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章 独属于李煜的忧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样样精通!”
    “说起来也不知道咱的大明,会不会也如那唐宋一般,有那么多才情横溢的才子,咱发现这后人好像非常喜欢这些东西。”
    群臣也认同的点了点头,他们也发现了,这诗词写的好还真能名留千古!
    不说后世,就说他们自己,不也对前朝那些个才子们如数家珍吗?
    而至于那朝堂之上的其他人,印象倒是模糊的紧。
    【李煜,五代十国中南唐的末代君主,南唐的开国皇帝李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当然这种说法有待考证,可能是出于政治目的的宣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3章独属于李煜的忧愁(第2/2页)
    【如果是事实的话,那么李煜便是李世民的十五世孙,当然李煜更能让人记住的,反而是他千古第一词帝的称号】
    李渊看着天幕脸又是一黑。
    为什么不能是他李渊的十六世孙,非要扯一句是二郎的十五世孙。
    他这开国太祖就这么没有牌面是吧!
    李世民没有心思考虑老爹是怎么想的。
    而是在思虑着南唐到底跟他的大唐有没有关系!
    五代。
    李煜看着天幕叹息不已,这世人渴求不已的皇位,对他而言就像是一个枷锁,将他困在了这宫墙大院之中,如果可以的话这皇帝他是真不想干啊!
    当初他的兄长李弘冀病逝后,实在不得已没办法他才坐了这皇位。
    【开宝八年(975年)时,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开封,封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因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触怒了宋太宗赵光义,被赐毒酒而死,千古第一词帝魂丧黄泉,时年四十一岁】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这赵光义真非人子也,其肚量之小更是令人不耻!”
    “从这违命侯就可见一斑!”
    “不过一首诗词而已,如何就刺痛他了?!”
    北宋年间。
    赵匡胤连连三拳打在了赵光义的眼睛上。
    “你瞧瞧你干的都是什么混账事,你让这天底下的百姓,还有后人如何看我们,咱们赵家的脸都给你丢光了!”
    “来,你说说看,高粱河车神!”
    “这词作的多好啊,不过是一些伤春悲秋的话而已,人家国都亡了,还不让别人伤感一下?”
    赵光义被打的惨叫连连,群臣见此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这都还算好的了,上次陛下将其带到高粱河,让赵光义重新演示一下高粱河车神的风采,那戏码才叫精彩!
    这后人外号还真不是白起的!
    赵光义驾驶着一头驴车飞奔起来,简直像是一条野狗!
    重重值守下,差点都让他们跟丢了!
    【那么就让我们欣赏一下千古词帝李煜陛下的意难平吧】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战国。
    屈原听着这首词赞了一声,“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雅!”
    忽然他也忍不住泪流雨下,这一瞬间他似乎体会到了李煜那颗思念故国的心,这份心同他思念好像重合了起来。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彩!”
    嬴政抚掌赞叹,这李煜一身的才华该不会是用他的江山换的吧!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三国时期。
    许昌皇宫。
    刘协忍不住低声哭泣了起来。
    单是听这诗词就已经无比令人动容了,当了解到李煜亡国君主的身份时。
    这股愁绪简直跃然于纸上,刘协好似从这诗句之中见到了一个同他有着相同境遇的可怜人。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曹贼!”
    “你真是我大汉万古不出的贼!”
    刘协越想越是伤心,破口大骂嚎啕了起来。
    有小黄门将刘协的咒骂传给了曹操,曹操听了也不在意。
    让他骂吧,他可没赵光义那么小心眼,骂就骂了,又不会少两块肉。
    这天下如不是他,还不知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他这一番苦心,又有谁能知?!
    愁啊!
    要是能有几个妇人来抚慰他一下就好了。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西汉。
    “嘶~”
    刘彻深吸了一口气,这最后一词初听时也只觉得还好,可要是结合李煜的情况,以及这是他的亡命诗再来体会的话。
    那可真让人感觉有点厉害了。
    这原来是一首写实词!
    伪满洲国。
    溥仪在房间里面哭的不能自已。
    对对对,这全部都是我想要说的!
    怎么就说的这么好呢,每一句话都说在了朕的心坎里面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各时空天幕前的古人们,这一刻也都从这一句句直白的言语中,体会到了李煜的心境。
    纷纷摇头叹息,难怪后人言,写忧愁的这个赛道,除了李煜不再做第二人想。
    他不仅能写,还真丢了一个江山啊!
    评论区中
    【乾隆:这简直就是我!】
    乾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