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t;
当刘璋的车驾缓缓停下,河东太守王邑,领着河东的一众僚属,齐刷刷的拜倒在地,向刘璋施以大礼。</P>
“臣等见过明公。”众人似乎做过彩排,这一句敬语说的是分厘不差,称得上是异口同声。</P>
“卿等不必多礼。”刘璋做出一副礼贤的姿态,上前将河东太守王邑从跪拜的礼节中扶起。</P>
同时刘璋打量起了王邑的相貌身形,作为大汉的官员,能做到两千石的禄位,王邑的形象经过了官方的筛选,脸型正派,眉目端庄,身形笔挺,气势冲然,自有一股子名士派头。</P>
“请。”刘璋反客为主,邀请王邑同他一起坐上马车,和王邑同乘往安邑的方向而去,当下这离城数里的野外,终不是谈话的好地方。</P>
不多时,刘璋同河东上下官吏来到了安邑县寺,依次分主客坐定。</P>
先是抚慰河东上下官吏一番,而后刘璋单刀直入,向着王邑言道:“听说王卿以前学于故太尉刘宽,才学非常,堪为博士,吾素来仰慕卿的才学,此行河东,欲邀王卿同我一起返回长安,也好早晚请教一二,不知王卿愿否。”</P>
王邑闻言,推脱的话语在口中盘旋一顿后,他生生的咽了下去,拱手向刘璋应道:“得明公见重,实在王邑的福气,我愿随明公前往长安。”</P>
逢着天下乱世,在河东自擅威福数载,王邑确是喜欢上了这种感觉,不愿舍弃权柄,让于他人。</P>
这也是前面朝廷任命高干为新任河东太守时,王邑举兵对抗的缘故,按理如今王邑也应该把握住掌控河东的机会。</P>
但在去年被高干围困在安邑,同时见识了蜀军的兵锋,王邑明白了自己不是能成就霸业的人,割据河东的心思一下子就淡了下去。</P>
王邑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只要能保住家族和富贵,他打算对面前的明公听之任之,毕竟素来听闻这位大司马仁德无双,乃当世的长者,想来夺了他的河东太守一职,肯定会从其他地方补偿他。很快,正如王邑所推测的一样,刘璋出言抚慰他道:“卿随我往长安居,自当有所任事,不至于空耗才学,虚度青春,吾意以卿为雍州刺史,卿可愿担此任。”</P>
“邑唯明公之命是从。”王邑继续摆出顺服的态度,眼下他是投刘心念起,刹时天地宽,任由刘璋摆弄处置。</P>
抚慰完了王邑,刘璋摆开了一场宴席,宴请起了河东一众官吏,同时在宴会上,他宣布任命法正为河东太守,贾逵为河东长史,对河东之地的人事进行了调整。</P>
居于安邑数日,除却更换河东太守的人选,刘璋做出了迁徙河东望族卫、范二家到关中的举措。</P>
这里刘璋并非是强逼着卫、范二家迁徙到关中,而是问询了卫固、范先二人的意见,意料之中的,卫、范二人同意了迁徙一事。</P>
毕竟河东作为关中的屏藩,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河东早晚城外袁绍和刘璋激烈斗争的战场,家族留在河东,对卫固、范先二人来说,一个不好就是家族倾覆的下场,当然是迁入关中保全家族为上。</P>
此外关中地广民少,卫固和范先也用不着担心没有足够的土地来供给他们的家族,同关中的土人因为土地的问题发生冲突。</P>
在安邑停留几日后,刘璋继续了前行的脚步,他来到了东垣城,接着由东垣向绛邑县而去,而后继续往前,离开了运城盆地,来到了临汾盆地。</P>
他望着流窜不息的汾水,见到了峨嵋塬,也即是后世里的玉璧城所在地,当然,眼下峨嵋塬上只是一片空地,没有什么城池筑起。</P>
‘高欢快乐城。’刘璋眉眼一弯,露出了一个坏心思。</P>
……</P>
淮南。</P>
自寿春被曹操夺得,袁术的一日过的是一日不如一日,尤其是在淮南之地爆发旱灾后,袁术连军士的粮草都难以筹全,导致麾下士卒处于饥寒交迫当中。</P>
而军士虽苦,可却比不得江淮的百姓,江淮一带当下是民不聊生,原本炊烟相望、民生富庶的淮南之地,许多郡县都断绝了人烟,甚至于爆发了人吃人的惨剧。</P>
治下民不聊生,赋税不足。在江淮苟延残喘的袁术的日子自是越发不好过了,由于拿不出足够的粮草,他麾下的军士部曲纷纷叛逃,离袁术而去,以求一线生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