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十多年前的惊天大案(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瑞彩堂名下两处铺面,一处售卖首饰,一处售卖脂粉,表面上看,两处都是赚女子钱财的地方,但实际上,银楼是窝藏男子以便贩卖的地方,而胭脂店却是累积女子去贩卖的所在。”鲍魁说道。
    正往鲍魁腰间系安全绳的白彙手上就是一顿:“男女都贩卖?”
    鲍魁说了那一句后就停止了,他皱着眉、微垂着眼整理思路。
    刚才的话只是他结合女孩子们的只言片语和以往的听闻做出的判断,得想一想如何才能把话讲明白。
    胡泽胤刚要重新运功以吸收帝流浆,闻言也止住吐纳,侧耳倾听隔壁铺子里被救女孩子们的动静。
    女孩子们显然心神未定,正抱成一团哭泣,代晓初劝她们喝些水,也被拒绝了。
    代晓初见女孩子们不时用眼睛瞟向南暮夕,似乎很畏惧,便对南暮夕吩咐:“我说那个小南哪,你去街上买些软乎的热食回来,最好有汤水的。”
    南暮夕依言出门。
    转而又安慰女孩子们:“我们都是好人,不然也不会救你们。”
    “那……那为什么那两个人都走了?他们干什么去了?”一个女孩子抖着声音问道,明显是不相信代晓初的话,又想得到个能让她们安心的答案。
    女孩子们将信将疑。
    之前她们确实认为两个穿道袍的家伙和鲍魁都是好人来着,可度过被砸死在危房里的危机后,她们又开始担心,救她们的人是不是另有他图。
    刚才她们实在是惊恐之后的不自觉释放,说得好像有些多了,万一这些人也是瑞彩堂的同伙怎么办?
    经历过被扣留在瑞彩堂、被毒打、被丢进小黑屋关禁闭等一系列事情后,女孩子们早已变成惊弓之鸟。
    胡泽胤听不出什么内容,将视线重新转回鲍魁身上。
    鲍魁缓缓说道:“几个丫头吓坏了,东一句西一句的,说得并不详尽,但与二十年前师父给我讲的一桩事很相像;
    丫头们说,她们昨天和前天半夜都听到过有男人被毒打的惨叫声,还有哀求声,可很快就没声了,却似乎有车马在后院进进出出,听起来人数不少;
    今天早上还听到给她们送水的婆子也不知与谁说:‘男子八百,女子一千,孩童三千’,听起来像是在报价;
    我之所以说瑞彩堂是处窝点,是因为这与我师父当年说的一桩震惊京城却最后不了了之的案件相近;
    当年,京郊有处围场,是供京城内贵族们赛马的地方,因为王公贵族们去的多,因此那里尽管是郊外,却并不荒凉,很是有些商铺设在那处;
    不但有酒楼、饭馆,还有不少胭脂水粉店、成衣店,甚至还有银楼、妓馆。”
    鲍魁所言,是二十年前听他师父讲的,可真正的案件却发生在四十多年前。
    在那桩案件之后,围场被封,周边的店铺便也都干不下去了,逐渐的又变成一片荒野。
    京郊那处围场,虽只能供贵族们赛马,但围场建在山脚,那片山却是皇家圈养野兽的地方。
    而围场本身,最初是皇家专用,后来才开放,一些有钱人才能去玩儿。
    当年,皇帝想带着大臣们搞搞团建、又不想去太远的地方浪费时间时,就会来到这里,山上狩猎、山下赛马,最多三天,就能玩得挺好。
    一般这种朝廷小规模的“团建”,皇帝只带着朝臣去玩,最多带上一两个皇子和一两个得宠妃嫔,其余家属一律不带。
    皇帝如此“轻车简从”,朝臣们自然也不便拖家带口来一帮子人,最多带上一二小厮、伺候些茶水或传话等事。
    可到了晚上,皇帝身边有温香暖玉可搂可抱,臣子们就只能独守空床,怎生耐得住?
    当然耐不住。
    于是臣子们就会借着出去采买些礼品、以备回家时哄媳妇孩子开心为由,去周边商铺“逛逛”。
    四十多年前的围场周边,每到秋冬时节,称得上繁华。
    这地方平时荒凉,可一到秋末或是冬初,总能迎来大赚一笔的机会。
    皇帝几乎年年都带臣子出来玩,虽说是为了“君臣一心”,可对臣子们来说,这就是变相“撒欢儿”的机会。
    除了白天陪着皇帝演演君臣相合的剧目,一到晚上,甭管是洗澡还是泡脚,都离不了美娇娘的伺候。
    待到天亮前准备回营地之时,打发小厮去购置几样胭脂水粉或是首饰头面,甚至连中高档的笔墨纸砚都能买到,就能带回给家中老小当做礼物了。
    而围场周边的店铺在这几天里都是二十四小时营业,方便得很。
    这些商铺几乎是一年就开张三天,可这三天的收入就足以让他们美美过上一整年。
    鲍魁继续说道:“京郊围场附近的商铺,并不是京中贵人们开设的,因为皇帝有过旨意,说京郊只这处地方不适合耕种,才会拿来作为围场使用;
    而其他方向的地皮几乎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