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胡惟庸想学李善长,蓝玉就不能学常遇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60章:胡惟庸想学李善长,蓝玉就不能学常遇春?(第1/2页)
    原本的悦香楼,此时已改名为御景阁。
    而此刻的御景阁顶层,朱棡、朱标、常茂、朱棣都围坐在一起。
    至于平日里形影不离的朱樉,这几日则是困在军中,毕竟即将出征。
    别以为古代出征就只是派兵。
    特别此时还是严寒地冻之期,更不能轻易派兵。
    所以等这场风雪消了,大军就会开拔,而在此之前,不管是制定战略,还是统一军备,都是马虎不得。
    “老三,要我说你们就让舅舅去,别让他整日来我府上,跟我诉苦了。”
    几人围坐在一起,常茂方才看向朱棡开口道。
    “打住,那是你舅舅,不是我舅舅,我没有舅舅。”
    朱棡竖起一个停止的姿势,便是摇了摇头道。
    “行,我舅舅,你就让他去吧?”
    “别让他整日里来烦我了。”
    常茂的眼中泛起一抹无奈之色,便是道。
    “他是个泼皮,我要是能管得了他,我还能闭门谢客?”
    朱棡也是翻了翻白眼道。
    “要不是有小明王的案子在先,还有浙东读书人的游街示众,我几乎忙的团团转,他才没好意思来见我。”
    “要不然我的御书房,就也是不得清净了。”
    朱标也是摇了摇头道。
    至于他们口中的这个人究竟是谁?
    就连朱标都要称呼一声舅父。
    所以,整座大明,有谁能让朱标称呼一声舅父?
    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
    也就是鄂国公夫人蓝氏的弟弟。
    那迎娶了常清韵的朱标,自然就是蓝玉的外甥女婿。
    常茂、常升、常森自然也就是蓝玉的外甥。
    至于这个蓝玉,在现在这个将星璀璨的年代,名声不显。
    但对于后世,这个名字,凡是知道点历史的都无人不晓。
    蓝玉,凤阳府定远人氏,鄂国公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将领之一。
    蓝玉初隶常遇春帐下,每战先登陷阵,屡立战功,由管军镇抚积升至大都督府佥事。
    洪武四年,蓝玉随征西将军傅友德出征四川,攻克锦里。
    洪武五年,朱元璋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战中,蓝玉隶属徐达之中路军。
    徐达以都督佥事蓝玉,为先锋官,开始先出雁门关,在野马川打败扩廓帖木儿游骑。
    又打败了在土剌河的扩廓,扩廓逃去。
    洪武七年,蓝玉又亲自带兵攻克占领兴和,俘获元国公贴里密赤等五十九人。
    所以现在也算是颇有威名,但让蓝玉翻身的却是洪武十一年,与沐英一起征讨西蕃的叛变动乱。
    从而获封永昌侯、授予世袭凭证。
    从这以后起,蓝玉彻底逆袭,其功勋所以载入史册。
    但为人也是骄狂自大,日渐恣意骄横,蓄养了许多庄奴、义子,乘势横行霸道。
    蓝玉更是强占东昌民田,被御史查问,蓝玉大怒,将御史赶走。
    甚至蓝玉北征南返时,夜抵喜峰关,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接纳,蓝玉便纵兵毁关,破门而入,朱元璋闻知,勃然大怒。
    又有人说蓝玉与元主的妃子有私,致使元妃羞愧自杀,朱元璋为此切责蓝玉。
    所以原本属于蓝玉的梁国公,成为了凉国公。
    但蓝玉犹不改过,侍奉皇上酒宴时口出傲语,军中将校升降进退,大权操于他一人。
    还有蓝玉西征返回后,被封为太子太傅,蓝玉不愿位居宋、颍两公之下,说:“我难道不能做太师嘛!”
    这朱元璋能忍?
    这已经不是骄纵了,这也已经不属于自污了,而是极其嚣张跋扈,恶贯满盈。
    所以对于蓝玉的死,纵观历史,蓝玉不管是处于政治的角度,还是处于情商的角度,他都必须死。
    主少国疑,嚣张跋扈,蓄养义子,无视朝廷法度。
    不管是哪一条,蓝玉都得死。
    况且朱元璋选定的皇太孙朱允炆,本为庶出,并非嫡出,而且与淮西之间,几乎没有丝毫的瓜葛。
    蓝玉也不可能真正的心向朱允炆,毕竟朱允文还有一个弟弟,吴王朱允熥,这可是蓝玉的亲外甥孙。
    这也就能想得明白,纵然蓝玉不该死,他也必须死。
    可蓝玉就是该死,因为蓝玉不死,这大明的皇帝,究竟还能不能姓朱?
    大家心里应该都明白。
    特别是蓝玉春秋鼎盛,,而以这位的战绩,朱棣只要敢奉天靖难,他连北平的门都出不去。
    所以也不会再有奉天靖难这个词。
    终究还是那句话,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时也命也,方才有了后来的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
    而如今蓝玉四处奔波,就是想参与西征,平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