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招聘学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八章招聘学员(第1/2页)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柳青已经坐在院子里清点柳条。自从接下那二十多个订单,时间就像上了发条一样飞快流逝。
    林森的200个的订单完成之后,柳青的指尖磨出了血泡,眼圈黑得像熊猫。
    目前还有4500个未完成。
    爷爷这个老匠人每天都会接到零散订单,根本帮不上忙。
    就算爷爷能帮忙,也不能让七十多岁的老人跟她一样不眠不休地拼命。
    她是回来陪着爷爷,给爷爷帮忙,让爷爷享福的。
    而不是让爷爷为她操心,给她打工的。
    何况,她的目标是产业化,虽然爷爷目前没有同意……
    “这样下去不行,4500个干完也得过年了,还发展什么...“柳青咬着嘴唇盘算,她望向隔壁王婶家——必须招聘学员。
    正想着,王婶家的院门“吱呀“一声开了。王婶的女儿小桃探出头来,十二岁的小姑娘怯生生地朝这边张望。
    “小桃,过来呀。“柳青招招手。
    小姑娘蹦跳着跑过来,眼睛盯着柳青手边编了一半的杯垫:“青姐姐,这个花纹真好看,像乌龟壳似的。”
    “这叫龟背纹。“柳青笑着拿起一根柳条,“想学吗?”
    小桃用力点头,辫子一甩一甩的。
    柳青心头迅速闪过一个念头:“去问问你妈妈,还有李婶、张嫂她们,想不想学柳编?我可以教。”
    小桃眼睛一亮,转身就跑。
    不出半小时,五个村里的留守妇女就聚在了柳家院子里——王婶、李婶、张嫂,还有一位柳青不太熟悉的阿姨和一位头发花白却很精神的老太太。她们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手里还拎着没摘完的菜,脸上写满好奇。
    “真的给钱?“李婶两眼亮晶晶的,直截了当地问,“编一个多少钱?”
    柳青早算好了账:“按件计酬,一个合格的杯垫十块钱,一天能做十多个,不耽误做饭接孩子。”
    女人们交换着眼色。在这个人均年收入不过三万的小村庄,这已经是不错的副业收入。
    “我先说清楚,”柳青拿出自己匆忙起草的简单教程,“质量必须过关,我会严格检查。”
    “哎呀,我们手笨...”张嫂搓着手,有些犹豫。
    柳青笑了:“我爷爷常说,柳编不是天赋,是耐心。”她拿起柳条,“来,我从头教。”
    ---
    爷爷从镇上回来时,看到的就是这幅景象:
    五个妇女围坐在院子里,笨拙地摆弄着柳条,柳青穿梭其间耐心指导。
    他的第一反应是皱眉——但看到孙女疲惫却明亮的眼睛,他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爷爷!”柳青小跑过来,“我在教婶婶们编杯垫,那个订单太多我...”
    “看到了。”爷爷淡淡地应了一声。
    柳青没想到爷爷会答应得这么痛快。
    爷爷蹲在院子里检查柳青编的杯垫,头也不抬地说,“但你得负责把关质量。“
    柳青惊喜地蹲到爷爷身边:“您不反对?“
    “反对有用吗?“爷爷哼了一声,“网都发出去了,订单也接了。“
    柳青知道这是爷爷式的妥协。她小心翼翼地问:“那...我能教她们龟背纹吗?“
    爷爷终于抬起头,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你确定她们学得会?“
    “试试看嘛。“柳青拿出手机,给爷爷看订单留言,“这位杭州的设计师说要二十个一套的杯垫,希望每个都有细微差别,体现手工感。我一个人得编到什么时候去?“
    爷爷沉思片刻,突然起身走向仓房。回来时手里拿着几个小木架:“用这个。”
    柳青接过木架,发现是几个六边形的简易模具,边缘有细小的凹槽。
    “定位架。”爷爷解释道,“把柳条卡在凹槽里,能保证大小一致。你奶奶当年设计的。”
    柳青眼前一亮——这简直是为批量生产量身定做的!她忍不住抱住爷爷:“谢谢爷爷!您太厉害了!”
    爷爷僵硬地接受了这个拥抱,嘟囔着:“别高兴太早。柳条处理是关键,她们得从头学起。”
    第二天一早,五位妇女如约而至。令柳青惊讶的是,爷爷竟然亲自演示了柳条处理的完整流程——从选材、浸泡到剥皮、晾晒,每一步都讲解得极为详细。
    “柳编不是编筐编篓那么简单。”爷爷的声音比平时柔和许多,“你们手里的每一根柳条,都关系着清河柳编的名声。“
    爷爷刚讲完,柳青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是一个省城的陌生号码。
    “请问是柳青小姐吗?”电话那头是个甜美的女声,“我们是‘乡野匠心‘选秀节目的制作组,看到您的柳编作品非常欣赏,想邀请您参加我们的素人工匠选拔...”
    柳青皱起眉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