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净土十疑论导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言量来加以说明。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做一个比较重大判断的时候,我们不能相信自己的分别心,我们要知道这个分别心是怎么来的,说是根、尘、识,我们的分别心是六根、六尘碰撞以后,产生一个生灭的心识。所以我们的心识是受着环境的影响,因为分别心识的产生是根尘的碰撞才产生的,所以你的判断力,一定是依止当前的环境所影响。所以我们重大的抉择,一定是依止圣言量的。
    台湾高雄南部有一个道场,提倡大家念南无毗卢遮那佛,这个就是自作主张了,因为你看所有的经论、历代的祖师,没有人提倡这个法。就是我们的修行,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一定要有佛陀、祖师尊贵的传承。
    就是说,有很多的祖师弘传净土法门,从这个地方,我们只要好好的遵从历代祖师所走过的路就可以了。那这个地方是从人的角度,来说明以阿弥陀佛的法门当作主修的第一个理由。
    我们再看第二个。
    前面是依止人,依止圣言量,这以下依止法,我们也可以依止法义的抉择,来说明以阿弥陀佛为所缘境是最恰当的。这当中有三个理由,我们先看第一个理由:
    又弥陀佛别有大悲四十八愿,接引众生。
    就是说我们生死凡夫,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要祈求诸佛本愿的加持,离开了诸佛本愿的加持,实在是障碍重重。那到底要以哪一尊佛的本愿来当作第一个所缘境呢?
    阿弥陀佛的本愿特别的殊胜,特别四十八大愿当中的第十八愿,所谓的临终接引,就是: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是十念必生愿。
    我们看到其他诸佛的国土,你要到他的国土去,都是要靠你自己的力量解脱三界的业力,才能够到达的,没有哪一尊佛说在你临终的时候,像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一样现在其前,来接引你去的。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当中,他有临终来到三界接引的愿力,我们在临终的时候是内忧外患,有阿弥陀佛的开示慰导,这是第一个理由,他有临终的接引。
    再看第二个理由:
    又《观经》云: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若有念者,机感相应,决定得生。
    前面是约着临终的接引,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有阿弥陀佛的临终接引,这样子的成功率比较高;第二个是约着现生的安乐。就是说,身为阿弥陀佛,他的特色,就是他有八万四千相,相当中有八万四千微妙的好,而且每一个好当中,有种种的光明,来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是出自于阿弥陀佛的第三十三愿──光明的摄受愿,就是你忆念他的名号,阿弥陀佛就以光明来照摄我们,使令我们身心调柔,业障消除。
    我们讲一个念佛感应的故事:
    在民国初年的时候,大陆江苏省有一个厨师,这个厨师以前是做荤的,所以造了很多的杀业,后来改做素食。做了素食以后,他一方面做素食,一方面只要哪一个地方有打佛七,他就去参加。他要做早餐、午餐,午餐做完以后,晚上没有事就到大殿去随喜念几枝香,只要大陆各地有地方念佛,他就会去参加。几年下来以后,他的大儿子生了病,往生之前经常做恶梦,晚上睡觉的时候,手又抓、脚又踢的,非常不安宁。
    有一天大儿子醒过来,就跟他父亲说:这段时间我在睡觉的时候,经常有人干扰我,非常痛苦。昨天晚上那个干扰我的人出现了,他跟我说我前生造了很多罪业,所以今生要往生的时候就会有这些痛苦。我问他说:那应该怎么办呢?对方告诉我说:你父亲身上有很多阿弥陀佛光明的功德,只要你父亲答应你,把光明分一部分给你,你就能够把这个罪过消除掉。
    这个时候做儿子的就非常高兴,有希望了,第二天早上就问他父亲说:父亲啊!你可不可以把你阿弥陀佛光明的功德,分一部分给我?他父亲说:我平常很少念佛,怎么分一部分给你?他儿子说:没有关系啦,你只要答应就好。他父亲就说:好啊,可以啊,我就把我阿弥陀佛的光明分一部分给你。诶!他讲完以后,从此以后睡觉就没有再出现事情。
    这个作者在最后就讲一个评语说:这个厨师还没有真正的念佛,也可以说信愿还不具足,他只是护持别人打佛七,工作做完了,晚上闲着也闲着,看到别人念佛,就顺便进去念几句,也没有真心的念佛,但是你看他的身心就累积了很多光明的功德。
    这个作者说:如果他真心的念佛,那还得了!所以,为什么一个法门会让这么多人来赞叹,这个地方有它的深义。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圣号,它有很多本愿的加持:
    第一个、我们讲临终的接引,你的心经常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临终弥陀现前的力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