便知其意,当下嘴角露出一抹轻笑道:
    “若论使君,除了刘豫州又有何人?”
    “大帅应知,如今刘使君受天子令来讨伐袁术,王师已进寿春,不日便会南下。”
    “因听大帅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