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冯勇参徐联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三章冯勇参徐联生(第1/2页)
    51、冯勇参徐联生
    皇宫大殿。
    “吾皇万岁万万岁!”群臣跪拜山呼。
    皇帝在龙椅上正襟危坐,接受朝臣跪拜,说道:“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群臣再次山呼后起身站好。
    太子问过皇后,回去后想了想,也觉得皇帝还是重视自己这个太子,所以便直接出班施礼奏道:“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皇帝看向太子说道:“嗯,奏来!”
    太子说道:“眼下吏部尚书空缺,吏部诸多事务无人主事。而禁军有护卫皇城之重责,大统领之位也不能一直无人领受。儿臣以为,当立即挑选贤能,补上这两个重要的职缺。儿臣。。。”
    皇帝知道他要说什么,不想听废话,便开口打断道:“直接说!”
    “是!”太子直接说道:“儿臣举荐武安伯之子,现吏部考功司郎中的黄庭出任吏部尚书一职。举荐禁军副统领苏其琛出任禁军大统领!”
    宁王站在另一侧的首位,听太子这么一说,出班轻笑道:“太子。。。这是在说笑吗?苏其琛这么多年一直都是禁军副统领,难道是父皇没给过他机会吗?显然是他自己的能力不够,还不足以胜任大统领一职。再说那个黄庭,他不过是吏部的一个考功司郎中而已,上面还有两位侍郎在,论能力,论资历,怎么也轮不到他主事吏部啊。太子竟然向父皇举荐这两个人,是不是有些。。。过于儿戏了?”
    太子本就是主要举荐黄庭,见宁王如此说,当即反问道:“你什么意思啊?黄庭怎么了?黄庭为人公允,做事谨慎,多年来一直勤勤恳恳,上官对其考评也多为优异,又是功臣武安伯之后,为何就不能出任吏部尚书一职啊?”
    宁王轻笑道:“呵!本王只是在陈述事实而已,太子怎么还急了呢?”
    太子斜了宁王一眼,说道:“什么事实啊?本宫看你分明就是在胡说八道!”
    宁王轻笑说道:“本王胡说八道?呵!远的不说,就说这次李怀德和蒋之恒的事情,共有一十三名被诬陷致死的县令,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十三名冒功顶替之人,那些冒功顶替之人的考功事宜,可都是由黄庭经手的,要是他真的像太子说的那般做事谨慎的话,又如何会出现这么多的漏洞啊?父皇没治他个渎职之罪,已经是看在武安伯一家世代功勋的份上了,太子竟然还认为他有能力出任吏部尚书一职,呵!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怎么能把这些都。。。”太子还要反驳,被宁王打断。
    宁王打断太子,转身对着皇帝施礼道:“父皇!儿臣以为吏部尚书一职,应由吏部左侍郎楚贤接任,自蒋之恒伏法这些日子以来,吏部一直都是在左侍郎楚贤的主持下做事,吏部的公务处理的也是井井有条,丝毫不乱,可见楚侍郎能够胜任吏部尚书一职。而禁军大统领一职责任重大,关乎父皇安危,儿臣认为应由护城军偏将苗人勇接任。苗人勇是皇亲国戚,对父皇也是忠心耿耿,在护城军中也屡有军功,手下几万将士也皆是善战之辈,可见苗将军统军之能。所以儿臣觉得,将禁军交由苗人勇接管再合适不过!”
    “苗人勇?呵!”太子也是知晓苗人勇是岚妃族弟的,轻蔑的说道:“苗人勇慵懒无能,就立过那么屁大点儿的功劳,也敢说是屡有军功?要不是靠着某些人的关系,苗人勇他根本就没本事做到护城军偏将一职,何况禁军大统领如此重要的职位,怎么能让苗人勇这样的无能之辈担任呢?简直是无稽之谈!”
    宁王不乐意的反问道:“太子说话可要讲证据,苗人勇哪里慵懒无能了?”
    太子不让步,瞪眼道:“他苗人勇哪里不无能了?要不是护城将军侯秉霖害怕得罪宫中的某位贵妃,对苗人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恐怕早就被赶出护城军了!”
    “你。。。”宁王也来了火气,刚要说话,就被皇帝打断了。
    “好了!吵什么吵?吵得朕头疼!”皇帝翻了个白眼,不耐烦的打断两人的争辩,继续说道:“此事,朕已有决断,来人,拟旨!”
    站在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赵成赶紧跪在旁边的矮桌后,提笔以待。
    皇帝继续说道:“着,吏部左侍郎楚贤接任吏部尚书一职;着,禁军副统领苏其琛接任禁军大统领一职。”皇帝说完,见二人已经出班跪倒,又对二人说道:“朕命你二人在一个月内将所属之事恢复常态,不得有误!”
    “臣等领旨,谢陛下隆恩!”二人同时高声谢恩。
    赵成已经拟写好了两张圣旨,放到皇帝面前的龙书案上。
    皇帝从锦盒中拿出玺印,分别盖上玺印后,赵成将两卷贴金轴的三品圣旨捧在手中,走下高台,将圣旨送到跪在地上的楚贤和苏其琛手里。
    皇帝对两人说道:“平身吧!”
    “谢陛下!”两人高捧圣旨再次叩拜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