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五战婆罗洲10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汉勋更强,南洋不少捐款和人才都是他拉来的。在唐国的高级官员中,王汉勋的能力应当说和“双侍郎”李德利都不相上下。
    现在唐国六部还没有尚书,将来胜利了,少不了论功行赏,这位几乎肯定是吏部尚书。吏部,号称天官,位高权重!拥有一票的权利!
    有江湖就有派系!
    李林杨是不可能长期呆在婆罗洲的,甚至他都不会在普通老百姓面前出现。因此上,婆罗洲的权利制衡,也是他必须考虑的事情。
    李婉儿做教育部长,其实就是李林杨的一步棋。
    李林杨有计划,在传统的六部之外再设立六个二级部,每个部只有半票的投票权。
    原因嘛,那是因为他原本设计的权利架构有点跟不上形势变化。婆罗洲这里有个很奇特的现象,虽然刑部目前不仅没有尚书,甚至现在连侍郎都没有!可是李林杨都想不到,南洋华侨子弟读法律的人相当多!红旗军虽然此前给婆罗洲这边找了个师爷暂时执掌法律,但水准比起这些法律专业人士,还是有差距的。因此,未来的刑部几乎肯定会被南洋华侨子弟掌控,尚书和侍郎都将出自这个群体。
    而这些人大多是王汉勋拉来的,虽然刑部(法院系统)乃是独立于行政系统的,但具体做事靠的还是人,所以应当属于王汉勋派系。
    工部,虽然暂无尚书,但两个侍郎已经就位。而且还相当有能力,挖排水沟的组织和施工,就是这两个人的手笔。两个侍郎乃是南洋华侨子弟,家中均为南洋富商,都在欧洲留过学。而工部的职能,在唐国和大清区别很大,在大清朝,工部乃是六部之中最打酱油的一个部。在唐国,工部不仅负责重大工程建设,还要负责整个工商业规划,权利非常大。
    这些人才同样也是王汉勋拉来的。这一票应当划给王汉勋派系。
    综上,在六部中,王汉勋占了三票。
    李林杨这个总长直管兵部,并直管礼部(外交部),对这两部的主官有提名权,拥有两票。
    而李稻身为总理(同时也是户部尚书),直接掌控户部(管经济)!只有一票,相对较弱!当然,权利架构中总理还是吏部和工部的上级,对两部的尚书有提名权。由于有提名权,正常情况下,总理是不可能弱势的,但目前,李稻这个总理就弱了。
    李林杨又不可能长期在婆罗洲,而且哪怕李林杨在婆罗洲,也不可能一味偏袒李稻,国事是复杂的!
    之所以要新设六部,既是完善政府结构,也是为了进一步的权利制衡。新设六部包括检察部,警察部,司法部、税务部,民政部,教育部。这些部在国内事务中各有半票权,但只对内不对外交军事。
    于是乎,唐国的权力结构变了。
    在对外事务上:总长+兵部礼部合计三票。(总长对这两部尚书有提名权)
    总理(本身就是户部尚书)+吏部,工部,合计三票。
    刑部(大法官)一票。
    大议长,一票。
    合计八票。
    对内事务上,在八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六个半票,一共为十一票。
    对外事务,出现了双数票,肯定是不合理的,于是李林杨也不客气,非常任性的给自己加了一票!也就是在对外事务表决中总长拥有两票权利!
    简单的来说,内政方面李林杨权利并不大,只有十一分之一的票权。但对外的话,李林杨两票的权利就很大了,占了九分之二。
    李林杨设计的更鸡贼,他的两票可以分开,比如一票赞成,一票弃权。
    这样一来,除非其他七人投票极为悬殊。比如五比一,比如六比零。其他情况,李林杨几乎有着左右军事外交政策的权利。李林杨相信一点,大家都不是傻子,出现这种大比分,一般的来说都是正确的决定,他根本没有必要反对。
    只要军事外交不严重跑偏,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站队站错了,就让他们自然发展就好,李林杨并不想过多干涉!他的目标仍然是大清朝!
    之所以要设六个二级部,一则是需要。二则,这六个二级部侍郎(最高官职就是侍郎)人选半数都出自李家坡小学中学。乃是李稻的助力。
    能帮李稻的,李林杨已经帮了。但是如果李稻政治手腕不行,下一次总理改选王汉勋,李林杨并不反对!长远看,能者上庸者下,才是唐国发展的保障。只是短时间内,为了稳定,而李稻比较合适而已。
    目前唐国仅仅十余万华人,地盘上也只有十多万土著。这样结构的上层建筑其实都已经有些太过“豪华”,哪怕以后大量移民,在可以预计的十年二十年都完全够用。
    未来不合适,那就未来再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