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蜀地消息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羲这一见杨芷,就是一个多时辰。
    等李羲出来时,天色已经很晚了。
    离开皇宫就有人保护。
    回到家时李羲才知道,下午自己不在时,李瑾送来了一封信。
    信上写的是关于蜀地的情况。
    李羲看完,眉头紧皱。
    “这情况不妙啊。”
    李瑾信上说,凉州一带大旱,不少人都成了流民,并且南下去了蜀地。
    李羲也就是看到这意识到情况不妙的。
    这个紧要关头突然出现了成群的流民涌入蜀地,李羲也无力管束,只希望蜀地现在别出乱子。
    好歹等他把三王解决了再说。
    李羲揉了揉眉心:“蜀地就先不管了,爱乱就乱吧。”
    李羲突然想到朝廷在南中还有驻军,而且还是同乡文梧带领的。
    李羲想了想:“把他们调回来,若是能收为己用最好。”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确实不好管。
    司马颖这个成都王都不管,李羲瞎操什么心啊,不过李羲还是要把大旱以及流民入蜀的事上报给了司马衷。
    司马衷是皇帝,他不救民,与我无关。
    第二天朝会上,李羲当众提出了这件事。
    司马衷听完,关心的问道:“大旱没粮食,没吃的。”
    “臣得到的情况,就是如此。”
    司马衷想了半天,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粮食颗粒无收,何不食肉糜呼?”
    听完这话,李羲饶是知道眼前的司马衷有个绰号叫‘肉糜帝’脸皮也是忍不住抽了抽。
    就很离谱啊。
    这司马衷嘴上说着‘何不食肉糜’脸上的表情却是真的疑惑为什么百姓不去吃肉。
    这司马衷纯粹就是不知道人间疾苦。
    他只是不知道百姓过的有多艰难,毕竟他一出生就锦衣玉食。
    …
    最终还是张华听不下去了,尴尬的说了一句:“这个…陛下真是仁爱啊,只不过都没粮食吃了,又何来肉糜?”
    李羲则是被惊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何不食肉糜可真是传世‘名言’啊。
    “哦,原来是也没肉啊,那咱们赶紧送粮食过去啊。”
    张华面露难色:“朝廷需面对三王叛乱,粮草勉强自足,没有多余的粮草送去赈灾。”
    司马衷愣了愣:“那就是没办法了?”
    张华点点头。
    司马衷又看向了李羲,李羲也没办法,只能说:“陛下可下诏让各地送粮食来京,多余的可送去赈灾。”
    “那行,就听仲和的。”
    说完这件事,就轮到三王叛乱的事了。
    张华对于李羲并没有多大的反感,因为好几个月过去了,李羲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甚至比那几个司马还要好。
    提起三王叛乱,朝堂上的群臣也就剩李羲一人说话了。
    张华插不上嘴,其他人则是不敢插嘴,怕得罪李羲。
    李羲侃侃而谈,在轻描淡写间就把三王叛乱之事给解决了。
    李羲开口:“东,以虎牢关为守,可御司马乂。”
    张华朝着司马衷施了一礼,而后问道:“何人去守?”
    这会也就张华敢问问李羲了,司马衷是不懂这些。
    “杜尹。”
    “杜尹可行。”张华点点头,对此没说什么,顿了顿,又问:“河北二人如何破?”
    “难,目前只能据水等待时机。”
    “谁守?”
    “吾去守。”
    闻言,张华点点头:“骠骑将军去守臣放心,陛下,可依骠骑将军之言。”
    张华没什么好说的,放眼望去朝堂上下也就李羲有过多次大战的经历。
    本来还有个比李羲还猛的人,但他前些年死了,叫文鸯。
    “那好,对三王之战事就全权交给骠骑都督了。”
    “臣遵诏。”
    下了朝,张华看了一眼李羲,说道:“此事重大,近几日就辛苦骠骑将军操心了。”
    “三王叛乱,吾是受先皇和陛下的恩惠、赏识,自然会一心替陛下平定叛乱的。”
    李羲这话说的天衣无缝,张华也挑不出毛病,点点头:“辛苦了。”
    李羲笑而不语,正好这时候荀崧也过来了,向李羲和张华问好。
    张华没多待就走了。
    荀崧没走,荀崧就是来找李羲的。
    自然要和李羲一起才是。
    “明公…”
    李羲和荀崧边走边谈。
    荀崧只要是询问对付三王的事,荀崧怕李失败。
    毕竟此事事关重大。
    临时分开时,荀崧还说:“有什么事尽管来找吾,吾尽量帮明公解决。”
    荀崧本就和郭氏关系不错,加上李羲还举荐了他,这一来二去和李羲关系也搞了上来。
    “一定。”
    辞别荀崧,李羲刚回到家,郭完也跟着来了。
    “明公,此战事关重大,仆郭氏愿意帮忙。”
    这话好熟悉,刚刚荀崧不就说过类似的话嘛。
    “那吾就不客气了。”
    “明公不用客气,需要仆做什么?”
    “需要你带兵跟吾去抵御河北二王,有这个胆量吗?”
    郭完面色一正,点点头:“这又有何不敢?”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届时汝随吾出战。”
    “全凭明公做主。”
    李羲要亲自去前线,洛阳这边就需要布置好了。
    邓良留守,李羲放心是放心,但还需将领坐镇。
    李羲想了想,还是让杜匡留下吧。
    李矩随自己去,再带上两个儿子,也得历练历练他俩。
    一直待在温箱里就会变成曹氏宗亲那样,没有了创业者的果决,也会像司马氏那样,不知百姓疾苦。
    曹氏和司马氏都是很好的失败案例,也是时刻警示李羲的警钟。
    虽然李羲对儿子们的教导有些欠缺,但妻妾们教导的很好。
    李羲坐稳后,也是让人叫来了李珠和李瓒。
    李羲对他俩说:“届时开战,你俩可敢随父上前线御敌?”
    “父亲,儿早就想和父亲一同上阵杀敌了。”
    李瓒眼中爆发出求战的精光,立马兴奋的回答。
    李羲点点头,然后又看向了李珠。
    李珠表示:“儿也愿和父亲一同作战。”
    “不愧是吾李羲的儿子,就要不怕战,有血性才是,届时父子齐上,区区河北二王又算的了什么,哈哈…”
    李羲很开心,开心妻妾们教子有方。
    李瓒“嘿嘿”一笑,问道:“父亲,那儿是不是能当官了?”
    “这是自然的,不过往后想升就得看你俩的本事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