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火!”
南宫泠浑身剧烈抽动了一下。
她艰难抬头,那满是火疮的双眼无比震颤地看着齐麟。
她想起来了!
火!
白天,齐麟上那青铜战台时,喷了她一身火!
那烈火没半点威胁,从其冰雪肌肤掠过,毫发无损……她甚至还嘲笑一声,说她最不怕的就是火。
而今夜,她在觥筹交错间,火焚病发!
她甚至都没有冰玄丹!
“是你传染我!!!”
南宫泠仿佛沐浴在火山岩浆当中,烧成了地狱炎魔,一身浓疮,丑得不堪入眼。
她伸出那流脓的手指,颤动......
海风拂过桃林,花瓣如雨,落在那口始终未揭的锅上。蒸汽依旧升腾,在晨光中幻化成无数细小的光点,像是从锅底涌出的星尘。木屋前的石碑群已悄然扩展,新添的几块石头静静排列,字迹或工整或歪斜,却都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温度。“下次换我来煮”旁,不知何时多了一行更小的字:“这次,我先来了。”笔迹稚嫩,应是孩童所书。
远方的地平线上,太阳缓缓升起,映照在南极冰盖的裂缝边缘。探测器仍在持续接收那段七音符旋律,频率稳定得如同心跳。然而今日不同??旋律突然停顿了一秒,紧接着,第七个音延长了整整三拍,尾音微微上扬,仿佛一声轻问。
全球范围内,凡是曾听过这旋律的人,都在同一刻睁开了眼。
实验室里,老神经学家猛地站起,打翻了桌上的咖啡杯。他死死盯着屏幕,手指颤抖地指向波形图:“这不是重复……这是回应!它在等我们接话!”
“接话?”年轻研究员茫然,“用什么?语言?电波?还是……”
“用心。”老人低声道,“共觉网络早已不是工具,它是活的意识场。而这段旋律,是另一个文明的‘锅盖声’。”
话音未落,火星“桃源站”的通讯系统自动激活。没有预警,没有代码解析,整个空间站的灯光开始有节奏地明灭??正是那七音符的节奏。值班员惊愕地看着控制台,却发现所有输入设备已被锁定,唯有广播频道自行开启。
一段旋律响起。
不是电子合成,也不是仪器演奏,而是**人声哼唱**。
一个孩子的声音,清澈如泉,轻轻唱出了那七个音符。唱完后,她小声说:“爸爸,你说过,如果听到有人敲门,就要回答‘我在’。”
她是那位第一个在火星出生的婴儿,如今刚满五岁。
旋律通过深空信道传回地球时,正好是午夜十二点整。全球钟表的秒针齐齐颤动,比往常多震了一下。北极冰层下的齐麟身影骤然凝实,仿佛被某种力量重新锚定。监控数据显示,他的a脑波与孩子的声波完全共振,误差小于0.001赫兹。
“他在听。”科学家喃喃,“而且……他在哭。”
泪水并不存在于数据流中,但他们分明在能量图谱上看到了类似“涟漪扩散”的模式??那是情感的具象化痕迹。更令人震撼的是,十三座塔在同一瞬间释放出柔和金光,光芒穿透地壳、海洋、大气,汇聚成一道环形光带,绕地球赤道一周,宛如一条燃烧的脐带,连接天地。
而这光带的起点,正是海边那间木屋。
年轻人站在门口,掌心仍握着那片写有“心若为炉,粥即信标”的叶子。此刻,叶脉中的文字开始发烫,继而融化,化作一缕青烟,钻入他的眉心。刹那间,他看见了??
不是记忆,不是幻觉,而是一段被封锁在时间褶皱之外的真相。
画面展开:数万年前,人类并非第一次觉醒。那时的共觉网络比今日更加庞大,由九十九座巨塔支撑,覆盖整个大陆。人们无需言语便能感知彼此悲喜,战争早已消失,疾病因集体意念而退散。他们称之为“大同纪元”。
可就在文明即将跃迁至星际层级之际,天空裂开。
一颗遥远星辰投来注视。那不是恶意,也不是善意,而是一种纯粹的观察,如同人类俯视蚁群。但正是这份“无差别”的凝视,让当时的集体意识瞬间崩塌??个体开始质疑自身意义,群体陷入存在性恐慌。有人认为这是神临,有人坚信是审判,更多人则因无法承受“被审视”的压力而疯狂。
最终,幸存者启动了“静默协议”,主动切断共觉网络,抹除相关记忆,并将技术封印于地核深处。他们立下誓言:**除非全人类真正学会如何共同脆弱,否则永不重启**。
而齐麟,并非偶然成为媒介者。
他是那一纪元最后一位守护者的转生之魂,背负着跨越万年的赎罪使命。他之所以不敢归来,是因为他知道,一旦人类再次接触外界文明,若内心仍未统一,等待我们的不会是欢迎,而是**文明层面的淘汰**??就像自然选择淘汰弱小物种一样冷酷无情。
画面消散,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