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柳有四季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四章柳有四季(第1/2页)
    连续几个月,几乎都是晚上学艺,至《柳编百样图》中最后一图“流光柳丝”学成之后,柳青终于送了口气。
    支付宝到账的提示音第N次响起,柳青已经懒得去看了。
    她瘫在工坊的藤椅上,感觉全身的骨头都散了架。
    她五月份回家后一刻未停,学柳编,做销售,搞创意,接订单,连续完成多笔订单后,工坊账户余额已经突破20万。
    可以说是收获满满,但她心里却空落落的,像是被掏空了什么。
    手指火辣辣地疼,她低头看去,原本纤细的十指如今布满老茧,右手中指因为长期持刀已经微微变形。
    镜子里的自己眼窝深陷,血丝像蜘蛛网般爬满眼白——多久没好好睡一觉了?三个月?还是四个月?
    “青丫头。”
    柳青一个激灵,差点从椅子上滚下来。爷爷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眉头拧成个疙瘩。
    “爷爷!我正要整理最新订单...”
    “把手伸出来。”
    柳青迟疑地伸出手。爷爷粗糙的大手捏了捏她的指关节,又扳开她的手掌检查那些茧子和细小的伤口。他的表情越来越阴沉。
    “明天开始,停工三天。”
    “什么?不行!”柳青跳起来,“下周还有两百套...”
    “快工出粗活。”爷爷打断她,“你看看最近这茶席,收口松散得像老太太的牙。”
    柳青张了张嘴,却无法反驳。为了赶工期,她确实放松了质检标准。
    “收拾东西,明天跟我进山。”爷爷转身往外走,又补了一句,“带上你奶奶那本册子。”
    ---
    山路比想象中难走。清晨的露水打湿了柳青的运动鞋,裤脚沾满泥浆。爷爷却如履平地,他那把老骨头在山林间灵活得像只山羊。
    “爷爷,我们到底要去哪儿?”柳青气喘吁吁地问。
    “找真正的柳条。”爷爷头也不回,“现在工坊用的都是速生柳,没魂。”
    转过一个山坳,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原始柳林沿着溪流蔓延,树龄参差不齐,有的细如手指,有的粗过碗口。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才是柳编该用的料。”爷爷抚摸着一棵老柳树的树干,“三十年树龄,经历过旱涝风霜。”
    他从腰间取下柴刀,选中几根枝条利落地砍下。柳青注意到他只取向阳处的枝条,而且每棵树最多取三根。
    “为什么不多砍些?”柳青问,“这一捆还不够编两个篮子。”
    “取三留七,来年还有。“爷爷把枝条捆好,“柳编人第一课:敬天惜物。”
    他带着柳青来到溪边一片开阔地,将柳条摊开在青石板上。
    “看好了,这叫‘三晾三晒‘。“爷爷边说边操作,“早晒去露,午晒杀菌,晚晒定形。晾一夜返潮,如此三轮,柳条才能刚柔并济。”
    柳青看着爷爷娴熟的动作,突然意识到,这哪里是在处理柳条,分明是在驯养一群有灵性的生命。
    “您平时教我们,怎么没提过这些?”她忍不住问。
    爷爷哼了一声:“现在的年轻人,恨不得今天种柳明天编筐。这等慢功夫,谁有耐心学?”
    柳青脸上一热。她不正是那个最没耐心的人吗?满脑子都是订单、销量、增长...
    正午的阳光越来越毒,柳青躲在树荫下翻看奶奶的“柳编百样图”,忽然注意到一段之前忽略的笔记:
    “春柳柔韧宜细编,夏柳粗壮可制器,秋柳沧桑适造景,冬柳坚劲做骨架。顺应四时,方得始终。”
    她猛地抬头:“爷爷,柳条还分季节?”
    爷爷正在溪边洗刀,闻言顿了顿:“你奶奶连这个都记了?”他走回来,指着柳条断面,“看这颜色深浅,春柳髓心大,冬柳木质厚。老手艺人编一件器物,往往要集四季之柳。”
    柳青突然明白为什么最近的作品总差口气——所有订单用的都是同一批速生柳,哪管什么季节特性!
    “那...那现在工坊的订单...”她结结巴巴地问。
    爷爷叹了口气:“所以我让你停工。再这样下去,清河柳编的牌子就砸了。”
    第三天傍晚,他们带着精心挑选的柳条返回村里。柳青的背包里多了个小本子,密密麻麻记满了爷爷口述的“节气柳“要诀。
    工坊灯火通明,显然没人听她的停工通知。柳青刚要发火,却被爷爷拦住。
    “先看看。“
    他们悄悄从后门进入。
    周明张晓雯几个年轻人正在做茶席,传统龟背纹被解构成可拼接的单元,相互协作的几人动作快速一丝不苟;
    五凤朝阳那边则在赶制水波纹的灯罩,但柳青立刻看出不同——这次用的是粗细不一的柳条,粗条为骨,细条为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