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家这手?“
“好个七突枪!“甘宁大笑着拍向对方马鞍,铜护腕撞在铁环上迸出火星,“倒有几分我家大王当年的风采!“这话惊得太史慈银盔微颤,他下意识握紧枪杆:“你家大王?“
这也怪不得太史慈——自周瑜与孙权在柴桑决裂后,孙权便派兵严守江面,无数艨艟战舰横陈青弋江,铁索连舟将吴郡半郡之地围得水泄不通。周瑜也一直吩咐部下谨守地盘,先着力发展,不愿与江东旧将起冲突。
周瑜觉得孙策与马超都已逝去,如今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抚养两位兄长的幼子上。只要对方不来进攻,他便无意开战,因此众人都不知马超死而复生、进位凉王的消息。
鲁肃见太史慈银盔下的面容惊疑不定,羽扇轻挥间已踏前半步,袍角扫过沾着血泥的枪杆:“子义且听某一言——“他压低声音时,夜雾恰从苇丛缝隙漫来,将话音裹成密不透风的茧,“甘兴霸口中的‘大王‘,正是凉王马超马孟起。“
太史慈的铁枪猛地顿地,枪尖震出的泥块砸在甘宁靴面上。他盯着鲁肃袖中露出的梁王印信一角,喉结在银甲护颈下剧烈滚动:“马...孟起将军?“话音未落,甘宁已扯开衣襟露出贴身的梁王虎符,青铜铸的猛虎在火把下泛着冷光,“长安兵变时主公九死一生,杀透贼军重围后直捣关中,如今新帝已授金册玉印,封梁王统辖西凉三辅!“
“还活着...竟然还活着!“太史慈突然狂笑,震得芦苇荡里的宿鸟扑棱棱飞起。他抛开枪杆拽住甘宁双臂,甲叶碰撞声混着泪滴坠地的轻响:“某就知孟起将军非池中之物!“银盔下的面孔因激动涨得通红,他突然抽回手拔出腰间佩剑,剑尖挑起的灯影在江面上狂舞,“天佑江东!伯符将军的大仇终于能报了!“
“子义将军莫急!“鲁肃扶住他晃动的甲肩,羽扇指向吴郡方向,“主公此次遣我等南下,正是要与周都督共商大计。“话音未落,太史慈已一把抄起地上的铁枪,枪尖红缨在夜风中猎猎翻飞:“快!随某回吴县!公瑾都督若知此事,定然欣喜若狂!“
不说太史慈一脸欣喜地带领众人返回吴县,吴县周瑜帅帐内,铜灯盏的灯芯“噼啪“炸开火星,溅落在刚草拟好的《吴郡屯兵图》上。他指尖划过图中朱砂点出的兵屯,那些红点如星子般散落在墨线勾勒的稻田间,却在“濡须口“处形成密匝匝的阵列。亲卫捧来的药碗腾起白雾,朦胧水汽映着他眼下浓重的青黑——自与孙权决裂、据守吴郡半壁江山以来,他常对着地图枯坐到天明,案角的《孙子兵法》已被翻得卷了边。
后帐传来孩童嬉笑声。两个扎着总角的幼童跑进来,围着沙盘追逐打闹。小的抱着孙策留下的青铜箭囊,鎏金兽首在灯影下闪烁;大的举着木制马槊,木槊尖的红缨扫过标有“柴桑“的沙堆。周瑜握笔的手猛地一顿,狼毫上的墨滴坠落在“皖城“字样旁,晕开深色的痕迹。
他望着两个少年天真的笑脸,心中一痛。孙策与马超已逝,他肩负着抚养遗孤的重任,每日亲自教他们读书习武。
铜灯盏的光焰突然晃了晃,将马越举着的木枪影子投在帐壁上,那截削尖的枣木杆在灯影里竟似真枪般透着煞气。“二弟!“这孩子把总角辫往后一甩,木枪尖挑着的红缨扫过沙盘,“随为兄踏平江东,将来也好与爹爹们并肩!“
孙绍抱着青铜箭囊的手指紧了紧,鎏金兽首扣环硌得掌心生疼。这孩子比马越矮半个头,却偏要学大人模样挺腰板,箭囊底部刻着的“伯符“二字在灯影里明明灭灭:“谨遵大哥将令!“他说着便从箭囊里摸出支木箭,小心翼翼搭在不存在的弓弦上,却因用力过猛踉跄半步,惹得马越哈哈大笑。
周瑜搁下狼毫的动作轻得像怕惊飞灯蛾,笔杆在案头磕出细微声响。“两个小捣蛋鬼。“他故意板起脸时,眼角的皱纹却泄露了笑意,“亥时已过,明早还要晨练,都忘了?“孙绍闻言脖子一缩,往马跃身后躲了躲,箭囊带子滑到肩头;马跃却把木枪往地上一顿,枪杆震得沙盘簌簌掉土:“叔父总让学‘之乎者也‘,我父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