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人之常情,不讲武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要说王粲其人,其实也是世家大族子弟,其曾祖父王龚官至太尉,祖父王畅官至司空。
    便连其父王谦,也是大将军何进麾下长史。
    论起家世来说,也是汉末顶级豪门子弟。
    可王粲这个人却与其家世不配,生的其貌不扬,又瘦又小。
    唯独文采飞扬,善于诗赋,乃是建安七子之一。
    而王粲与秦瑱相识,又得从当日蔡邕入京说起。
    却说当年蔡邕不听秦瑱苦劝,受了董卓征召前往京中。
    彼时的蔡邕身负天下士子名望,每一天来拜访的士子都是络绎不绝,客厅也常宾客满坐。
    王粲闻之名声,自然便来到了蔡邕的府内拜见。
    而这一见,便让蔡邕看到了王粲资质,一连感慨道:
    “此子奇才,吾愧不如,似家中藏书,当皆赠此子。”
    就此便将王粲收下作为关门弟子。
    本来如果到了此处的话,秦瑱和王粲便只有师兄弟之名,而没有见面的机会。
    可后来随着董卓身死,王允开始清算董卓旧部,蔡邕便知自己已经命不久矣。
    想到秦瑱昔日相劝,蔡邕心中自然满是悔意。
    倒不是悔恨入了京城,而是悔恨没有将蔡琰等人留在兖州。
    无奈之下,他便托王粲护送蔡琰等人东归,以了与秦瑱的婚事。
    王粲虽然只跟从蔡邕学了一年,却也知师恩难报。
    随后他就带着族兄王凯、友人士孙萌,护送蔡琰等人一道前往东郡。
    秦瑱彼时刚助曹操击败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余万众,稳定了东郡大势。
    见得王粲护送两个师妹前来,便知老丈人命不久矣。
    可奈何长安路远,难以救援,只得依照蔡邕吩咐,先与蔡琰完婚。
    到了此处,王粲使命达成,便即准备南下。
    不过秦瑱有心给老曹留下这个师弟,便时常与之交际,二人兄弟相称,交情匪浅。
    结果在给老丈人服完孝后,老曹一怒之下便杀了边让。
    这可引得王粲颇为不满,随后留下一封信件,即不辞而别,南下荆州投入了刘表麾下。
    这等举动虽然让老曹颇有微词,可却没影响这两兄弟的感情。
    多年以来,二人时常通信,直到秦瑱离开了曹操麾下,这才断了联系。
    此时得以在荆州会面,秦瑱心中当然高兴。
    但没想到刚一开口,王粲就说自己即将大祸临头。
    他心想自己不就是笑了两声么,难道后面还有大军不成!
    一时心中想不清楚,连忙问王粲道:
    “请恕愚兄驽钝,贤弟此言何意,不知何解?”
    而他开口一问,王粲便即开口笑道:
    “叫兄以往不从蔡师好生学经,如今可好,刘使君听说你来,已然召集一批学士准备与你辩难。”
    “吾与兄多年未见,却也知兄不喜辩经。”
    “而今诸多大儒于荆州待兄前去,岂不为兄之大祸?”
    他本是不拘小节之人,方才那般严肃,自是想吓吓秦瑱。
    见秦瑱如此模样,心中暗道得计,便将实话托出。
    秦瑱一听,自是白了王粲一眼,指着他笑骂道:
    “好小子,几年未见,个子不长,心机渐长!”
    “如此恐吓,吾还以为汝是带兵来拿我哩!”
    王粲见他这般,自是嘿嘿直笑,又道:
    “固知秦兄历来胆大,若非如此,不得顽笑!”
    说着,他见秦瑱一脸不在意的模样,又奇道:
    “吾观兄闻群儒至而面不改色,莫非不惧彼等?”
    秦瑱一听,便是摇头一笑道:
    “不过一群穷酸腐儒,虽是皓首穷经,吾却不惧!”
    他还以为刘表能拿出什么手段来,结果拿来拿去,竟是想让他来个舌战群儒!
    然则这个计策看似可行,实则没啥卵用。
    要知道舌战群儒乃是小说家言,原本历程中诸葛亮去了江东便见到孙权,压根没有这个戏码。
    即便是有,那也是孙权把诸葛亮当枪手,来说服麾下众人。
    毕竟在小说里面,孙权是妥妥的主战派,奈何麾下主降派太多,压根不是没有决意。
    之所以要安排孔明辩论,一是要探探孔明的成色,另一个是想孔明说服麾下这群墙头草。
    如果诸葛亮能说服,那孙权就能顺势主战,若是说服不了,孙权也有其他办法行事。
    而现在的情况是天子下诏让刘表出兵,它作为使者是过来商议出兵的问题。
    刘表这般举止,多半是不想出兵,让人来堵住他的口。
    他只需要说服刘表就能成事,压根不需要直面这些老学究的挑战。
    故而现在王粲一问,他才会表示一点不慌。
    而他话音刚落,便听身后一声笑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