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宴席难尽,借之外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自当互相帮衬,何须言谢!”
    “只不过此番虽然快意,吾见刘景升已然不喜,明日再见,恐怕也难成事啊!”
    他也知秦瑱的目的是来求援,不是特地来打刘表的脸。
    现在打脸确实是开心了,可明天谈公事,未必便能好谈。
    秦瑱一听这话,便是自若一笑道:
    “刘景升喜或不喜,此事都得谈!”
    “莫非贤弟以为今日吾一言不发,刘表便会欣喜不成?”
    “此人压根就不想出兵,这才会设下此局。”
    “不然眼下两军已经接壤,他虽不至于主动为善,却也不会主动为恶!”
    王粲闻言,自是皱眉,诸葛亮却点头道:
    “先生所言不错,依学生之见,刘表今日之举便是不想出兵!”
    “他设群儒于此,乃欲逼先生知难而退。”
    “先生今日若不为此,此事也断难成之。”
    听着孔明的分析,秦瑱便回头道:
    “孔明可能探知刘表为何不愿出兵?”
    终究他对刘表这个人了解不太多,很难细细探知刘表的心态。
    这种时候,孔明的看法就很关键了。
    “若依学生之见,刘表所以不行出兵,在于无利可图!”
    面对秦瑱的问话,诸葛亮给他分析道:
    “吾闻先生曾言,天下大势,浩浩汤汤,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表虽为八俊之列,汉室宗亲,早年间或有周公之愿,然则如今已然老迈无力,只想固守。”
    “今有张羡在南,常与刘表为恶,又有曹操在北,每有南侵之意。”
    “故荆州虽强,却也是强敌环伺,由是刘表虽与孙策交恶,却喜见我军与之对立。”
    “只有两家长久对峙于楚江下游,才可保证刘表东边无患。”
    “我军此次所求,无异于让刘表大破此平衡之局,固让刘表不喜!”
    秦瑱闻言,便揉了揉太阳穴,沉吟道:
    “孔明所言与我思虑相差不大,故吾此番来此,欲结交荆州士族与劝!”
    “然则现在观之,刘表对我军忌惮颇深!”
    “若四处结交众人,必引刘表之不悦,诸如蒯氏兄弟多半不想掺和此事。”
    “而蔡瑁必是看出刘表之心,特意与我军敌对,以求刘表信任。”
    “现在有蔡瑁此人与我军为难,刘表便可躲在后方与我军牵扯。”
    “要破此局,当需外力之助,不知二位可有人选?”
    他之前还说尝试说一说蔡瑁帮助,可来了之后才发现蔡瑁这个人很不简单!
    从表现上来看,蔡瑁与他们毫无交集,按理说不该阻碍这回出使才对。
    可在见了蔡瑁之后,他就发现,蔡瑁绝不是一个小人那么简单。
    其人乃是刘表用来制衡世家的关键人物。
    让蔡氏一家独大,是为了抑制蒯氏、黄氏两家继续壮大。
    这也是为什么来的路上,黄氏和蒯氏会相继释放善意的原因。
    他们不是想和刘表作对,而是在和蔡瑁作对!
    同样,蔡瑁和刘表彻底绑定,一切都是在以刘表的喜好行事。
    他知道刘表不想出兵,所以主动跳出来当做挡箭牌。
    想来这也是为什么蔡家会在多年以后能独霸荆州的原因。
    可以说,荆州完全就是一个权力交织的漩涡,短时间根本扯不破其中利益纠葛。
    因而他必须找一个外力,来打破这一种僵局!
    王粲一听这话,便是一阵挠头道:
    “兄长也知,小弟不喜此道,如今若问破局之选,小弟如何能知?”
    秦瑱见他这般,就摇头笑道:
    “贤弟切不可只醉心于诗赋,也当关心经世致用之学!”
    “不然来日入了我军麾下,也难得顺利。”
    “有空且多与孔明讨论,对你必有裨益。”
    虽然现在他们军中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可随着势力壮大,人际只会越来越复杂。
    偏偏老刘不是个喜好诗赋的君主,王粲要想好好混,除了握好笔杆子之外,还要顾及好国事。
    不然以后在他们军中,顶天也就只能做一个宣传干事。
    他这个当师兄的,可不能作视王粲荒废。
    如此告诫了一番之后,他又看向了诸葛亮。
    孔明想了一会儿,就对他建议道:
    “若是先生欲求外力,学生倒有两个人选。”
    “一者赵邠卿赵公,此公于前年南下荆州,现在居于襄阳郊外。”
    “自蔡师去后,赵公便为当世士子心中泰山,若得赵公之助,必可破局!”
    “一者蔡仲诵蔡公,此亮姻伯黄公之丈,也即刘使君之丈。”
    “蔡公虽是襄阳士族,但与蔡师也属同辈,若能说动蔡公之助,必能说动蔡夫人!”
    “亮闻刘使君惧内,有蔡夫人助力,便可成此事!”
    他口中的赵邠卿名为赵岐,秦瑱也听过这老先生的名声。
    昔日袁绍、公孙瓒相争冀州之时,赵岐出使路过,两军特地停战前来拜见。
    而后董承辅佐献帝东迁,皇宫难以修缮,赵岐便出使荆州。
    刘表一听赵岐来了,就麻溜的把派人北上修皇宫,还送上了大量军需物资。
    可以说,只要说动赵岐出面,刘表即便不愿意,也得乖乖出兵。
    而另一个蔡仲诵,实际上就是蔡瑁的父亲蔡讽,这一位没当过官,也不是什么大儒。
    观其人生历程,其实和何进差不多,都是凭女人上位。
    其姐蔡氏,嫁给了太尉张温,之后两个女儿便相继嫁给了刘表和黄承彦。
    相对赵岐来说,蔡讽显然透明了不少,但也更好拉拢。
    听到这两个名字,秦瑱一时便有了主意,点头笑道:
    “此二人选倒也不错,然则赵公已经年迈,不方便再行出面。”
    “这样吧,孔明准备一些礼物,明日待我返回之后,便引荐我前去拜会蔡公!”
    诸葛亮一听,便知秦瑱多半又要去攀亲戚了,当下点头应诺。
    二人如此商定就纷纷散去,寻找房间歇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两人便分头行事。
    秦瑱梳洗罢就朝着衙署行去,诸葛亮则是在后出门,去往了蔡府送上拜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