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4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着满满一碗白米饭。
    让直播间观众笃定认为又是个“神仙美味”,结果……
    评价不如小麦面粉。
    所有人不解。
    白寡寡、干巴巴,口感可谓粗糙的米饭,为什么某主播爱吃到两眼饱含热泪?
    陈舟:“……”
    籼米确实,口感不如粳米甚至杂交米!
    在现代,人们日常也鲜少直接用它煮饭吃……除非高血糖老人,实在离不得米饭,不得不吃籼米,因其“XX淀粉”含量少。
    陈舟立马反省。
    绝对不能让星际网友误解米饭!
    先是用剩饭炒一份蛋炒饭!
    在他某段消沉的日子里,什么事也不想做,吃饭也是强迫自己……菜都懒得烧;
    一日三餐,一顿白饭配小菜,剩余两顿蛋炒饭。
    愣是锻炼出他蛋炒饭的本领。
    这不……
    蛋炒饭一出锅,勾魂摄魄的香味、称得上漂亮的卖相瞬间征服直播间无数人。
    馋死鬼般催着他快快上传!
    「天!」
    「地!」
    「我滴妈!」
    「确定是之前那个米饭吗??」
    「蛋炒饭!我能吃它一整年!」
    「呜呜呜素食党没忍住,又破戒了!」
    「真香!」
    连吃两顿蛋炒饭,陈舟有些餍足。
    弹幕嚷嚷着不满足。
    陈舟忆起年幼时爷爷常做的陶罐焖米饭……香到不行。
    那会儿自家种的早稻米,也是籼米。
    果断尝试。
    先用柴火灶将米煮开,再用……没有陶罐,换上一截粗壮的竹筒。
    捞起半熟的米粒,沥干米汤,盛满竹筒。
    竹制盖子合严,裹上荷叶乱七八糟的,将竹筒饭埋入炭火中。
    不用明火烧,靠灶膛余温慢慢焖熟。
    趁空烹饪下饭菜——地三鲜!
    煮沸的米汤也没浪费,打入生鸡蛋,加点糖,冲一大盆蛋花!
    其实蛋花直接开水冲也行,只不过陈舟个人不喜欢。
    总觉得白水冲的蛋花,若有若无有些腥,多喝个几口,偶尔有点反胃。
    但用米汤冲就不一样了!
    浓郁的米香完全掩盖蛋花残存的异味;
    米汤柔滑、少许粘稠的口感,让蛋花变得无比醇厚,喝到嘴里,回味无尽!
    竹筒饭熟了。
    陈舟稍微费劲,将饭弄出、倒入碗中。
    扑面而来,纠缠着米香与竹香。
    这样焖出来的米饭,比起正常煮熟的米饭,更显干爽却不干巴巴;
    水分锁在饭粒里,口感蓬松,柔软又保留着嚼劲。
    吃不出籼米独有的糙感。
    随即,将热辣滚烫的地三鲜,浇到米饭上面!
    油脂缓缓渗入白米饭。
    陈舟挑出一片青椒、一块茄子,挖一大勺米饭,搅拌搅拌塞入嘴里。
    「!!!」
    「怎么会这么香!」
    「白饭搭配地三鲜简直绝了!」
    「好!下!饭!」
    「主播老说下饭……突然理解下饭是什么感觉了!」
    「奇怪的幸福感QAQ」
    「怪不得,我以往吃炒菜,总觉得胃里空虚,少了些什么。」
    「竹子饭干吃也超香,第一口没滋没味,越嚼越香!」
    「蛋花汤这个,很容易做啊,下线我也试试!」
    米饭彻底征服网友。
    ——尽管有人更爱面食,起码认可了米饭,不会觉得难吃。
    为给大米正名,陈舟努力拓展思路。
    比如磨米粉。
    来一份香喷喷的粉蒸肉,博得肉食杂食党赞不绝口。
    蒸肉粉正常要掺糯米,实在没有糯米,他加入筛选得到的糯玉米粒,跟籼米一起打碎。
    效果意外不错!
    再磨米浆,蒸米面。
    在陈舟心目中,米面跟老母鸡汤适配度100%——如同粉丝之于牛肉或鸭血汤。
    米面不光能水煮。
    做成炒面,或者麻辣拌面,特别开胃,好吃到停不下来。
    跟小麦面条、各类粉丝,或者同样米做的米线,口感、风味都不相同。
    各具特色,一样好吃!
    陈舟又想起家乡的经典“粑粑”。
    并非掺糯米做出来的糍粑,而是纯用籼米作为原材料,包裹上馅料。
    传统小年送灶神的供品。
    在老家街头、菜市场,特别流行的一种早点。
    同样先将生米磨成“面粉”。
    做“粑粑”手法其实挺讲究的。
    就说面,有用生面、然后开水烫的,有水煮熟面,也有炒面加水,也有用半生半熟的面……饼皮口感,大不相同!
    以及馅料。
    有直接包生的;
    也有提前炒熟的。
    做“粑粑”实在麻烦,陈舟好多年没亲手做过。
    保险起见,煮熟面、炒熟馅料。
    小菜、豆腐和半肥半瘦的猪肉剁碎,加入辣油爆炒,是陈舟记忆里最常吃的馅料。
    ——小菜用的腌萝卜菜或雪里蕻。
    也可以做成甜口。
    芝麻白糖馅,酷似干汤圆,不如汤圆绵软粘糯。
    照样喷香!
    陈舟考虑到素食党和甜食爱好者,不但准备芝麻白糖馅,另外弄一份麻辣粉条馅。
    碳水配碳水,快乐翻一倍!
    关于“粑粑”,其实还有别的吃法。
    比如面里揉入蒿草,就是“蒿子粑粑”。
    比起普通粑粑,格外多出一股蒿草的清香。
    太折腾了。
    陈舟这回没弄。
    高科技厨具煮面很快。
    这边灶炒完馅料,那边的面已经熟了。
    得趁着面滚烫,揉搋米面。
    嘶!
    要不是反应过来在直播,陈舟差点“嗷”叫出声!
    ——全然没有准SS级异能者的风骨!
    好tm烫!
    后知后觉想起戴防护手套。
    吭哧吭哧。
    揉搋热面真的体力活!
    籼米粉不如小麦粉有筋度,也不如糯米乃至其他米有粘性。
    团面团,包馅料,难度有点大。
    陈舟担心馅料兜不住,揪出一大团面……然后发现面弄多了。
    面已沾到馅料的油,也不好扒拉部分回去。
    只能努力多塞点馅料。
    一不留神,馅料塞多了,不得不在收口时抠些米面,糊着缺口。
    最终,一个“粑粑”堪比小孩头大!
    “……”
    一连做五六个,总算找回手感。
    陈舟又团了两个卖相特别漂亮的“粑粑”便暂时打住。
    “粑粑”份量十足,特别饱肚子。
    做多了,一顿吃不了,留到第二顿……他个人觉得完全不能吃。
    虽说,传统“送灶粑粑”会像粽子、糍粑一类囤着,吃到正月十五。
    陈舟盯着焖蒸“粑粑”的大锅。
    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