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椅子定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十六章椅子定价(第1/2页)
    张磊的记账系统里,数字冰冷而残酷。
    他将承物椅的成本一项项拆解开来讲给大家听:
    “第一个就是材料成本。柳条是精选冬柳,有百分之五十的淘汰率。
    藤条是特定年份的老藤,需进山采集处理。还有耗费力气的春柳丝,这些的成本是一千八百五十元。”
    “再就是工时成本,主要匠人120小时,辅助工80小时。这些加起来八千四百元。”
    “还有测试损耗大约九百元,终身服务核算未来可能产生的维护、物流、人力成本等,一千五百元。”
    “包装、物流、管理摊销等费用八百元。”
    “最后还有基础成本,所有加起来总计要一万三千四百左右。”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这还只是成本,还没算上任何利润。
    “这……这怎么可能卖得出去?”
    王婶首先打破了沉默,声音发干,
    “一万多块买一把……柳条椅子?”
    在她认知里,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周明皱着眉头:
    “但我们不能按成本卖啊!我们也要发展,要扩大,要有利润投入研发!按行业惯例,怎么也得加一倍吧?”
    那意味着逼近三万。
    张磊比较理性:“这个成本核算可能偏高了,尤其是工时和服务预提。但即使打七折,成本也在九千左右。定价确实是个难题。”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柳青。
    柳青没有立刻回答。她让周明去调研市场上类似定位的产品。周明带回来的信息同样令人压力倍增。
    国内顶尖竹艺大师的作品,价格在二到八万不等;
    北欧独立设计师的手工实木椅,价格普遍在三万以上;
    甚至一些国际大牌的仿藤编塑料椅,也能卖到上万。
    “看,我们有得打!”
    周明有些兴奋,
    “我们的东西比他们更有温度,更有故事!”
    “但人家认的是大师名头,是国外品牌。”
    张磊给他泼冷水,
    “我们清河柳编在外面,很多人还觉得是编菜筐的。”
    这话虽然刺耳,却是现实。材质的卑微出身,是横亘在高端化路上最大的认知障碍。
    柳青打电话给程诺,直言不讳地说明了成本和定价的困境。
    程诺在电话那头笑了:“柳青,你陷入了一个误区。你现在卖的不是柳条,是综合价值体。”
    他快速给出了他的策略。
    价格方面可以直接锚定三万八千八这个区间,低于国外品牌,高于国内普通手工艺,传递轻奢艺术品定位。
    接下来价值分解方面,可以在宣传中清晰分解价格构成。
    例如800小时匠心手作,传承自抗战时期的‘六角叠丝’绝技,独一无二的专属编号与档案还有终身维护承诺等。
    投放渠道要精准,绝不进入普通家居卖场。
    只通过设计师渠道、高端民宿合作、画廊艺术展、私人订制会所进行露出和销售。
    故事包装方面可以重点讲述椅子异响事件与上门维修的故事,将终身服务从成本转化为最具说服力的价值点。
    程诺总结,“总之你要让消费者觉得,他花的钱里,有一部分是为了一份未来的保障和一份独特的情感连接。”
    这些道理柳青都懂,但是事实依然让她手心出汗。
    会议再次召开,争论更加激烈。周明支持程诺的策略,认为必须打破价格天花板。
    王婶和李婶则觉得这简直是骗钱,心里不踏实。
    张磊态度居中,认为可以尝试但需谨慎。
    一直闭目养神的爷爷,忽然睁开了眼,敲了敲烟袋锅。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争啥?”
    老人声音平静,
    “我就问一句:你们编那把椅子,耗的那份心,费的那些劲,觉得它该值多少?摸着良心说。”
    他浑浊却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个人:
    “觉得值,就别怕人嫌贵。觉得不值,现在就拆了当柴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六章椅子定价(第2/2页)
    一句话,让所有的争论都沉默了。
    柳青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
    “成本,我们无法压缩,那是我们承诺的底线。利润,我们必须要有,那是工坊发展的未来。”
    她走到白板前,写下了一个数字,三万六千八。
    “就这个价。”
    她的声音斩钉截铁,
    “而且,我们要把张磊的这份成本核算表,简化后,印在我们的产品图册里。”
    “什么?”周明和张磊都惊了。
    “疯了吗?哪有人自曝成本的!”王婶也反对。
    “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