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有的士兵开始围绕营地负重奔跑,沉重的沙袋绑在腿上,每一步都迈得坚定有力;有的则两两一组,进行力量对抗训练,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眼神中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李云龙站在一旁,密切注视着士兵们的训练情况,不时地大声给予指导和鼓励:“加油,兄弟们!只有经过千锤百炼,咱们才能成为真正的精锐之师!”在他的带领下,整个部队仿佛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在营地中弥漫开来,如同燃烧的火焰,越烧越旺。
第九十二章:丁伟与孔捷的整军策略
丁伟与孔捷回到营地后,心中满是对未来战事的忧虑与思索。两人一碰面,丁伟便皱着眉头说道:“老孔啊,这次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和咱们以往经历的战争大不相同啊。先不说那些人高马大、跑得比马还快的家伙,就单说这武器装备方面,就够让人头疼的。”
孔捷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是啊,这枪的种类五花八门的,有二战时期德国的,还有日本的,甚至连ak47和八八狙都有,这要是打起仗来,后勤补给可怎么搞?咱们得好好商量出个应对之策才行,这两天肯定不能就这么干等着休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丁伟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我觉得当务之急是要统一枪炮的型号。咱们不能一个营里啥枪都有,这样不仅不利于士兵们的训练和作战配合,日后弹药供应都会成大问题。咱们得一个营就用一种枪,这样在战场上才能保证火力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孔捷眼睛一亮:“你这想法不错,说干就干!咱们先把枪统一入库,然后再重新分配,让每个营都有自己固定使用的枪支类型。”
丁伟却摆摆手:“老孔,这入库再出库,时间上来不及,两天时间根本搞不完。我看不如这样,咱们就把同一种枪的士兵集中站在一起,这样在训练和作战时,也方便管理,而且运弹药的时候直接对应着送过去就行,简单高效。”
孔捷思索片刻,点头称是:“行,就按你说的办。这下午咱们就开始整军,先从整理武器入手。”
于是,下午时分,孔捷的营地内一片忙碌景象。士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按照枪支类型重新整队集合。持有德国枪械的士兵站成一列列,他们手中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拿着日本枪械的士兵则在另一片区域集结,彼此交流着武器的使用心得;而那些配备ak47和八八狙的士兵也各自找到了自己的队伍。军官们则忙着登记记录,确保每一种枪的数量和使用人员都清晰明了,以便后续的弹药调配和战术安排。
与此同时,李云龙这边却相对轻松许多。他向来狡黠,在挑选部队时就特意留意了武器配备情况,他的部队大多使用的是ak47和八八狙,型号较为统一。这使得他在此时能够更快地将精力投入到其他训练项目上,比如加强士兵们的夜战配合训练等。但他也没有放松对武器的管理,仍在督促士兵们对枪支进行保养和检查,确保在关键时刻不会出现任何故障。
丁伟和孔捷深知,此次整军对于未来的战斗至关重要。只有解决了武器装备的混乱问题,才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拥有更坚实的基础,他们期待着通过这次调整,能让部队在面对未知的敌人和复杂的战场环境时,有更强的战斗力和应变能力。
第九十三章:战前畅想与调侃
次日即将登船出发,孔捷与丁伟的营地相距不过几公里,二人便携麾下部分军官一同前来相聚。众人站在训练场边缘,望着远方的营地与即将启航的海域,心中满是对明日征程的遐想与对未知战斗的揣度。
丁伟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透着一丝疑惑与思索,率先打破沉默,他抬起手,轻轻摩挲着下巴,缓缓开口道:“想当年二战时期,咱们虽说装备比不上敌军,但总能从敌人手中夺来武器弹药,补充己方战力。可如今,从武松军长那儿得知的情况却大不相同。若是在北方作战,面对的是火枪火炮;到了东南那边,竟可能是石刀石斧。”说着,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苦笑,“这可真让人有些难以想象,难道我们还要去抢那些原始的武器来战斗?这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要被人笑掉大牙,跟食人族抢石刀石斧打仗,这算哪门子事儿嘛。”
孔捷听了,微微向前迈了一步,双手背在身后,轻轻叹了口气,笑着说道:“老丁啊,你可别这么想。”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虽说这情况有些奇特,但人家食人族也有他们的生存之道与战斗优势,咱们可不能轻视。这仗既然要打,就得认真对待,不管对手用何种武器。”
这时,李云龙迈着大步,虎虎生风地走来。他耳朵一动,听到二人的谈话,先是眼睛一亮,随即咧开嘴,爽朗地大笑起来。他一边笑,一边用力地拍了拍大腿,“哈哈,老丁,你这想法可真逗。抢那么多石头回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