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们不舍得轻易使用,力求凭借人力和简单工具打造出一条稳固的通道。这条隧道将成为部落与外界联系的秘密通道,平时部落成员可以通过后山进出,避免了正面暴露的风险。
老族长考虑到部落的生活需求,提出从后山出去仍有草原可供打猎,而且距离集市更近,方便进行物品交换,这样既保障了安全,又不影响部落的正常生活与发展。众人皆认为此方案甚为妥当。
于是,部落民众齐心协力,投入到浩大的防御工程建设之中。士兵们与族人们并肩作战,搬运石块、挖掘泥土,日夜奋战。在建设过程中,他们按照佐藤健部落的防御模式,建造了众多堡垒。这些堡垒分布在石墙周围以及部落内部的关键位置,相互呼应,形成了严密的防御网络。尽管他们的子弹数量相对较少,但凭借坚固的工事与合理的布局,依然具备了强大的防御能力。
在后山方向,他们同样精心构筑了三道石墙。第一道石墙作为前沿防线,能够率先抵御来犯之敌;第二道石墙起到缓冲与支援的作用;第三道石墙则是最后的防线,守护着部落的核心区域。而部落正面,在原来石墙的基础上又增建了一道石墙,与后山的防御体系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防御工事。
整个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族人们疲惫却又坚定。他们深知,在这充满危险与未知的世界里,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防御,才能在未来的挑战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赵勇看着日益坚固的防御工事,心中稍感宽慰,他知道,他们已经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做好了尽可能充分的准备,无论是佐藤健的报复,还是其他未知敌人的威胁,他们都有信心与之抗衡。
第二十章:佐藤健的应对与困境
佐藤健苦等一个多月后,仍不见第二军团和李团长归来,他心中暗叫不好,意识到他们恐怕是叛逃了。这一情况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统治策略,以防止更多的人效仿叛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迅速下令,对军火库进行严格管控,无论何人,日常值班时仅发放三发子弹,且军火库不再随意开放。他将库房的钥匙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只有在面临重大战事或紧急情况时才会考虑增发子弹。这样一来,士兵们即便有叛逃之心,也会因弹药匮乏而有所顾虑。
同时,佐藤健为了加强对部落的监管,紧急组建了一支两千人的纠察队。这些纠察队员被分派到各个旅团周围,无论是旅团前方、后方还是左右两侧,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如同敏锐的鹰眼,时刻监视着士兵们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任何异常迹象,便会立即上报。
在军事职能划分上,佐藤健做出了重大调整。他决定将打猎队伍与军队彻底分离,不再允许军人参与打猎活动。他亲自挑选并培养了一支近四千人的专业打猎队,这些人专门负责外出狩猎,以获取食物资源来供养日益庞大的部落。而军队则专注于军事训练与防御作战,各司其职,互不干扰。
通过一系列的征伐行动,佐藤健又从其他部落掳掠回三十多万人,这使得部落人口急剧膨胀,总数已达一百三十多万。然而,人口的剧增并未给他带来太多的欣喜,反而让他陷入了新的困境。部落所在的地方原本就有限,如今显得格外拥挤,资源分配压力陡然增大。既要养活众多的人口,又要维持庞大的军队,还要管理大量的奴隶,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力不从心。
佐藤健深知,这些新掳掠来的奴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彻底改造,他们心中可能仍怀有对原部落的忠诚与反抗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大规模地扩张与征战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于是,他决定暂停对外的征伐行动,先集中精力解决内部的问题。
他开始在部落周边寻找一处更为广阔的土地,计划重新建造一座更大的城池。在选址与规划的过程中,他的五十七个死士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四处探寻,终于发现了两百多里外的那片区域,也就是叛逃军团所在之处。死士们详细地汇报了那里的地形地貌以及叛逃军团的大致情况。佐藤健得知后,心中暗自思量:当下先全力建设新城,待新城建成之后,根基稳固之时,再出兵讨伐那些叛逃者,以彰显自己的权威,维护部落的统一。
第二十一章:新城选址与建造
佐藤健派出的五十多个死士在四处探寻之后,终于寻觅到了一处看似理想的地方来建造新城。此地靠近一个庞大的部落,相距仅有一天半的路程,位置较为便利。再往内部深入,有一条宽阔的河流横亘其间,河水滔滔,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敌人难以轻易跨越。而河的这边,则是广袤无垠的平原与草原,地势开阔平坦,植被繁茂,是天然的优良牧场。
这片草原实际上是那个大部落的狩猎场,并且有两个山口坐落于此。每年牛羊转场之时,它们必然会途经这片草场,从山的那头缓缓走来,在草原上稍作停留后,再前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