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出兵陈国,骆俊诈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宠遇刺,这对刘备来说算是好事么?
    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因为秦瑱之前给刘备分析过,刘宠遇刺,必然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袁术会动,曹操一样会动,没有刘宠这个陈王之后,陈国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瞬间就会成为曹袁和他们的战场。
    可现在,秦瑱却言之是好事。
    如此前后矛盾,自然引起老刘的不解道:
    “军师此言何意也?先前军师有言,陈王有若我军屏障。”
    “如今陈王遇刺,屏障顿失,何以言好?”
    见得刘备不解,秦瑱便对刘备道:
    “在下所言好事,非是陈王遇刺,而是郑师前来!”
    “须知郑氏乃当世大儒,自卢师、蔡师、荀师等人去后,天下群儒便以郑师为尊。”
    “如今郑师牵扯此案,正是我军拉拢郑师之时。”
    “若能将郑师拉入我军麾下,便不为官,只是坐堂授课,亦可坐收天下士子来投。”
    “若得郑师,我军日后便再不缺才,岂不言好?”
    就和袁绍、曹操一般,秦瑱听到郑玄消息的第一反应,是把郑玄拉过来助威!
    因为相对来说,夺不夺陈国,只是战略要地多一块少一块的问题,而郑玄却是关乎大势之人。
    别的不说,郑玄光是弟子恐怕就有上万人之多!
    其中常年追随者四百余人,优秀之人更有数十个之多。
    刘备要是能把郑玄拉过来,光是郑玄的弟子,就能把中下层官吏的位置给填满。
    这对于缺少人才的他们来说,可太重要了!
    而且更关键的是,在听了孔明建议之后,他准备筹建一所新学书院。
    纵观天下大儒,唯有郑玄精通古今经学,于百家之学无所不通,崇尚古时经义,远非腐儒可比。
    如果能拉来这种大儒入驻新学书院,那以后推行百家之学,自然便可顺理成章了!
    只可惜之前凭刘备的名望和势力压根请不来这一位大佬。
    故而他并没有把目光放在郑玄之上。
    只不过他没想到,随着蝴蝶效应的演变,会把郑玄和刘宠遇刺案牵扯在一起。
    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刘备听着秦瑱之言,自然便反应过来了这个事情的关键不是刘宠,而是郑玄,当下便是眼睛一亮。
    他以往在北海之时,就时常拜会郑玄,也算半个弟子,自然知道能把郑玄请来意味着什么!
    可想到此处,他又是一阵摇头道:
    “军师言虽有理,然则郑师此番往许,乃尊天子之诏拜为九卿。”
    “便我等有意,也难将郑师留下!”
    他自然想把郑玄留下来,可人家郑大师这次是入朝为官的。
    官至九卿,论职位和他老刘差不多。
    他就算是想留,恐怕也留不住郑玄!
    可秦瑱见状,却是微微一笑道:
    “吾观郑师已然年迈,虽奉诏而来,却未必有意为官!”
    “来此之意,乃尊天子,待拜天子之后,多半辞病而归,此则我军之机也!”
    “再者,便留不下郑师,其弟子众多,似我军孙公佑、刘威硕皆郑师之徒。”
    “于情于理,该当往见,及至拜过郑师,再言麾下无吏治民,若能招些人才,也是好事!”
    他之所以敢劝刘备留下郑玄,就是因为知道历史上郑玄前往朝廷,其实是为了维护汉庭的威严。
    在抵达许昌之后,他就辞官而归。
    现在虽然历史发生变化,但个人观念却未必变化。
    郑玄这次抵达许昌,多半还会辞官,这就是拉拢郑玄的机会。
    先去拉拢一次,等郑玄回来便再拉拢一次。
    若能说动郑玄,那就皆大欢喜,若说不动郑玄,就算拉几个弟子入伙也是好的。
    这可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怎么可能放机会就此溜走!
    在他一番言语之下,刘备一时暗自点了点头,心道这个买卖做得,随之又问道:
    “郑师之事固然为重,然则如今刘宠遇刺,袁术必进,当先除袁术为要!”
    “不知军师以为,我军现在该如何动作?”
    在他看来,眼下郑玄固然重要,陈国的局势却也重要。
    虽然刘晔封锁了消息,但陈国距离许昌更近,指不定老曹已经收到消息了。
    因而他们必须尽快想出全局的策略!
    秦瑱一听这话,便即笑道:
    “眼下之局对我军亦是颇为有利!”
    “因子扬已经在陈国控住了局势,吾观他信中所言,此次虽是陈王遇刺,然则国相骆俊、世子刘衔却还尚存!”
    “有世子在,只要我军能趁机击败袁术便可稳住大局!”
    “而袁术此番刺杀刘宠,多半是已然穷途末路,狗急跳墙。”
    “我军之前已经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