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兵逼江陵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私底下杜预称呼李羲为姑丈,但要是有外人且在军中的话,则是直呼名字。
    现在就李羲、杜预两人在,自然没必要那么疏远。
    杜预索性就还喊姑丈了。
    杜预喊习惯了,李羲也听习惯了。
    早就不觉得尴尬了。
    反而还很受用。
    ···
    “是没办法,陛下的意思是让咱们自行分兵,这样,你给我一千骑兵,一千步兵算了。”
    “行。”杜预点点头,而后又说:“侄儿让周旨随你去建邺,他作战勇猛。”
    李羲自然是知道周旨的,能力虽然不如自己,但远比杜安强。
    见杜预舍得把他的牙门将给自己,也是笑呵呵的收下了。
    第二天,李羲就带着一千骑兵和一千步兵返回西陵,东进。
    连夜奔袭,李羲总算是追上了王濬大军。
    不过王濬在北岸。
    李羲在南岸。
    李羲到来后,就立马派人去联络王濬,询问王濬要不要帮忙。
    毕竟江陵是东吴重镇,不好打。
    王濬在得知李羲也跟着来了时,为之一愣,在听到是司马炎调李羲东进时便释然了。
    既然是司马炎派来的,王濬也就不客气,要李羲继续东进一段距离,抵御东吴来救援江陵的援军。
    要是没有援军的话自然是更好的。
    江陵周围的这个水系有点复杂,东进的路有一条支流。
    虽然不是那么宽和湍急,但李羲也不敢渡过河。
    背水扎营若是真有敌军的话可就无异于是取死之道了。
    李羲自知自己能力不如韩信,自然没胆子效仿韩信背水而战。
    还是老老实实的在西岸扎营吧,散出斥候去东岸查看情况就是了。
    王濬那边强水陆齐上,强攻江陵。
    和西陵比较,江陵强在城墙高大、坚固瓷实,但驻军则是比西陵少了不少。
    面对晋军的猛攻,不到两天就也就显露出疲势了。
    李羲也没等到吴军的援军。
    李羲不知道,是王浑和胡奋杀到了。
    和群臣商议后孙皓无奈只得放弃了江陵。
    江陵这个位置很尴尬,离建邺远不说,通往江陵的道路也被胡奋给截断了。
    东吴现在只有能力保住建邺和石头城,再远一点的就是有心而力不足了。
    至于杜预,更是一天克一城,进展快的惊人。
    捷报更是频频送往洛阳。
    司马炎乐坏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
    司马炎乐,那孙皓就该愁了。
    自从西陵被攻克后,他那眉头更是没舒展开一次。
    也不杀人了,国都快没了,还杀个屁啊。
    这天,吴国朝会上。
    “濮阳元,你不是说诛杀了岑昏就能充盈国库吗,钱呢?粮呢?人呢?”
    “陛下,你若不残暴无道,又岂会落到如此地步?”
    “你…”
    孙皓又气又急,但指着濮阳元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没办法。
    濮阳元说的都是事实。
    孙皓无话反驳。
    现在这个国亡之际,孙皓也不好再杀大臣。
    “好好好,你厉害…朕服了,那不知道你有何高见啊。”
    “要么以死殉国,要么降晋。”
    听完濮阳元的话,孙皓都被气笑了。
    说了跟没说一样。
    “江陵肯定是守不住了,眼下司马伷王浑还在继续逼近,怎么守?”
    顿了顿,孙皓继续问:“若是真打到了建邺,能不能守住?”
    濮阳元一一做出回答:“晋军来势凶猛,晋有水军,哪怕是依据长江天险也不好守,若是被他们上了岸,建邺必失。”
    “然后呢?”
    “降晋。”
    孙皓气的脸红脖子粗:“好好好,我问你啥都是降晋是吧?”
    濮阳元拱了拱手,又说:“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趁着王浑等人没打过江时,击败他们。”
    孙皓问:“举全国之力?”
    濮阳元点了点头,给予肯定:“举全国之力。”
    濮阳元也不想投降,否则就不会在这跟孙皓费这么一番口舌了。
    “好,濮阳元,朕封你为征北大将军,抵御晋军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臣领命。”
    散朝后,濮阳元第一件事就是出宫集结全城兵力,同时送诏到各地,调兵到建邺。
    ……
    与此同时,另一边,被围攻将近十天的江陵总算是被攻克了。
    守将战死,战死者十之八九,只有几百人选择投降。
    江陵一被攻克,王濬和李羲就和胡奋接上头了。
    眼下,还在北岸的也就是司马伷跟王浑了。
    其实这样更好,让孙皓没法专心任何一方。
    眼下孙皓能放任不管的也就只有杜预那一路了。
    杜预是要打去交州的,目前还威胁不到建邺。
    能直接威胁的建邺也就是王浑、司马伷,跟李羲、王濬以及胡奋了。
    就这,孙皓都头疼的不得了。
    又过十多天,李、王、胡合兵后的营寨中。
    三人齐聚一堂商议东进之事。
    李羲跟胡奋不怎么熟悉,跟王濬还好点,毕竟之前俩人也算是共同战斗过。
    不过看样子,王濬跟胡奋他俩挺熟的。
    胡奋的父亲是曹魏车骑将军、阴密侯胡遵之子,出身安定胡氏。
    曾参与过平定诸葛诞叛乱的战斗,这背景和资历都比李羲、王濬强。
    不过胡奋对待李羲和王濬并不傲,处处有礼。
    “两位可有东进高见?”胡奋先开口:“最新消息,孙皓打算跟北岸的司马伷、王浑殊死一战。”
    听完胡奋的话,李羲和王濬对视一眼,而后王濬说:“我们这距离建邺还有点距离,也没法帮上忙啊。”
    李羲没说话。
    胡奋接上话说:“正因如此,我等才能趁此机会攻取建邺啊。”
    李羲听明白了胡奋的想法,不由开口:“速袭建邺?”
    “诶对对对,还是仲和,就跟镇南大将军说的一样,当真是多智多谋啊。”
    胡奋也跟杜预熟识,李羲不认识胡奋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李羲不是世家出身。
    “哦。”王濬点点头,也明悟了:“玄威你与仲和从陆地走,我继续走水路而下,届时我先到也可吸引建邺注意力,为尔等争取奇袭的机会。”
    玄威是胡奋的字。
    胡奋哈哈大笑:“那就辛苦士治老弟了。”
    士治是王濬的字。
    就这样,三人商议决定好了东进的规划。
    ……
    又过三天。
    孙皓已经把京师全国各地能调动的驻军都调来了建邺。
    这一次是举国一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