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京师震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手上拿着武器,竟也有一副视死如归的即视感。
    也是,这时候都快死了,是要拼拼命了。
    ……
    司马颖出来时,军队已经集结好了,士气还算可以。
    但,他们的这个士气有点虚假,不能受到半点挫折,一旦受挫,士气就会瞬间全盘崩溃。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可就是不可挽回的失败。
    司马颖也知道这点,但他没办法,都到这个时候,也只能放手一搏了。
    “希望…”
    司马颖看向南面:“卢志能回来吧…”
    ……
    杜尹率大军进攻,不一会就来到了司马颖营寨之外。
    杜尹本以为,司马颖人少势弱,兴许会在自己带大军逼近时,不断派兵骚扰,以减缓杜尹前进的速度。
    也可疲敌。
    只是没想到,这司马颖居然什么事儿都没做,就眼睁睁的看着杜尹逼近己方营寨。
    杜尹也是呵呵笑着说:“吾观这司马颖并无拼死一战之心,是一心只想守营啊。”
    “那将军,攻不攻打啊?”
    陈桓自然是着急要进攻的,不对,不止是陈桓,张远也急着开战。
    “不急,围住,先耗一耗他们。”
    “啊?不攻?”陈桓、张远两人都有点想不通为啥不打,明明是天发大的优势
    “吾猜测,此时敌军士气不弱,围而不攻,耗耗他们才是最佳良策。”
    杜尹这话也有道理,因为杜尹和张远、陈桓他俩想的不一样。
    他俩是只想打仗。
    而杜尹要考虑的事就多的多了。
    杜尹身为一方主帅,他是想如何以最小的代价且最稳妥的拿下司马颖,和只想立战功的张远、陈桓二人想的完全不同。
    他俩听完,也知道杜尹说的有道理,也只得点点头。
    杜尹是主帅,他俩就是不同意也没用。
    就这样,一围就又是一上午。
    ……
    与此同时,杜尹派去洛阳的人也已经见到了,李羲也已经打发那人回去了。
    李羲打开查看书信上的内容,看完脸上就抑制不住的露出了笑容。
    “哈哈,前线大捷,好事,好事啊。”
    李羲等这份战报,等很久了。
    司马颖主力死的死,降的降,他大势已去。
    而且司马颖击败司马颙的拓跋猗卢也在很早之前就带着人回去幽州了。
    拓跋猗卢本就是王浚派来支援司马颖的,王浚已经和他闹掰,加上拓跋猗卢本就不想和李羲为敌,自然是第一时间就撤走了。
    要是这会儿司马颖还有拓跋猗卢相助,那还真不好办,在地面上鲜卑骑兵很强悍。
    …
    “这好事…自然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啊。”
    李羲稍加思索,就把此事上表了,先到邓良手上,邓良看完也是第一时间送往司马衷面前。
    司马衷虽然憨傻,但也识得字,看完后也是大笑了起来:“仲和真厉害啊,这就把他仨搞定了。”
    司马衷也觉得三王叛乱是坏事,因为他仨要是真能打进洛阳,那皇权可就要没了。
    李羲虽然也野心昭昭,但目前没干什么毁害他司马衷的事。
    ……
    当天下午,司马衷就召见群臣,着重说了这件事。
    李羲又是这次朝会中最显眼的人。
    司马乂死了,司马颖主力军又在渡河中被全数击败,且多半又被招降了。
    司马颖现在已经是一头没了牙齿、爪子的老虎,解决他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消息是李羲有意在城中散开的,所以他们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听到了一些关于前线的事。
    …
    “大将军好。”
    “大将军来了,仆见过大将军…”
    李羲一进来,不少人都纷纷向李羲示好,李羲现在毫无疑问就是正儿八经的权臣了。
    在洛阳,基本上没几个人能和李羲分庭相抗了。
    张华的威望可以和李羲比,但也是仅限于威望了,军权他没有,这点没法和李羲比。
    张华看到李羲路过,也是朝李羲施了一礼,但他并没有说什么话。
    李羲回礼,倒是主动向他问好:“司空近来,身体可好?”
    “好,大将军平定叛乱,辛苦了。”
    李羲都主动说话了,张华也不好继续不吭声,只得回了一句。
    但二人的对话被其他人听到了,这些话传到别人耳朵里那可就不一样了。
    这俩人关系这么好吗?
    有一些还未靠向李羲那边的人,他们一直以为张华是和李羲对立的。
    如今一看…这情况不一样啊。
    这张华…貌似和李羲的关系还不错啊,有说有笑的,不像是不对付的样子啊。
    “呵呵,司空言重了,这都是吾应该做的,吾深受先帝之恩,自当全力平叛。”
    “呵呵…”
    张华听完李羲的这番话,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了笑。
    李羲也没再说什么,持剑而立。
    很快,司马衷也到了。
    司马衷直接就说了前线大捷的事。
    司马衷亲口说出,也让那些半信半疑的大臣们彻底相信前线大捷、司马乂身死、司马颖惨败一场的事了。
    群臣纷纷对视,想要张口说些什么,但因为在朝堂上,又不敢说话,故而成纷纷对视的奇怪一幕了。
    …
    司马衷也不管群臣表情如何,就又说道:“这件事,大将军功劳甚伟啊。”
    邓良、荀崧、谢衡等几人是李羲这边的。
    邓良第一个站出来说道:“陛下,大将军平定三王叛乱,当重赏,不然怕是要寒了忠臣的心啊。”
    有邓良带头,荀崧几人就像是得到了暗示一般。
    荀崧、谢衡,不止他俩,还有几个平日和李羲走得近的也是纷纷上前表态,谏言要重赏李羲。
    基本上…三分之一的大臣都站在李羲那边。
    当然了,这些人中并不全是都和李羲直接有关系的,多数人是和太原郭氏、颍川荀氏、京兆杜氏、韦氏等世家有关系的。
    总而言之,联姻一事,带给了李羲莫大的好处。
    还有几人是和二陆关系好。
    如此场景,着实是震撼到张华了。
    张华也没想到李羲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朝堂上三分之一的人弄成了自己人。
    张华身后的人拍了拍张华,小声询问:“司空,如此场景怎么办啊?”
    “还能怎么办?”张华有什么办法?
    瞥了他一眼,说道:
    “看着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