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是看到清净国土是空,众生杂染的国土也是空,虽然看到诸佛的国土跟众生的国土都是自性空,但是从因缘上,也不妨碍菩萨广修净土,成就自力的功德,广泛的度化众生,成就利他的功德。观一切法空,但是不妨碍它的作用。
你不妨观察娑婆世界是空,也不妨观察极乐世界是自性空,但是你照样求生净土,为什么?因为诸法皆空,因果不空、作用不空,作用是不能讲空的。你一个人空掉因缘、空掉作用,那是断灭空,你空只能空掉它的自体。
我们上次讲文昌帝君的故事,文昌帝君他的生命有三个阶段:你看他十七世做一个士大夫,一个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十七世以后做一个尊贵的国王,到赵王如意的时候,一个人福报现前,就会跟人家产生瓜葛,有所求嘛,然后就跟吕后结下恶因缘,结果起了烦恼,第三世就变成一条大蟒蛇,就开始造恶业了,后来就招感全身是虫来咬他的身体。文昌帝君现在可能是一个大菩萨,假设文昌帝君他现在是一个大菩萨,他回顾他的过去──自性空,但是在他的过去当中,每一个自性空当中,所留下的作用是不空的。
他曾经做过十七世的士大夫,现在他回顾是毕竟空,因为去无所止,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但是他累积那些读书的善根、智慧的善根不空,是不是?他曾经做过大蟒蛇,之后造的那些杀业也不空,他以后即使是一个圣人,也要为他的罪业付出代价。当然圣人在受果报的时候,没有痛苦,没有痛苦是一回事,只要你过去的杀业在,就算你是一个圣人,你照样要受这个如梦如幻的痛苦果报,这个因果是不能空的。
我们要把空跟有分开来看,比如说你拜佛,你在拜佛的过程当中,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皈依,身口意这样的造作,它是不是生灭变异的?你也可以说拜佛的本性是空,因为它是生灭法,你看你拜完佛以后,那个拜佛跑到哪里去了?找不到,那个影像找不到了。
但是这个拜佛,在你的生命当中,累积了一种功能、一种潜伏的功能,那个功能不能讲空,它会引导你的生命趋向安乐的果报,这种潜伏的功能你不能讲空。
比如说你造了杀业,你杀死一只蚂蚁,你在杀的过程当中,是生灭法,剎那剎那生灭,但是你造完以后,累积在你心中的那个功能是不空的。
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诸法皆空,因果不空,这个地方你要清楚,你不能以理碍事。所以菩萨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菩萨他也知道净土是自性空、娑婆世界也是自性空,但是他还是炽然的求生净土、炽然的广度众生,这二个没有障碍的,理不障碍事,事也不障碍理。
这个地方,大家要好好体会。这个地方,说明往生净土是不违背二空真如之理的,因为一个是理、一个是事,这两个是没有冲突的。
下一段就说明唯心净土的问题,这当中有三小段,我们先看第一小段:
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
这个地方是一个简略的说明。说佛陀在解释生命现象的时候,他把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讲真谛,一个是讲俗谛。佛陀在解释生命的时候,往往是把生命分成:一个是体性,一个是作用。
所以我们在讲体性的时候,要怎么讲呢?要不坏假名,而说二空之相。你说一切法空,但是在空中,你不能违背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这个因果是不空的,你这样的空才是真实的空,空不能破坏因果的作用,就是你这个真谛不能破坏俗谛,这个真谛才是真的真谛。
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就可以看下一段,第二段就说明什么叫做唯心净土的道理:
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此谓心净,故即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者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
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么叫做唯心净土呢?说一个真实通达空性的人,他的心情是炽然的求生净土,他明明知道娑婆世界是空,但是他非常的厌恶娑婆世界。为什么呢?虽然生体不可得,但是作用,娑婆世界它所带动的这些杂染的作用,这一部分是不空的,这样才是真正的无生。
所以说,心净故即佛土净。你想要到清净的国土去,你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你想要跟弥陀感应道交,不是你佛号念得很多就能感应道交,你的内心一大堆颠倒、妄想,你怎么求生净土呢?佛陀的心是清净的,你的心是颠倒的,这两个怎么能够感应在一起呢?本质不一样嘛!
所以为什么往生净土,一定要正念分明?
我们不要求你的业跟佛陀的业完全一样,这样子强人所难,因为佛陀修了三大阿僧祇劫,我们才修多久!所以往生净土,我们不强调业相同,但是强调你的念头跟佛陀的念要相随顺,起码,比如说我跟他心心相印,那你们两个本质不相应,能够心心相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