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李氏集团的新方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最终,杨冰的眼睛里包含着泪水,满脸失望的走了。
    对於杨冰这个女人,前世的时候,李晓峰只能远观,觉得她是个励志的女强人,到了这一世,之前他依然对杨冰的遭遇抱有同情的态度。
    可自从杨冰执意要从自己的身边离开之後,有些事情感同身受了之後,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的命运,其实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不管人家杨冰红到发紫也好,落魄了也好,生活水平和生活境遇都比普通人好太多了,用不着别人去同情。
    既然人家已经选择了自己的命运,那就让她跟随着自己的命运去漂泊吧,没什麽好同情的,这个世界,比她更值得同情的人太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快到2018年年底的时候,李氏集团手里的房地产项目基本上已经全部售出。
    这批资产的毛利润高达1800个亿,缴纳了450个亿的企业所得税之後,还剩下1350个亿的净利润。
    其中300个亿用於偿还银行贷款,350个亿汇给了李书记介绍的官方投资机构,用於购买某伟达的股票。
    购买某伟达的股票大概是40亿美刀,此时的汇率差不多是1:6.9,差不多要280个亿,剩下的钱是渠道使用费,以及外汇资金的兑换和各种进出费用。
    一般情况,这种海外投资的渠道管理费是10%左右,但李晓峰的情况和要求比较特殊,资金的投资使用情况,都由李氏集团的人自己控制,以防止被人把资金挪为他用。
    人家的投资风险也比较大,要确保这笔资金的安全,还有巨额的违约金条款,因此,管理费用也就高了一些。
    再说了,这也不是一年的投资费用,而且还要加上很多其他的额外费用。
    不过,想到李氏集团未来能拿到的收益,多出去的这点费用,也就算不了什麽了,保险可靠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剩下的700个亿,其中100个亿投㣉到光刻机公司,继续研发光刻机,此时,光刻机的研发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估计明年应该就可以拿出湿式光刻机的样机。
    湿式光刻机是目前晶元产业的主流光刻机,可以生产绝大部分的晶元了,只有手机晶元之类的高精尖晶元,才需要EUV光刻机。
    目前国产的EUV光刻机的几个关键技术,也都处於研发当中。
    另外,今年华芯科技的晶元制程,在梁总的带领下,已经突破了14纳米,并逐渐开始向7纳米工艺突破。
    至於28纳米的晶元制程,已经开始量产,生产工艺已经成熟,良品率提高到了98%以上,在这一赛道上,完全可以跟其他的赛道一较高下。
    於是,李晓峰仗着自己现在财大气粗,资金充裕,一口气抽出了200个亿的资金,全部调拨给了华芯科技。
    其中,100个亿的资金用於晶元研发,另外的100个亿,再次用於新建厂房,扩大28纳米晶元的产能。
    <adpos="bottom"></ad>
    对於李晓峰的大方,梁总很是兴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其实,研发经费一下子用不了这麽多。”
    “梁总,我之所以给你调拨这麽多的研发资金,是希望你不但要提高咱们制程工艺,而且还要在小封装和晶元堆叠工艺上,进行辅助研发。”
    梁总大吃一惊,眉头紧皱,连忙问道:“为什麽啊,李总,在这种关键时刻,你可不要犯糊涂啊,咱们眼看就要追上国外的那些晶元大厂了。
    小封装和堆叠工艺只是在投机取巧,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提高晶元的性能,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发展前途。”
    李晓峰苦笑道:“还能为什麽啊,其实我也知道,晶元生产的核心关键还是制程工艺,但现在的国际环境你也知道,我们买不到EUV光刻机啊!
    至於咱们国内的光刻机,连湿式光刻机都还没有出来,就更不要说更先进的EUV光刻机了,那可是跟DUV光刻机完全不同的东西。
    你就算是带领着咱们的研发团队,突破了7纳米的制程工艺,咱们的技术也无法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因此,小封装和晶元堆叠工艺,就是我们过渡阶段的最佳选择,让我们勉强摸到先进晶元的门槛。
    李氏集团已经往里面投资了这麽多钱了,而且我也没有不让你突破7纳米制程工艺,但你总要让我们回回血吧!”
    听李晓峰的言辞说的如此恳切,一向固执的梁总也只能微微点了点头,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李总,我可是要提醒你,重新更换研发方向,是会浪费很多研发时间和精力的。
    如果团队现在向小封装和堆叠工艺转向的话,恐怕会大幅度降低咱们在先进位程方向的研发进度。”
    见对方居然罕见的同意了,李晓峰长舒了一口气,他实在是不愿意因为这种事情,跟梁总这个技术大拿发生不必要的争执。
    “没关系,企业的发展可不仅仅依靠更先进的技术,产能和市场规模也非常重要,只有把手里的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才能让企业更长远的走下去。
    光靠外部输血的企业,即便是技术水平再先进,没有自己造血能力的话,也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梁总点了点头,语气认真的说:“李总,我知道你和我所站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看待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但我始终还是认为,技术才是企业生存下去最重要的因素。”
    “其实,我也是这麽认为的,这不是国际环境出了问题嘛,说好的自由竞争,说好的契约精神,人家说不算数就不算数了,谁让人家掌握着核心技术呢!
    据我所知,大漂亮国正在酝酿一场更多规模,更大范围的,针对华夏高科技产业的围堵,到时候,我们面临的环境可能会更加的恶劣。”
    看着梁总一副很是担忧的模样,李晓峰微笑着安慰道:“不过你放心,对於今天的到来,我早有预料,也已经提前做了准备。
    另外,李氏集团的资金实力非常雄厚,依托着华夏这块巨大的市场,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咱们华夏人的韧性很强,今天压迫的我们越厉害,明天给他们的反击就会越猛烈。”
    <adpos="bottom"></ad>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