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反制,从考前模拟布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以申请省级专项……”
    “去年省级财政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已经缩减了15%。”张教授打断他,红笔在“资金来源”栏画了个大问号,“没有解决具体问题的对策,只不过是空中楼阁。”
    肖锋在笔记本上记下:“对策需落地,数据要核实。”笔尖戳破了半页纸——这和他昨夜修改的“乡镇财政赤字解决方案”不谋而合。
    “下一位,肖锋。”主持人的声音让他的后颈微微发紧。
    他起身时碰倒了矿泉水瓶,“啪”的一声在教室里炸开,像一颗突如其来的雷。
    前排有女生捂着嘴笑,林涛的钢笔尖在桌上敲出短促的节奏,仿佛某种暗语。
    肖锋弯腰捡瓶子,指尖触到冰凉的瓶身——这是他特意买的,标签上印着“农夫山泉”,和社区调解室里给上访群众倒的水一个牌子,瓶壁上的水珠顺着指尖流下来,像时间滑过掌心。
    他直起身子,对着评委席鞠了个躬,腰弯到45度:“各位老师好,我叫肖锋,北大法学院2020届毕业生。”
    张教授抬眼,镜片后的目光像把尺子,精准地量着他的每一句话。
    肖锋看见他手边摆着《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书脊有明显的翻折痕迹——和他出租屋里那本一模一样。
    “肖锋同学。”张教授翻开评分表,“如果现在让你解决乡镇财政赤字问题,你会怎么做?”
    肖锋的手指在大腿上轻轻敲了三下。
    他想起昨夜在社区公告栏前,听见两位老支书聊天:“现在村里最愁的不是没钱,是钱不知道咋花才不打水漂。”
    “各位老师,《孙子兵法》有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他声音放得很慢,像在给第一次听故事的孩子讲书,“财政困局表面是钱的问题,本质是资源配置的问题。”
    张教授的红笔悬在半空。
    “首先要‘致人’——理清资金流向。”肖锋从西装内袋摸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封面还带着些许潮湿,像是雨水或汗水留下的印记。
    “我查了近三年江东省23个财政赤字乡镇的审计报告,发现78%的非必要支出集中在形象工程。”
    他翻开本子,纸页间掉出张照片——是上周在青河镇拍的,崭新的文化广场空无一人,瓷砖缝里长着野草,在镜头下显得格外荒凉。
    “其次要‘不致于人’——优化资源配置。”他捡起照片,举高让评委看清,“把建广场的钱拨给特色农业合作社,青河镇的蓝莓产业能带动300户增收,税收三年就能覆盖投入。”
    教室里突然静得能听见空调的风声,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肖锋看见刘学姐眼睛亮了,张教授的红笔在“逻辑清晰”栏画了个满星。
    林涛的钢笔“当啷”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时,脖子红得像煮熟的虾,仿佛连呼吸都被压抑。
    “模拟答辩结束。”主持人的声音让肖锋回过神。
    他鞠躬时,听见后排传来零星的掌声,像春天第一阵雨,轻轻洒落在心头。
    “肖锋同学留一下。”张教授摘下眼镜,指节抵着下巴,“你刚才提到的审计报告数据,是自己整理的?”
    “是的。”肖锋摸出手机,调出加密文件夹,“从省审计厅官网下载的原始数据,用Excel做了交叉比对。”
    张教授接过手机,扫了眼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表格,突然笑了:“北大法学院的学生,倒像个基层老会计。”
    他把手机还回去,指了指评分表最下方,“正式面试时,请保持这种‘笨功夫’。”
    这轮模拟结束,肖锋攥着手机往教室外走,走廊的窗户正对着操场。
    他看见林涛站在操场边的香樟树下打电话,手舞足蹈的样子像只炸毛的公鸡,嘴里似乎在咆哮着什么。
    手机在掌心震动,肖锋低头看了一下,是条未读短信,号码陌生,内容只有四个字:“你有危险。”
    山风卷着几片香樟叶飘过来,打在他手背上,凉丝丝的,像某种无声的警告。
    肖锋望着远处渐暗的天色,把手机揣回口袋。
    有些局,才刚刚布下;有些剑,也该让藏锋的鞘再紧些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