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临近午时,杨延昭正要将俘虏押回龙化州,不想远处一骑飞驰而来,斥候滚鞍下马,声音带着激动后的沙哑,“报!”
斥候半跪于地,抬头朝杨延昭禀报道:“临潢府...临潢府城门大开,百姓...百姓箪食壶浆,出迎王师了!”
消息像野火般传遍战场,疲惫的宋军将士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声浪冲破云霄,仿佛连日的风雪严寒,以及方才的血战艰辛,都在这一刻得到了补偿。
杨延昭精神一振,但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一面下令麾下迅速清理战场,一面派人快马将临潢府的消息急报后方的杨业。
杨业接到捷报时,正与部下推演粮草调度,此前收到耶律奚底自尽的消息已是让他们振奋不已,此刻又见前方有急报,心想难不成又出了什么事。
直到听闻是临潢府降了,屋中所有人定下心来的同时,杨业眼中恢复锐利,一连串命令脱口而出,“杨延昭所部,就地休整,清点战果,中军即刻拔营,前锋开赴临潢府,接收城防,安抚百姓,清点府库,维持秩序。”
“传檄辽国境内尚未平定之州县、部落,令其速速归降,可保富贵平安,负隅顽抗者,耶律奚底便是前车之鉴。”
说完,他又唤来武德司人,“八百里加急,临潢府光复,辽国...已亡!”
杨业的命令清晰而迅速,不仅着眼于军事占领,更侧重于政治安抚和秩序重建,尽显老成持重的统帅之风。
当杨业的大纛出现在临潢府城外时,看到的是一座彻底失去抵抗意志的城市。
残存的辽国文武官员身着素服,跪在城门两侧,献上户籍册、府库钥匙和官印。
曾经象征契丹荣耀的皇城,此刻寂静无声。
宋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得进入城池,杨业亲自安抚降官,承诺性命无忧,也很快安定了民心。
......
开封府的春意,仿佛被疾驰而来的马蹄骤然催发,朱雀大街上,积雪初融,泥泞中,一骑背插三根赤羽的兵卒风驰电掣般冲过,嘶哑的吼声穿透了早市的喧嚣。
“北地大捷!杨将军阵斩辽主耶律奚底,克复临潢府!”
一瞬间,街市仿佛被施了定身术,卖炊饼的汉子张着嘴,饼铲停在半空,茶博士提着滚烫的铜壶,忘了注水,行脚的商人愣在原地,包袱滑落都未察觉。
死寂只持续了一息。
轰!
如同滚雷炸响,整个开封府彻底沸腾了!
“万岁!天佑大宋!”狂喜的呐喊声从无数喉咙中迸发,汇成巨大的声浪,直冲云霄。
老人颤抖着跪倒在地,向着皇城方向磕头,泪水和着泥土也毫不在意,“祖宗显灵,燕云收复了,胡虏荡平了,老汉我...我死也瞑目了啊!”
孩童们虽不懂,却也跟着大人雀跃欢呼,在人群中穿梭嬉戏。
酒肆的老板拍开酒坛泥封,豪爽得吆喝,“喝,今日酒水,不要钱,敬杨将军,敬官家!”
狂喜的洪流瞬间淹没了整座都城。
垂拱殿中,九五之尊的威仪几乎难以压制年轻的激情。
赵德昭拿着沾染北地风霜与荣耀的捷报,指尖因用力而微微颤抖,他逐字逐句地看,仿佛要将杨业的每一个字刻入心中。
御阶下,文武百官屏息凝神,却能看见官家眼中那难以抑制的、璀璨如旭日的光芒。
“好!好!好!”赵德昭拍着桌案站起身来,连道三声好,一声比一声高昂洪亮,在殿宇梁柱间回荡,“杨业国之干城!诸位将士,忠勇无双,此乃雪祖宗之耻,开万世太平之不世功业。”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电,扫视群臣,一道道旨意如同金玉掷地,铿锵作响。
“传朕旨意,第一,犒赏三军,北伐将士,依功簿重重封赏,阵亡者优加抚恤,朕之内帑,亦可尽数取出,绝不吝啬!”
“第二,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者,皆减罪一等,普天同庆!”
“第三,翰林院即刻撰文,将此旷世武功,明发天下州县,晓谕四海万邦,并择良工,刻石记功,立于渭水之滨,使后世永志!”
赵德昭说完这些,目光落在薛居正以及礼部尚书身上,他们二人是才定下的负责今年春闱的考官,“今岁春闱在即,朕心甚慰,既然辽国百姓如今皆是朕子民,朕定当一视同仁,特恩准,仅此恩科延缓三月,增加八十人,无论是南边还是北边,但凡朕之子民,皆可参与科考,为我大宋所用!”
赵德昭略一停顿,声音更加清晰,蕴含着一种开创未来的决心,“本届殿试策论题目,朕亲定!”
皇帝会出什么题目,殿中群臣大致也能猜到,无非是如何治理北地,如何安民保境罢了!
“是,臣遵旨!”薛居正同礼部尚书出列领旨,延后三个月春闱,也是为了让北地想要参加科举的学子们来得及入京。
至于到底会有多少人,他们却也不敢保证!
故土才失,真会有人迫不及待为新主效力吗?
大臣们从垂拱殿退出,赵德昭也难以抑制澎湃心潮,不及换下朝服,便去向赵匡胤的宫中。
“爹!爹!”赵德昭步履轻快,此刻的他完全不像一个帝王,更是一个考出了好成绩的孩童,着急炫耀自己的成绩。
赵匡胤临窗而立,他从宫人口中早已知晓辽国覆灭的消息,听到声音转头看向殿门。
“捷报!杨业他...灭了辽国!耶律奚底死了!”
赵匡胤脸上带着笑意,上前重重拍了拍赵德昭已然宽厚的肩膀,“捷报,爹已知晓,好样的!”
赵匡胤深邃的眼眸中是宽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儿子手中得以实现,这江山,交得稳妥!
“四郎,”赵匡胤的语气转为凝重,“打天下,靠的是杨业这样的猛将,治天下,尤其是治广袤的新土,靠的是文治,是眼光,是胸襟。接下来你要走的每一步,都比战场上的冲杀更为复杂,对新附之民,要怀柔、要教化,亦不可失却纲纪,朝中难免因为大胜而生骄矜,需你善加平衡引导。”
赵德昭收敛了兴奋,恭敬肃立,“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定不懈怠!”
赵匡胤颔首,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欣慰道:“不过,爹相信你会做得很好,比爹还要好,去吧,去接受万民的欢呼,这是你应得的,记住这一刻的荣耀,也记住这一刻起,你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是夜,开封火树银花,亮如白昼,朝廷出资,于各处设下粥棚酒肉,任凭百姓取用欢庆,丝竹管弦之声,欢歌笑语之声彻夜不息。
在这片席卷全城的欢腾之下,一股崭新的、致力于融合与建设的巨大力量,已随着皇帝的旨意开始悄然涌动,一个超越前代的盛世宏图,正伴随着北地的终极捷报,磅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