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教育问题,刘宠遇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科学一词,本出自拉丁语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指分科立学。
    这对孔明来说,自也是一个陌生词汇!
    即便是学识渊博如他,一时也难以理解科学技术一词,当下便问道:
    “敢问先生,何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又当如何理解?”
    秦瑱见他再度发问,整理了一下思绪,便又解释道:
    “所谓科学技术,并非单指一物,而是泛指知识总量!”
    “孔明学识渊博,当知自我人一族出现之初,乃是茹毛饮血,与兽类无异!”
    “在此之前,并无礼可依,无地可种。”
    “生产力于此时,便是人之采集、狩猎,获取食物。”
    “后由有巢氏建屋、燧人氏取火、知生氏披毛、神农氏制耒耜种五谷,方有衣食住行。”
    “随着人类知筑巢、取火、披毛、种五谷,方使生产力进步。”
    “至于五帝之后,商周以青铜为用,增制铜器,才使人力节省,出现各行各业。”
    “再及春秋战国,直到先秦,铁器出现,又有百家争鸣。”
    “工家改革农具,农家编纂农学,儒家制定礼仪,阴阳家编制时节、墨家增守城之法,兵家发扬战法,法家指定法律。”
    “由此种种,方为我大汉兴盛之基!”
    “似此等各科各类,所用不一,但又使我族类强盛,故统称科学!”
    “科学发展所成之技法,统称为技术。”
    “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增进了生产力不断进步,使我等由茹毛饮血,变得衣食无忧,懂节知礼。”
    “故可知科学技术便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可推动生产力进步!”
    “孔明欲要求开源之法,便须求科学技术之进步!”
    诸葛亮听得这番解释,便即缓缓点头道:
    “先生此言亦是金玉良言,若非先生言之,亮断难虑及此事!”
    实则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其实并不难以发现。
    只要对历史发展过程足够了解,就能看出是技术不断在推动生产力进步。
    然则这对古人来说却是一个极为困难的事情。
    因为古代历史从来不会着重于对科学技术进行记载,春秋笔法的存在,掩盖了技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事实。
    现在经得秦瑱一讲解,诸葛亮瞬间明白了其中道理。
    可在明白了此事之后,他便发现了一个问题。
    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他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就出现了问题!
    由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不读经史就不能做官。
    凡世家子弟,皆是以经义学习为主,完全忽视了能推动时代进步的其他学科。
    尤其是在他们现在这个特殊的时代,相当一部分大儒将发扬圣人之言,作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样下去,岂不是会导致生产力的增长逐步停滞?
    这么想着,他又想起了秦瑱在寿春所开办的农家子学校,不由赞叹道:
    “如此说来,先生之所以在寿春开办农家子学院,也是为之推动生产力进步?”
    秦瑱见诸葛亮又理解了自己所为之事,便点头道:
    “正是如此!似吾观之,吾观如今盛行之道,大多夸夸其谈。”
    “诸多学子,只知从他人之言而言之,学于此论,无异于空中楼阁,实无大用!”
    “然则昔日武帝之时,儒生董仲舒进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今人沉迷此道,吾深感为憾。”
    “虽说不学儒道不知其礼,然则百家皆有其用,岂可独尊儒术,而不学百家?”
    “故吾开办农学院,欲以此为根基,以百家之学建立新式学校,一改如今学界浮华之风!”
    说实话,秦瑱现在这番话语算是有些大逆不道的。
    身为大儒之婿,跟从大儒学了数载,以此进身。
    现在却在批判儒家先贤,还说要废除独尊儒术之论。
    若是叫一般儒生听到这话,说不得当场就要拔剑和他来个全武行了。
    但诸葛亮作为一个兼学百家经典之人,听着这话,却是一阵动容道:
    “学生自蒙学以来,学遍百家之言,曾于荆州学宫,听讲于各方名士。”
    “然则观其各类人士,竟无一人像先生这般为国为民,还望先生再受学生一拜!”
    说着,他便再度朝着秦瑱拜了下去。
    如果方才一拜是因为秦瑱解了他多年之惑的话,现在这一拜就是纯粹对秦瑱个人的敬佩!
    因为他知道秦瑱要做的这件事有多难!
    即便是他,在听到秦瑱建立农学院之时,都不禁摇头。
    暗道秦瑱此举是空费力气,若是为了人才,不如多寻几个士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