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熟悉的味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虽然张小凡没当过官,但也看过不少历史书籍。
    知道什么是中庸之道。
    相互掣肘。
    相互平衡。
    适度、恰好、折两、用中.....
    他凌卫国是牛批,说话一言堂,干的都是一些皇帝干的事。
    但若是楚正雄再多立一个宰相呢?
    一山不容二虎!
    这句话传承了上千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明朝建立初期的丞相就是李善长。
    为了避免他一家独大,朱元璋特意把刘伯温给扶了起来,与他相互制衡,形成了两个党派。
    李善长和刘伯温斗了一辈子。
    手底下的党派也斗了一辈子。
    最后得利的还不是皇家?
    张小凡把自己的见解,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大堆。
    楚正雄听得很认真。
    一开始不以为意的刘忠国等人,神色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结尾。
    张小凡抿了一口茶水,来了这么一句:
    “陛下,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
    嘶~
    大学士刘忠国倒吸一口凉气,再也忍不住站了出来,冲张小凡拱手道:
    “忠义侯,真乃大才也,不愧是我大楚国第一才子,出口成章!佩服佩服!”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
    其中所蕴含的大道理却让人震惊。
    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要不然也当不了这一品大学士。
    但他感觉自己竟然连一个毛头小子都不如。
    活了这么多年,简直是白活了。
    凭啥一年轻后辈出口即金句。
    自己咋就想不出来呢?
    同样都是人,为何差距这么大?
    就连他太学府用的牌匾。
    都是人家张小凡嘴里,随口说出来的一句诗.....
    “哈哈哈!”
    刚刚留下墨宝的楚正雄,突然大笑出声。
    不知为何,一看见那几个老学究被张小凡说得哑口无言,他心中就痛快得很。
    “怎么样?”
    “都表个态吧?”
    “别愣着不说话啊!”
    楚正雄一边催促着他们,一边拿着自个记下的墨宝,在大殿看着、走着、欣赏着。
    他想把张小凡刚才说出的这,最后一句话载入史册。
    最好是做成牌匾挂在太极殿上,警示以后的每一位皇帝。
    ........
    顿了顿。
    大代表刘忠国开口了:
    “陛下,忠义侯刚才的一番言论,虽然有理有据,听起来也很不错,但这可不是件小事!”
    “立左右宰相,在历朝历代都没有实践过!”
    “所以老臣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他虽然很欣赏张小凡这个人,但并不代表他会同意张小凡的观点。
    一群理国大臣,还没有一个小年轻、小太监有见解。
    传出去多没面子呀?
    “迂腐,你们就是太迂腐了!”
    楚正雄想起了张小凡的一句话,随即便说了出来:
    “一个国家想要进步,想要强大,必须得有创新!”
    “什么是创新?就是要有新的点子,新的主意,新的政策,新的制度......”
    “而不是看以前,沿用以前的东西!”
    “我就觉得小凡子出的主意挺好!”
    楚正雄力挺张小凡。
    除刘忠国外的一众老臣们,纷纷开始发表起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他们也看出来了。
    这忠义侯就是简在帝心。
    皇上把他叫来“开会”,就是想拉他一把,把他从后宫推入朝堂。
    而且更重要的是。
    他们也非常认可张小凡的才华和能力,甚至于有些自愧不如。
    能做到他们这种官职。
    主打的就是一个察言观色。
    所以对于楚正雄的话,他们是附议加赞同。
    这也使得刘忠国感觉自己被“孤立”了。
    他有些难受地叹了口气,后退几步,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仿佛苍老了十岁一般。
    “罢了罢了,少数服从多数,就依忠义侯所说的办吧!”
    见他如此。
    张小凡连忙开口接话道:“刘大人,我刚才的提议,仅仅只是一个想法而已!”
    “具体的章程还得由您来制定,毕竟您在这方面,要比我强太多太多!”
    “与您相比,我只是个耍嘴皮子的!治理国家,我不如您呀!”
    说时。
    他还主动给刘忠国倒了一杯茶水,姿态放得那叫一个低。
    看起来就像是个小学生,给校领导端茶递水一般。
    ...........
    这番话。
    这番作态。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