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25章遗言(第1/2页)
对于王大炮,孙传武有些犯难。
人家帮了自己这么多,他肯定不能见死不救。
本身徐帅的事儿,孙传武还以为王大炮的死劫过去了,谁承想,根本就没过去,而且瞅这样随时都能死。
他想改变王大炮的运势,但是现在他的道行,根本就做不到。
别的不说,邵振国的骨头渣子估计还没烂干净呢。
不过按照自己的推断,还有上一世的时间线,这个时候王大炮已经死了才对。
那么,这就说明,自己让王大炮做好事儿,不坑人,还是有作用的。
那一点儿功德,不就正好护住了他最后的生机了么?
还好,不是十死无生的局面!
既然这种办法有用,那就得让王大炮继续干,说不定就能改了运了。
“哥,你最近干了啥好事儿了?”
王大炮挠了挠头:“坏事儿我倒是没干,好事儿我好像也没干啥啊。”
“我想想啊,今年入夏的时候,我不是买了俩解放车,小学需要翻新学校,我免费出的车。”
“对了,小学的桌椅板凳都是我给捐的,那玩意儿都太旧了,我寻思左右不差那点儿钱,就直接给买了。”
“剩下的好像还真没啥了,不对,还有一个,那啥,俺家邻居媳妇儿生孩子难产,我去隔壁镇子拉的大夫过来的,算是保住了孩子和他妈的命。”
“剩下的还真没了。”
孙传武点了点头,看样子功德就出在这了。
这么多年,你说他干了多少混蛋事儿吧。
但凡不是这点儿功德护着,估摸着去年入秋王大炮坟头的高粱米都老高了。
“咋了这是?”
王大炮只感觉背后凉飕飕的,看着孙传武一脸凝重的样,声音都哆嗦了。
孙传武白了眼王大炮,没好气的说道:“我的亲哥哎,干点儿人事儿吧,你看那些缺德玩意儿有几个好下场的。”
“你说你干的这活,本身就违法,你还不积德,就这么得瑟啊,啥时候出了事儿。。。”
王大炮赶忙把孙传武的嘴捂住。
他哭丧着脸看着孙传武,就这两句话,直接给王大炮干哆嗦了。
“哎呦我的亲弟弟哎,你可别吓唬我了,我这就干好事儿,妈的,一天一件儿,不,一天两件儿。”
“我明天一大早就上街口蹲老太太去。”
“蹲老太太干啥,口味儿变了?”
王大炮嘴角一阵抽搐:“你是真没正形,那啥,我不是扶老太太过马路么。”
“拉倒吧你,你别给人老太太吓的拉拉尿了。”
“你有那个闲工夫啊,不如散财得了,散财免灾。”
王大炮用力的点了点头:“行,都听你的!”
“对了兄弟,你说我和你嫂子到现在也没个孩子,你说是不是因为我坏事儿干多了?”
孙传武迟疑了一会儿,相面这玩意儿他还真不在行,还有掐算这块儿,总是入不了门。
不过王大炮这么一说,孙传武还真觉得真有这种可能。
“还真有这种可能,你多做好事儿吧,备不住啥时候就能有孩子了。”
“行,我都听你的。”
中午王大炮安排孙传武吃了顿饭,孙传武就开着车回了自己家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5章遗言(第2/2页)
晚上还有的忙活呢,咋也得休息好。
晚上八点多,孙传武去了王大炮大姨家里,王大炮大姨家的亲戚基本都来了,屋子里站的满满登登的。
王大炮意兴阑珊的跟孙传武打了个招呼,俩人出了门,点上了烟。
“哎。”
孙传武拍了拍王大炮的肩膀:“行了,都有那么一天,看开点儿。”
王大炮点了点头:“理是这么个理,但是我心里咋都不舒服。”
“行了,多看两眼吧,估摸着过一会儿老太太就能醒了。”
掐了烟,王大炮深吸了口气,默不作声的进了屋。
九点半左右,老太太醒了。
屋里人都知道,老太太这是回光返照了。
老太太茫然的睁开眼,呼吸平稳了不少,但是仍旧虚弱。
看着屋子里这么多人,老太太就知道自己这是不行了。
她看着众人,表情复杂,脸上露出几分不舍。
“真好啊,都来了,好长时间都没这么全乎了。”
大表哥眼泪唰的一下就流了出来,大表嫂哭着抓住了老婆婆的手,一脸的自责。
“娘啊,都是我不好啊,我要不是大正月开门洗衣服,你也不能的病啊。”
“娘啊,是我没照顾好你,我真该死,真该死啊。”
大表嫂眼泪哗哗往下流,一脸愧疚的抽着自己的耳光,一巴掌下去,脸上瞬间留了个红掌印。
老太太心疼的抓住大表嫂的手:“花啊,这和你有啥关系啊,娘知道你孝顺,娘啊,就是到时候了。”
“这辈子咱俩为婆媳,我命好啊,摊上你这个好媳妇儿,老二的媳妇儿也不差,不是娘偏心,这么多年,娘都是跟着老大家的。”
“这些年娘身上的干净衣服都是你给换洗的,饭都是你做的,你还有啥没做到的?”
“亲姑娘也就这样了。”
老太太靠在老二的身上,伸出手,轻轻的抚摸着大表嫂的头发。
“听话啊,这事儿不怪你,娘就是太想你爹了。”
“这么多年啊,你做的够好了,真不怪你,你这样,娘心里也不得劲儿,听话啊,这事儿真不怪你。”
大表嫂用力的点着头,老太太说出这话,这么多天压在心底的恐惧和自责,消散的一干二净。
“娘啊,下辈子我还给你当儿媳妇儿,我还伺候你。”
“下辈子啊,你给娘当姑娘,咱不要他们,就咱娘俩。”
大表哥哽咽着问道:“娘啊,你饿不饿啊?”
老太太点了点头:“下点儿面条子喝吧。”
大表嫂抹了把眼泪,说道:“娘你等着,面条子我擀好了,我这就下锅去。”
老太太笑着点了点头,环顾四周,轻轻叹了口气。
“哎。”
“今天人这么全,我就嘱咐几句吧。”
“咱们家,人丁算是兴旺,这么多年,好歹也给你们拉扯大了。”
“咱家虽然过的不咋富裕啊,但是你们这些孩子好歹没长偏了,都孝顺,都正直。”
“以后我不在了,你们也得记着,有啥事儿有商有量,你们是血亲。”
“家和,才能万事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