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西北密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零五章西北密谋(第1/2页)
    夕阳西下,漫天红霞。
    滦州城外河港码头,五艘蜈蚣船正在缓缓靠岸。
    定国公徐文璧和国丈张榛那早就已经站在码头上笑脸相迎了。
    万历刚和皇贵妃秦兰下了船,两人便连连拱手道:“黄公子和夫人大驾光临,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啊。”
    啊?
    邓子龙闻言,又懵逼了。
    这两个人怎么叫万岁爷黄公子?
    万历竟然还满脸热络的跟两人寒暄了几句,这才跟着两人往码头旁的大片院落走去。
    这大片院落貌似是新建的,里面住的人还有些奇怪,路上的人好像还都是满脸黑灰的壮汉,一个个都跟挖煤炭的一样。
    不过,码头旁最大的院落里住的人还是比较正常的,至少脸上没灰,身上的衣服也是干净的。
    这院落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占地那最少都有上百亩,一看就是豪门大户人家才能建的起来的。
    这两个人是谁呢,万岁爷为什么要带着他来见这两个人呢?
    邓子龙是满脑子的疑问。
    但是,万历却没说什么,就是跟着人家往里走。
    定国公徐文璧直接带着一行人来到硕大的后院之中,领着他们进了主屋正堂,来到一大桌丰盛的酒菜跟前,这才满脸郑重道:“万岁爷,娘娘,请上座。”
    哦,这家伙原来知道这是万岁爷和娘娘啊。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招呼大家坐下来,举杯敬了一圈,又招呼大家吃了口菜,这才介绍道:“应桢、国丈,这位就是邓子龙邓将军,水师就由他来负责操练。
    子龙,这位就是成国公,这位是张贵妃的父亲。”
    原来一个是国公一个是国丈,难怪万岁爷和娘娘跟他们这么熟络。
    邓子龙闻言,连忙起身见礼。
    成国公朱应桢和国丈张榛见状,连忙起身还礼。
    这三个家伙,拱来拱去的干嘛呢?
    万历抬手让他们坐下来,随即问道:“怎么样,国丈,水师将士和战船都到了吗?”
    国丈张榛连连点头道:“一万水师将士和两百艘蜈蚣船都已经招过来了,他们都分散到滦河各处码头去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水师将士和蜈蚣船集结没有引起人注意吧?”
    国丈张榛连连摇头道:“没有,没有,微臣都是亲自去传的万岁爷的密旨,而且这滦河上每天运送铁锭的战船都有好几百艘,多出一百艘来不会引起人注意的。”
    这水师集结怎么还跟做贼一样?
    邓子龙闻言,不由满脸懵逼之色。
    万历见状,细细解释道:“邓将军,我们召集水师将士和蜈蚣船的目的是为了谋略西北。
    西北的情况很复杂,蒲州三大豪族跟北虏那就是穿一条裤子的,他们故意逼反哱拜,又一个劲的向朝廷求援,其实目标就是朝廷的援军。
    朝廷要派援军去平定哱拜之乱,那最少是数万人马,但是,陆上运送粮草很不安全,走偏关镇、延绥镇和固原镇那都有可能被北虏偷袭,把粮道给断了。
    西北这会儿旱情日益严重,想从那边调集粮草几乎不可能,数万人马乃至上十万大军如果断了粮草,那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朕调集了一万水师将士和两百艘蜈蚣船专门用来转运粮草。”
    哦,原来是为了防止被蒲州三大豪族探查到。
    蒲州三大豪族他倒是听说过,杨博、王崇古和张四维那都是朝堂之上响当当的人物。
    他只是没想到这帮家伙竟然通敌卖国,而且哱拜叛乱也是这帮家伙逼的。
    邓子龙闻言,满脸凝重的点头道:“末将明白了,万岁爷的意思是让末将率水师将士和两百艘蜈蚣船去黄河水道转运粮草是吧?”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细细解释道:“是的,要解决西北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粮草转运。
    现在朝廷并不缺平叛的人马,关键就是内有通敌卖国之贼外有北虏,他们十有八九会想办法断朝廷大军的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零五章西北密谋(第2/2页)
    北虏是没有战船的,更没有水师,走水路转运粮草他们就没有办法截断粮道了。
    朕已经命总督漕运的凤阳巡抚凌云翼把户部太仓库的粮食用漕船往徐州运了。
    粮食运到徐州之后就要逆流而上才能运送到西北战场附近,徐州离西北战场足有两千余里之遥。
    而漕船满载之后逆流而上一天最多能划百来里,速度太慢了,漕军也没什么装备,同样有可能被偷袭。
    所以,我们要用水师的蜈蚣船。
    两百艘蜈蚣船不用满载,每艘就装载五百石粮食就行,一趟那就能拉十万石,足够十万大军一个月口粮了。
    蜈蚣船就算逆流而上,只要拼命划,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