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基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真下本钱,这个教堂刚刚修好一年多,建筑面积足足有一亩地,相当漂亮。投入这么大,真的是为了信仰吗?呵呵。
    招来四个法国人,近前一看:其实只有三个法国人,一个仆人乃是阿尔及利亚人。
    其实该怎么做,李林杨早就打定了主意,只是不说而已。
    “会英语吗?”
    “会一些。”一个传教士道。
    “那就好。”李林杨拿出一张纸,上面只有几个词,几句话。
    “把这些用法语教会我的士兵。”
    “我抗压。。”
    “抗议无效。”李林杨才不吃传教士那一套呢。
    “想有饭吃,就去做!”
    传教士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在饥饿的威胁下一边诅咒,一边乖乖的教法语。其实也不是教什么对话,主要是:缴枪不杀,投降不杀之类的战场用语。
    等到了布莱克号再次靠岸涠洲岛,带来了大批的补给,包括煤炭和煤油。
    “黄船长,我的信都发出去了吧?”
    “十封信,一封不少!”
    这十封信,很重要,却也不重要,乃是李林杨随便起了个名字写给大清朝的几个封疆大吏级别的高官的。信中针对中法在越南的战争,写了个寓言故事:破窗效应。
    “有其他消息吗?”
    “有关越南的战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所有的报纸我都给你搜集来了。”
    “地图呢?”
    “搜集了几张,不过都是传统地图,不详细也不准确,航海图更是一塌糊涂。”
    现在的越南被分成了三个地区,由北向南分别是北圻、中圻、南圻。唯有北圻,因为法国尚未能做到完全殖民,故此海图很不完善。
    “还有一件事。”黄鹤春道:“经济方面,越南的形势,让北方的大米进口受到了影响。问题比较严重!”
    “进口量很大?”
    “是的。前几个月招商轮船的大米在海防港就被法国人截留了。”
    这是李林杨所没有能掌握的情况,他没有想到,这个时代大清就开始大量进口大米了。话说,其实一直到抗日战争前,类似上海这样的城市吃泰国米和越南米的比例其实都非常高,无他,海运成本低!对黄鹤春来说,这的确是个商机,而且也有助于抗法的战争!
    “咱们的新船差不多该下水了。”李林杨道:“安排那艘船专业跑暹罗(泰国)运输大米到天津或者烟台。”
    虽然法国能控制越南,但泰国(独立的)可是英国人的天下。而且公司的商船挂的是英国旗。再者,这艘新船,只有普通水手是中国人,其他的都是英国人。法国人还不敢拦截!
    而且,以中非欧三地之间,班达堂族的货物量并不足以撑起三艘货轮。故此,暂时先安排新船运输大米,倒也是不错的生意。
    “船多了,人员怎么计划的?”
    “老办法,还是先用洋人,等咱们的人学有所成再顶替上来。”
    普通的水手好说,但船长以及轮机长水手长事务官等重要职务国内太缺了!不过,只要运完了金矿石,人员方面使用洋人,问题不大。
    “还有,招商轮船要求订购一艘船。”
    李林杨大喜过望,要知道现在的欧洲还处于经济危机之中,类似璇玑号布莱克号这种船,安全性虽高,但性价比不合适,几乎没有人订购。尤其是全钢铁的布莱克级,除了德国海军要了一艘,根本没有外人订货。而,李林杨为了培养技术人员,乃是让船厂继续开工。尽管船厂已经够悠着点了,但一年造两艘布莱克级的全钢铁船还是有保证的。一艘就是五万英镑!虽然当下李林杨是不缺钱的,但资金压力还是巨大的。而且,船造的快,自己培养的人手,后年才能派上用场!
    这可是中国订购的第一艘半“国产”商船!虽然只是璇玑级的一千吨铁骨木壳客货轮船。
    “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主要是学生的事情,这次我带了一百个学生,三十多个“准监生”,其中还有八个监生!”
    嚓,这是怎么回事?要知道前几次招学兵,都只有几个十几个准监生,正二八百的监生是只有一个!虽然李林杨的要求苛刻了点,必须二十岁以下,但无论如何正儿八经的监生也只有一个。准监生,那也只是参加过县级的考试的考生,学识参差不齐。而监生,完全不同,那可是真正参加了大清基础的科举考试,并且选拔过线的。说百里挑一有些过分,十里挑一肯定不足以说明其优秀,在李林杨的评判标准中,监生完全可以认为是顶尖的中学毕业生!
    “一是咱们算是有了信誉。二是,山东秋季出现了蝗灾。”
    “那也不对啊?就我老家那片,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准监生和监生呢?”
    “还有我老家这边呢!差不多一半。”
    老黄是闽人,向来是拜了妈祖,妈祖同意就行的!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