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除了惧怕,便只剩下羞愧之色。
    毕竟朱元璋对朝臣虽以严苛著称,俸禄制度亦倾向紧缩,以防贪腐侵蚀国本。
    但对于淮西功臣,那可是极为的大方,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何曾亏待过淮西勋贵?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啊,淮西勋贵身兼数职,其年俸可是大明除了皇族以外,独一份的高!
    别说是什么只足以三餐温饱,淮西勋贵就是大鱼大肉,极尽奢华,也都足以让他们富贵一生。
    “孤记得,诸位叔伯们应该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出身吧?”
    便是此时,朱棡的声音又是响起道。
    闻言,淮西勋贵们依旧沉默不语,但不代表他们不明白朱棡的意思。
    “微末起家,草莽出身,若是活不下去,谁又能狠下心造反?”
    “就说陛下吧,若是那年乱世,陛下能求得一口饱饭,又何来今日之洪武皇帝?”
    “而诸位叔伯追随陛下,历经疆场风霜,方得今日权柄与富贵,那为何不能想想?”
    “今日之诸位与昔日之压迫尔等的元末士绅,有何区别?”
    可纵然淮西勋贵沉默不语,朱棡也没想放过他们,只见其口中仍然道:“难不成,诸位叔伯还想造就出一批开国、从龙之臣?”
    此言一出,犹如惊雷轰鸣,穿透了沉默的空气,重重地震撼在每位淮西勋贵的心头。他们面面相觑,内心翻涌。
    在这一刻,昔日战场的风雨飘摇、同袍间的生死与共,以及朱元璋昔日的提拔之恩,仿佛一幕幕重现,更是让他们握紧了拳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2章: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2/2页)
    正如朱棡所说,他们为什么造反?
    还不是因为苛捐杂税,致使他们没了活路,这才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
    就像是那句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可今日的淮西勋贵与昔日的不法乡绅有何区别?
    念及此处,在场所有的勋贵皆是叹了口气。
    “诸位叔伯可还记得,昔日你们与陛下共患难之时,所愤慨者,乃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士绅贵胄,无视民间疾苦,滥用权力。”
    “而今,我大明基业初定,若吾辈不思民生,反行旧路,岂不是寒了天下百姓之心,背离了起义之初衷?”
    “可孤今日所言,也并非要诸位叔伯自我苛责,而是望各位能饮水思源,不忘初心,而身为国之栋梁,当思如何稳固社稷,惠及苍生,而非仅仅沉浸于个人之荣华。”
    “毕竟诸位叔伯,已经身居高位,当更加谨言慎行,以身作则,让天下百姓看到,大明王朝不同于前朝,这是个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英雄有用武之地的王朝天下。”
    “所以莫让贪欲蒙蔽了双眼,忘记了你们是如何从一介草莽,一步步走到今天。更须知,民心才是国之根本,失民心者,终将失天下。”
    朱标在沉默中凝聚思绪,又是深吸一口气后,方才平息了内心的波澜,而后缓缓起身道。
    “太子殿下、晋王殿下今日之教导,臣等铭记五内,誓将以国事为重,不负皇恩,不负殿下厚望!”
    话音落下,淮西勋贵们齐声应和,但那心中悬着的石头,也总算是安稳落地了。
    言外之意,日后一定要收敛自己的德行,免得惹火上身。
    而今日之言,也是小惩大诫,也是引以为戒,免得自误。
    “诸位叔伯,好话不会再说第二遍。”
    “陛下对你们的仁义,那是陛下对你们的仁义。”
    “但这天下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尔等要明白,不管是太子殿下,还是孤王,都不是心慈手软之辈。”
    言毕,朱棡又是轻轻拍了拍郭兴的肩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而这看似亲昵的动作背后,实则传递出一种无形的压迫与冷厉。
    “今日之谈,望诸位叔伯铭记,勿使今日之训,沦为明日之悔。”
    朱标又是开口道,但也是对于淮西勋贵的最后警告。
    话罢,锦绣阁二楼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淮西勋贵们更是面面相觑,而每个人的脸上都交织着复杂的情绪:惊愕、不安、恐惧与羞愧。
    冷汗顺着他们的额头悄然滑落,滴落在地砖上面,发出细微却清晰的声响,仿佛是他们内心深处颤抖的回音。
    毕竟面对如此沉重的震慑,他们谁能不惧?只见众人又是不由得身子一颤,一股无形的压力让他们的膝盖变得异常沉重。
    “咚咚咚”
    “臣等谨遵殿下教诲,必当痛改前非,以示忠心!”
    随后,一阵连绵不绝的叩首声随即响起,淮西勋贵们的头颅触碰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这是对皇权的畏惧。
    至于朱标与朱棡仍是静静地站立,目光如炬,审视着下方的这群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