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尼基弗鲁斯他们在拉里萨周边的行动犀利而凶猛,凭借极佳的单兵作战能力和充足的情报等准备工作,在拉里萨周边地区大肆攻掠、屡屡击败小股的奥斯曼骑兵。
他们的四处出击让拉里萨城里的主力军一时间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先收缩兵力,等打探到这次入侵罗马人规模后再做行动。
这无疑有效的掩护了南方安德罗尼卡的行动。
1420年2月26日,就在尼基弗鲁斯突袭查尔基村的同时。
在将麾下超过半数的骑兵交给了尼基弗鲁斯,并相信这个一直跟随着自己的亲卫的能力,安德洛尼卡正率领着常胜军主力向南逼近法萨拉城。
为了以最低的成本攻占色萨利,避免对本地的经济和生产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安德洛尼卡决定抢在拉里萨的奥斯曼总督,图拉汗·贝伊反应过来之前,先将经济重镇法萨拉城拿下。
法萨拉城位于色萨利平原的南缘,距离埃尼佩亚斯河以南4公里处,位于从雅典到塞萨洛尼基的南北古道上。
法萨拉城距离拉里萨以南约八十里,是色萨利平原重要的经济和农业中心,当地种植着大量的谷物、棉花和畜牧业,也是奥斯曼统治下的色萨利行省最重要的粮仓和税源地之一。
如果能够快速占领法萨拉城和周边地区,除了能够缴获大量物资,避免奥斯曼守军焦土政策的破坏外,还能够完整的打通帝国塞萨洛尼基与阿提卡和摩里亚之间的联系。
来自帝国南方的援军和资源将能顺畅的北上,为安德洛尼卡下一步占领整个色萨利行省的行动提供重要的支持。
率领着二千步兵,二百骑兵前行,居于队列前方的安德罗尼卡时而在步兵行军队列两侧策马奔驰,喊着加油鼓劲的话语,鼓励士兵们克服身体的疲惫和小腿的酸痛,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法萨拉城;
时而来到后方长长的辎重车队,检查车辆的情况并发号施令。
在安德罗尼卡的鼓舞下,常胜军们咬紧牙关,以一天急行军六十里路的速度,于清晨出发、傍晚大部队就抵达了法萨拉城郊外。
当晚,常胜军在法萨拉城外扎营,故意将营地按照四五千人的规模建造。
营地内旌旗高举、灯火通明,而远处陆续入营的辎重部队们,也被城上的守军当作成了不断前来的增援部队。
第二天清晨,安德罗尼卡并未命令军队出营列阵攻城,而是命令一名嗓门大的亲卫在城下将投降的条件传话给城内。
只要守军开城投降,他将保证包括突厥人在内的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罗马人的所有财产都会得到尊重,而突厥人则被允许带上一个和一匹马能背负的全部财产,安全离开法萨拉城。
与色萨利平原中部和北部突厥移民聚集地不同,法萨拉城所在的色萨利平原南部绝大多数居民还是世代居住于本地的罗马人。
正是因为这里的人口较多、经济发达,被奥斯曼苏丹所看重,并未在这里分封提马尔而是由中央派出的官员直接管理当地并征税。
也因此,法萨拉城虽然人口达到七千多人,城墙也较为坚固,但是城内居民绝大部分都是罗马人,守军仅有三百余名突厥士兵。
而这些罗马居民们,在这些年得知帝国的军队在希腊地区南征北战,已收复了整个南希腊的消息后,早就日盼夜盼帝国军队的再次降临,帮助他们赶走异教徒。
此刻在城外忽然看到了双头鹰的旗帜和数不清的帐篷,这些帝国的遗民们的内心早已沸腾了。
如若不是安德罗尼卡的劝降条件恰到好处的出现,也许城里的罗马居民们就要准备发起暴动,杀死城内突厥人,然后打开城门了。
而城内骤变的情绪,也清清楚楚的反应给了少数突厥人士兵和本地官员——他们知道一旦城内居民叛乱,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与之对比,安德罗尼卡的劝降条件无疑是拯救了他们的性命。
在经过了不到半天的商议后,上午时分法萨拉城的守军们就接受了安德罗尼卡的条件,放下武器,打开城门。
城内的居民们根本没有害怕入城的陌生军队,他们纷纷挤在城口,人人都指望成为第一个亲眼看到帝国的军队的人。
而当常胜军穿着精美的甲胄,举着象征帝国荣耀的红色双头鹰军旗步入城门时,整座城市都为之欢呼雀跃。
而城内已经放下武器的突厥人,在看到大街小巷上狂欢的罗马人时,一个个都内心忐忑,惶惶不可终日,只希望那位年轻的专制君主能够信守承诺,放他们一条生路。
1420年2月27日,在安德罗尼卡开始色萨利战役的第二天,重镇法萨拉便成为色萨利行省内第一个回归帝国的主要城市。
安德罗尼卡在欢呼声中入城,他在倒戈的守军带领下来到城东区域的奥斯曼军兵营和市政厅,将突厥俘虏们控制起来。
然后他将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