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16章徐蔚然(第1/2页)
两天后的清晨,货船终于停靠在海南的港口。
码头上人来人往,鱼腥气混着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与北方港口有明显的不同,这里的风带着暖烘烘的潮气,吹在脸上格外舒服。
“林宇老弟,到地方了!”刘永超帮着把林宇的渔具包拎下船,怀里的玳瑁在水桶里探头探脑,这两天已经成了船员们的活宝。“比赛要是拿了奖,可得给咱回个信!”
“一定!”林宇笑着跟众人挥手,“刘大哥,你们跑船也当心,那玳瑁记得多喂点小鱼。”
“放心吧!”船员们的笑声混在汽笛声里,货船很快就要继续驶向东南亚,林宇站在码头边,看着那熟悉的船影消失在海平面,心里忽然有些不舍。
这一路的颠簸与奇遇,倒像是过了半辈子。
他转身往港口外走,第一件事就是拉住个戴草帽的老汉打听:“大爷,请问北部湾渔场怎么走?”
老汉往南边指了指:“远着呢!得穿过三条街,再往海边走七里地,那儿全是渔船,好找得很。”
林宇原以为离得不远,听完不禁咋舌。
还好身上揣着赶订单挣的钱,他先拦了辆黄绿相间的出租车,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晃了半个钟头,到了没法通车的岔路口,又雇了辆人力三轮车。
蹬车的师傅是个黝黑的汉子,光着膀子踩得飞快,车铃“叮铃铃”响个不停。
路边的椰子树往后退去,偶尔能看见扛着渔网的渔民,或是蹲在沙滩上捡贝壳的孩子。林宇坐在车斗里,看着阳光把海水染成碧绿色,心里那点赶路的焦躁渐渐散了。
总算到了北部湾渔场。
岸边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渔船,桅杆密密麻麻地支向天空,像一片沉默的森林。几处空地上已经搭起了蓝色的帐篷,挂着“全国海钓大赛”的红布横幅,几个工人正踩着梯子往竹竿上缠彩灯,热闹得像要过年。
林宇背着渔具包在渔场转了一圈,熟悉了比赛场地的位置。就在东边那片凸出的礁石区,水深浪急,最适合钓大鱼。
转累了,他看到岸边有间挂着“渔家民宿”木牌的瓦房,门口晒着鱼干,一个系着围裙的渔妇正翻晒渔网。
“大姐,还有空房吗?”林宇走上前问道。
渔妇抬起头,脸上带着淳朴的笑:“有呢!刚收拾出来一间,临海的,能看见日出。”
她领着林宇往后院走,推开一扇木门,屋里摆着张竹床,窗台上还放着盆仙人掌,海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带着淡淡的鱼腥味。
“就住这儿吧。”
林宇放下包,心里踏实下来。
窗外传来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远处隐约有渔船归航的马达声这里,如今海南渔民的渔船都已经装上了马达,可比他们小渔村先进多了。
林宇刚把渔具包靠在墙角,那渔妇就端着一碗凉茶走进来,额角还沾着晒鱼干的细沙:“小伙子,听广播说今天有台风,你刚到就别往外跑了,这海边的台风邪性,说不准就卷着浪过来了。”
“谢谢您提醒,我不出去,正好补补觉。”林宇接过凉茶,清甜的味道混着菊花香,刚喝两口,眼皮就开始发沉。
在船上熬了两夜,又是赶订单又是下海捞装置,早就累得骨头都松了,他脱了鞋倒在竹床上,没一会儿就打起了轻鼾。
窗外的阳光渐渐被乌云遮住,中午时分,风开始在树梢间打滚,“呜呜”的声音像有人在远处哭。
到了下午,风声陡然变厉,像是有无数头野兽在屋顶上咆哮,雨点“噼里啪啦”砸在窗玻璃上,汇成白茫茫的水幕,远处的渔船被浪头掀得上下颠簸,看着让人揪心。
林宇睡得沉,直到傍晚时分才醒。
窗外的风雨不知何时小了,只有风还在断断续续地喘气。
他摸了摸肚子,想起渔妇说的台风,走到门口一瞧,天边的乌云正朝着南边滚去,露出一小块清白的天,空气里满是雨后的清新,带着泥土和海水的混合气息。
“醒啦?”渔妇正在院子里收被风吹歪的竹竿,“台风往东南亚去了,这会儿没事了。”
林宇心里一动,海边的老人常说,台风过后,海岸上总会留下些大海的馈赠。他转身问渔妇:“大姐,能借个桶用用不?我去海边转一圈。”
渔妇笑着指了指墙角:“那儿有个空塑料桶,拿去用吧,说不定能捡着几只海螺。”
林宇拎起桶刚要出门,院门口突然探出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约莫十七八的样子,黑黢黢的脸蛋上沾着泥点,手里还攥着半块椰子糖。“小哥哥,你是要去海边儿吗?带着我呗!”
她仰着脖子,眼睛亮得像刚被雨水洗过的星星:“我是第一次来北部海湾,对这边儿不熟悉!”
林宇看着她期待的眼神,忍不住笑了:“我也是外地来的,对这边儿不太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